试论学报质量与编辑的素养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6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报的质量分为文章的质量、文字编校的质量和版式设计、印刷装订质量等。实现学报的学术文章的质量要求,提升学报编校的质量水准,改善学报印刷装订质量,都涉及到学报的编辑人员,与编辑的素养息息相关。学报编辑需要具备对学术文章质量优劣的识别能力.敏感的文字编校能力和对版式设计、印制质量的鉴别能力。这些能力需要编辑平素不断修养才能得以不断提高的素养之工。编辑素养的提高是学报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因素。
其他文献
郭庠林同志认为元代以印行纸钞为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封建统治的庞大开支的需要,和社会生产不发展,尤其是矿冶业、铸钱生产不发展的结果,以及要子孙世守帝业的向往”。我同意元代发行纸币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财政需要,但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所有纸币的发行主要都是为了财政需要。郭庠林同志认为元代纸钞没有准备金,并对两条史料提出质疑。这两条史料一条出自《续文献通考》,一条出自《元史新编》,两书都是清人的著作。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我将顺便谈谈自己的看法。此外,中国封建社会中还有民间发行的纸币(兑换券),也应属于本
<正> 共鸣,主体在艺术审美过程中一种很有普遍意义的心理现象和情感活动,李壮鹰同志在《共鸣非美感说》一文中对这一命题作了新的探讨,读后得益匪浅。但是,在艺术的共鸣是否具有美感性质的问题上,笔者有些不同的认识,试胪列以祈教正。
龚自珍(1792--1841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崩溃前夕,代表先进社会思想萌发的启蒙思想家。在众多有关龚自珍的论文和专著中,专家学者们谈及他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者甚多,而较深入地论述他的社会历史观则几乎寥若晨星。本文拟对龚自珍的社会历史观进行初步述评,以便为全面讨论研究龚自珍的思想,做些基础工作。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浩浩荡荡,大部分都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诗歌自然成了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初中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来说更加不可或缺。在新
人类社会正迈人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渠道链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取向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供需基础上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和谐共生关系。和谐共生关系
晚清文人林纾的古文观别具一格,他提倡"正言"和"体要"的统一,重视"意境"的营构,在价值取向上既强调"政教"效果又不忽略"娱悦"作用。尽管林纾和"五四"新文人在古文的历史价值上产生了一定
历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构成是多层次的: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在于经济,但经济不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他如阶级矛盾和斗争、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宗教、道德、古老传统、社会风尚、地理条件、人口增减、外部环境以及个别历史人物的活动等,都对历史起着层次不同、程度各异的影响。这许许多多因素既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它们都各有相对独立性和各自的运动发展规律,它们之间又纵横交错,彼此渗透,形成一种立体性的组合。上述一切,构成了具体的多层次的历史内容。从世界史范围来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历史绚
<正>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揭示的这一原理,同样也完全适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我们已照抄照搬过几十年别国的文艺理论经验和模式。从古希腊、罗马到西方资产阶级文论,到解放后的一面倒,苏联教材、专家、论文潮水般涌进来,几十年间很少谈论本国的理论传统。虽然有一些研
摘 要: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必然要从学习兴趣入手,加以方法的引领,才能有始有终,有趣有效。  关键词:主动性;兴趣;方法  体育课程应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健身平台,要面向全体学生,促成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此,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理念与学情的事实,需彻底改变那种枯燥的压抑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鲜活的體育教学中来。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学
<正> 租佃关系中的押租,是特种形式的地租,或地租的附加部分。它是租佃关系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农业危机的加深,抗租斗争的加剧,而日趋盛行。它逐渐由以往只存在于农业经济发达、集约化经营程度较高地区的局部性现象,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几乎成为租佃关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九三三年的调查表明,押租已通行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