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院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安全文化的主要分支,也是多元的复合体。当今的医院安全文化以人为本、以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所形成的群体和医院的安全价值观,表现在职工中的激励安全生产和敬业精神。人是安全生产实践的主体,只有人的安全素质提高了,才能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全面贯彻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医院安全文化;创建;以人为本
医院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文化的主要分支。它既包括保护职工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即无损、无害、不伤、不亡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也包括职工对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观、经营思想、道德规范、医院安全激励机制、安全精神因素。一般来说,医院安全文化也是多元的复合体,由安全生产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组成。当今的医院安全文化以人为本、以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所形成安全价值观,表现在职工中的激励安全生产和敬业精神。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珍惜生命,文明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围是医院安全文化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医院的安全文化也是广施仁爱,尊重人权,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的高雅文化。
人是安全生产实践的主体,安全意识如何、安全知识和技能如何,直接作用于安全生产的具体工作,并决定安全生产工作的成败。只有人的安全素质提高了,才能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那么,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呢?
首先,要把强化各类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当作建立医院安全文化的关键,建立长效的安全培训机制,加大全员的安全培训、特殊岗位集训,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
一是加大管理层的业务培训。重点工作是按照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令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合理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落实安全责任制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并监管督导执行层履行职责,真正保证管理到位、制度和措施执行到位、安全生产方针贯彻落实到位。所以,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和分管生产、技术、安全的领导者,既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或直接责任人,又是安全生产的管理者、指挥者,要履行好职责,首要的是自己要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看得清、认得准,决策正确,指挥得当,管理到位,落实有果;才会使所设置和制订的安全管理规定、制度和措施符合安全实际;才会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控性,最终促进安全生产。
二是加大对执行层的业务培训。执行层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的关键层及中心环节。如果执行层对各种安全管理法规、指令、制度、规定、措施执行不到位或走样变味,就会形成安全管理“架构”,出现“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现象,就会出现安全漏洞,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所以,要加强对执行层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要加强对执行层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知识、生产技术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生产指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使之能够科学正确地指挥、组织安全生产活动。
三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对操作层的培训。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执行层,难点是操作层。随着科技兴企战略的实施,管理层和执行层的科学文化、安全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素质相对偏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危险性、紧迫性认识较全面。但就操作层来说,虽然近年来各企业都进行了必要的培训,素质有所提高,但与安全生产现状的要求相差甚远。常言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切安全方面的规程、制度、措施都由操作层来贯彻落实,要实现安全生产,操作层是关键。
[1]基层是安全生产的最前沿,是安全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基层员工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产安全。我院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积极培育我院的安全生产文化。加强安全视觉体系建设,在各种关键部位和区域设置安全警示语、安全提示语和逃生路线指示牌,这些醒目的安全标识,时刻提醒广大员工处处注意安全。
[2]“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历年来各行各业发生的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是操作层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作业造成的,真正因人力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事故甚少。由此可见,必须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教育阵地,加大对这类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安全素质,拓宽安全知识面,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安全防范能力和自主保护意识,使操作者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要求及措施去操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其次,要形成安全工作理念,提高安全能力和意识。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安全保护能力。通过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形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和良好安全工作氛围。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和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各级安全第一责任者到位制度,加大安全生产考核力度,重奖重罚,向奖罚要安全、要效益。三是突出安全管理重点。推进HSE体系认证管理,形成在要害部位采取“ABC”分类管理。在管理重点上,突出操作层、特殊岗位的地位,坚持把安全教育、安全工作的指示贯彻到基层、班组,把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基层、班组,把领导和安监人员的工作中心放在基层、班组,在一线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四是通过开展安全活动,结合“安全生产基础年”、“安全生产月”、“百日交通安全活动”、“用电用气专项整治活动”、“119预防火灾宣传日”等,以活动促安全生产,抓好交通安全星级车队创建和施工现场等方面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让医院 “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的安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提高职工的安全能力、安全生产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是创建安全文化的全部内涵。树立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都知道,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安全文化的建设,重要的是转变。让“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要使“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充分体现“我要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逐步使每个人时时处处事事都把安全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做到人人都能“自主管理”,“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在医院院内创造一个充分体现“安全第一”的思想氛围,使其深入每个职工心中,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的安全管理体系。
要使医院职工建立起自保互爱互救、心和人安,以医院为家,以医院安全为荣的医院形象和风貌,在职工的心灵深处树立起安全、高效的个人和群体的共同奋斗意识,则要求根据医院的特点、安全管理的经验、以建立保护职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首要条件,依靠先进的安全科技和现代安全防灾的风险控制方法,以新的安全生产营运机制,发展医院,提高效益,实现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医院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1]刘爱国.创新管理转变观念.2008年第11期28~29
[2]罗 云 程五一.现代安全管理.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22~223
关键词:医院安全文化;创建;以人为本
医院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文化的主要分支。它既包括保护职工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即无损、无害、不伤、不亡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也包括职工对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观、经营思想、道德规范、医院安全激励机制、安全精神因素。一般来说,医院安全文化也是多元的复合体,由安全生产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组成。当今的医院安全文化以人为本、以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所形成安全价值观,表现在职工中的激励安全生产和敬业精神。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珍惜生命,文明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围是医院安全文化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医院的安全文化也是广施仁爱,尊重人权,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的高雅文化。
人是安全生产实践的主体,安全意识如何、安全知识和技能如何,直接作用于安全生产的具体工作,并决定安全生产工作的成败。只有人的安全素质提高了,才能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那么,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呢?
