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系统延迟的直流微电网经济运行控制策略

来源 :电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8002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延迟对微电网经济运行控制策略的有效实施影响巨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系统延迟的直流微电网经济运行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降低了系统对底层拓扑的依赖,实现微电网即插即用功能,并使系统能够在任意通信拓扑下高效实现经济运行控制;其次,通过分析控制延迟与通信延迟对系统的影响机理,提出系统延迟补偿策略,提高系统在高延迟下的稳定运行能力.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降低系统延迟对直流微电网经济运行稳定性与即插即用功能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对延迟的抵抗能力.
其他文献
自注意力机制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现有的自注意力机制通常使用软注意力模式,即使用密集注意力矩阵,但随着信息长度增长对应的权重变小,无法提取负面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融合硬注意力机制即稀疏注意力矩阵来改进现有模型,充分提取文本中正负信息,弥补传统注意力矩阵不能为负的空白.
随着多端直流输电(multi-terminal HVDC,MTDC)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流网络换流站间的互联度进一步提升,已逐步形成环网(meshed MTDC,M2TDC)拓扑.环网中某条线路发生断路故障,必然引起网络控制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DF)减小,针对含多线路直流潮流控制器(current flow controller,CFC)的M2TDC发生不同位置非瞬时断路故障下的故障特征进行研究,主要有3个贡献:1)发生近端故障时,提出CFC控制度切换策略,快速切除故障线路上的子模块
车辆重识别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研究进展,但由于不同摄像头下汽车外观特征具有歧义性,这对识别性能的提升带来了极大挑战.为此,在Transformer框架下,提出面向车辆重识别的特征语义对齐与判别性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预训练后的车辆姿态估计模型实现对车辆关键点的提取,然后利用关键点携带的语义信息,根据图像块的坐标,设计一种特征聚集方法,将Transformer中具有相同语义的token划归到同一组内,实现特征的语义对齐,提升特征鲁棒性与判别性.此外,考虑到不同语义特征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构建图卷积
超清晰画质、图像层次丰富以及还原自然的色彩,是4K超高清(Ultra High Definition,UHD)技术在节目制作与转播方面中应用所表现出的极为鲜明的特点.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为4K超高清播出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可以在原有播出系统架构基础上融合4K超高清技术,设计全新的播出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晰的视觉体验.基于此,对4K超高清电视播出系统设计原则展开研究,着重分析4K超高清电视播出系统设计过程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希望为4K超高清技术在电视行业中的成熟化应用提供一些建议.
针对飞机起降安全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引导的飞机起降视频跟踪监视系统,描述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介绍ADS-B引导飞机起降跟踪监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关问题解决途径.系统在机场的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该设计能够满足技术指标要求,能够起到保障飞机起降过程安全的作用.
目前,高校的学生评教与专家评教,是考核、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之一.虽然大多数高校有自己的评教系统,但鲜有高校能将评教的数据合理有效地利用,甚至有些评教内容以偏概全、不切实际,质量难以量化教师的真实情况.本文旨在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充分考虑评教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图形拓扑关系,深度挖掘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特征信息,从而进行准确的垃圾评价识别,帮助评教系统智能化地区分无用的评价信息,从而提升评教智能化.
为了抑制常规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引起的整流侧直流过电流和交流暂态电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输电和常规直流输电整流侧并联情况下的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暂态无功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换相失败后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暂态特性,然后基于常规直流输电的定直流电流控制和柔性直流输电的定交流电压控制的控制特点,设计了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暂态无功协调控制模块,包括故障判断模块、快速触发角响应模块和快速无功响应模块,抑制换相失败引起的过电流和暂态电压.在PSCAD/EMTDC中搭建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仿真对比分析,
为了解决直流电网直流故障线路切除及重合闸问题,提出了一种具备自适应重合闸能力的电容箝位式直流断路器.该方案采用耐压、耐流能力强且价格低廉的晶闸管作为主要开关器件,利用电容箝位模块主动升压,起到高电压支撑作用,迫使换流器出口故障电流快速下降至零,然后通流模块自然关断从而隔离故障线路.并且该方案利用自适应重合闸判断模块的电流值实现故障类型自判断,防止重合闸于永久性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二次冲击.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并从器件使用量和自适应重合闸能力等方面验证了论文方案优异的综合
新能源经柔直孤岛送出系统易受到新能源出力波动和交直流故障的干扰,传统孤岛控制下系统受扰后稳定运行点发生偏移,影响送端换流站交流电压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导致系统崩溃.为此,提出一种新型孤岛鲁棒控制:首先建立送端换流站的二阶数学模型,设计三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对系统的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前馈补偿,利用PI控制器实现并网电压的稳定控制.其次,针对所提控制系统进行收敛性及稳定性分析.最后设计故障电流抑制环节,降低故障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
伴随大规模弃风、弃光现象的出现,如何提高微网系统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综合考虑热电联产、热泵、电储能以及热储能等设备建立了多微网系统的框架.其次,由于不同微网的风电出力、负荷需求以及设备参数具有异质性,考虑多个微网之间存在协同合作的可能,阐述了能源互补提高整体收益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计及了微网间传输功率的限制,建立了基于合作博弈的多微网系统协同优化调度模型,并提出按微网交互贡献度分配的方法,克服了在微网群规模较大的场景下利用Shapely值分摊计算量大的不足.进一步,考虑到多微网内风电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