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寓教于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dl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内容由抽象变具体、形象,更具趣味性,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发展创造思维。
  【关键词】数学 多媒体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68-02
  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独特的优势,能生动形象地再现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架起桥梁。只要将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就能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有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趣味情景
  趣味情境就是以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创设的、能够吸引儿童主动参与学习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情境。它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好学,学得轻松、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趣味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其效果更加明显。
  1、故事情景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到圆周率时,利用多媒体呈现我国古代数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然后说到祖冲之的故事,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感知数学。在自然过渡到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信心的教育。这种利用多媒体讲故事的方法,不但图文并茂,而且表演力更强,使学生印象更深,同时更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
  2、动态演示,激发学习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发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图形的旋转”教学中,我制作了有运动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将许多个旋转的现象以直观的运动形象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通過学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运动现象,根据运动的不同分类识别旋转的位置。新颖的形式吸引了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现象的运动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在观察、猜想、讨论、分类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了新知识。
  二、巧用多媒体,引导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运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对客观事物直观、感性的认识中建立数学模型,抽象出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完成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1、直观演示探究疑点
  小学数学中主要有“数”与“形”两方面的知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和枯燥。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概念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他们往往不容易掌握知识,而且对于一些容易错的概念更难辨析清楚。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的:先在屏幕上闪现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一端射出一水平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接着通过这一端的伸缩让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然后,在其下面又出现一个亮点,它的两端分别射出一水平线,自由地伸缩,以此来让学生理解直线的生成和“无限延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两个亮点,再由一条水平线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它有两个端点,不可伸缩,有长度、可度量。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构造了一个知识的生成情境,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清晰地获得概念。
  2、动手操作拓展思维
  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切入时机,切入量,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宜用则用,不宜用则不必勉强,要用在教材的关键处,教材的疑难处,教材的精华处,教材的深奥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电教媒体,充分挖掘内中的趣味因素,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拓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
  三、巧用多媒体,创设快乐情景
  多媒体的恰当使用,能使练习呈现形式多样,实现课堂高效化数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培养, 需要形式多样的练习。 单一的依靠小黑板、 卷子、书本等传统的呆板的练习形式,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乏味,表现出厌倦。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我用计算机程序设计了一个 “拿乒乓球” 的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派一个人参加。老师先出示20个乒乓球,提问:“拿走总数的五分之一”、“拿走剩下的四分之一”、“再拿走剩下的三分之一”、“再拿走剩下的二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四留给老师。”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拿乒乓球,看谁拿的又准又快,接着比比哪组拿走的多。这样,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争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中学、“乐”中获取知识,体验新知。这样设计符合新课程思想:“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课堂沉默效应及对策分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新课标解读与教学案例设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04年7月
  [3]《在小学教学中激发学习的兴趣》.郑淑楚
  [4]《 让课堂充满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2006年第三期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各学校都致力于建设新的学校课程方案,但如何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真正落实,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也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学校课程方案的内容分析,总结出学校推进课程方案落实的实施路径。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中的9所学校的课程方案实施部分的文本分析,最终归纳出了两种不同模式的学校整体课程方案的实施路径,分别是传播培训式、项目研究式,并概
期刊
【摘要】相比旧版的地理课程标准(2003版课标),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课标)在内容和框架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自然地理部分,本文以自然地理部分为例,从大体框架、课程结构、内容要求以及教学建议四个方面,对新旧地理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变化的原因,并对教师的实际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自然地理 内容标准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中关于生命来源有一些内容的融入,但在性教育上却有些“避”,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一个生命是否能发展成健全并富有创造力的个体。所以,应用科学的态度给予真实正确的引导,并运用幼儿感兴趣和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  【关键词】教育 案例 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84-01  一、情景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于数学这种基础学科而言在相关的教学方法、内容、策略方面在不断地革新变化。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新的教学要求下,如何更为高效地开展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于互动探究的特点与数学学习要求两方面分析互动探究教学法在初中阶段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的具体策略,供广大读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合作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演示实验是一种教师做,学生观察、思考的实验形式。教师的“做”是学生观察的起点,没有高效的、成功的演示,学生的高效的学习就无从谈起。而实验的实效、效率,既是教师自身素养的一种体现,更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体现。  【关键词】演示实验 存在的问题 思考及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40-01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必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38-01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不能只关注结果,更应关注过程。如果说“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关注让学生学会,那么“过程和方法”目标则立足于让学生会学,而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需要在“课堂活动”中实现。那么,怎样的活动才是“好活动”呢? 笔者认为,“好活动”应该能引
期刊
【摘要】学校领导班子认为,农村小学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主要渠道是同伴,在外出培训和邀请专家讲课之余,一直着力于寻找高效的教科研活动形式:同课异构、多人同课……等形式都进行了尝试,但都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教师个人和教研组成员水平提高效果彰显不足。直到这一次……  【关键词】课例研究 《狼牙山五壮士》 教研  【中图分类号】G62-4;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53-01部编版《天上的街市》,是七年级上册的一首近代诗,郭沫若先生于1921年创作完成。教学这首诗后,有些感触。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对于新诗教学,很多老师与学生总不如古体诗重視,原因多方面。但我以为,新诗教学,不能太过功利,从浅近的新诗入手,对于教者与学者,均有诸多益处。那就先说说我的教学设想吧。  
期刊
【摘要】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科学素养。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自主探究性学习融入到生物常规课堂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在概念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活动“分析一对已经生育一个无耳垂孩子的有耳垂夫妇再生一个无耳垂孩子的概率”为目标,探究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将活动课程融入到常规课堂教学中,探究如何合理的利用电子白板将活动效果与课程进展相结合。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针对教育部制定2017年修订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笔者以“楞次定律”教学为例,在分析课标要求,学生难以逾越的几个障碍基础上,着重寻求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构建课堂教学处理教材,最后通过思维导图和知识拓展领悟楞次定律的内涵。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 导向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76-022017年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