首先,要把强化各类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当作建立医院安全文化的关键,建立长效的安全培训机制,加大全员的安全培训、特殊岗位集训,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
一是加大管理层的业务培训。重点工作是按照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令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合理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落实安全责任制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并监管督导执行层履行职责,真正保证管理到位、制度和措施执行到位、安全生产方针贯彻落实到位。所以,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和分管生产、技术、安全的领导者,既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或直接责任人,又是安全生产的管理者、指挥者,要履行好职责,首要的是自己要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看得清、认得准,决策正确,指挥得当,管理到位,落实有果;才会使所设置和制订的安全管理规定、制度和措施符合安全实际;才会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控性,最终促进安全生产。
二是加大对执行层的业务培训。执行层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的关键层及中心环节。如果执行层对各种安全管理法规、指令、制度、规定、措施执行不到位或走样变味,就会形成安全管理“架构”,出现“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现象,就会出现安全漏洞,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所以,要加强对执行层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要加强对执行层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知识、生产技术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生产指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使之能够科学正确地指挥、组织安全生产活动。
三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对操作层的培训。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执行层,难点是操作层。随着科技兴企战略的实施,管理层和执行层的科学文化、安全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素质相对偏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危险性、紧迫性认识较全面。但就操作层来说,虽然近年来各企业都进行了必要的培训,素质有所提高,但与安全生产现状的要求相差甚远。常言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切安全方面的规程、制度、措施都由操作层来贯彻落实,要实现安全生产,操作层是关键。
[1]基层是安全生产的最前沿,是安全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基层员工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产安全。我院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积极培育我院的安全生产文化。加强安全视觉体系建设,在各种关键部位和区域设置安全警示语、安全提示语和逃生路线指示牌,这些醒目的安全标识,时刻提醒广大员工处处注意安全。
[2]“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历年来各行各业发生的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是操作层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作业造成的,真正因人力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事故甚少。由此可见,必须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教育阵地,加大对这类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安全素质,拓宽安全知识面,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安全防范能力和自主保护意识,使操作者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要求及措施去操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其次,要形成安全工作理念,提高安全能力和意识。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安全保护能力。通过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形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和良好安全工作氛围。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和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各级安全第一责任者到位制度,加大安全生产考核力度,重奖重罚,向奖罚要安全、要效益。三是突出安全管理重点。推进HSE体系认证管理,形成在要害部位采取“ABC”分类管理。在管理重点上,突出操作层、特殊岗位的地位,坚持把安全教育、安全工作的指示贯彻到基层、班组,把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基层、班组,把领导和安监人员的工作中心放在基层、班组,在一线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四是通过开展安全活动,结合“安全生产基础年”、“安全生产月”、“百日交通安全活动”、“用电用气专项整治活动”、“119预防火灾宣传日”等,以活动促安全生产,抓好交通安全星级车队创建和施工现场等方面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让医院 “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的安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提高职工的安全能力、安全生产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是创建安全文化的全部内涵。树立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都知道,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安全文化的建设,重要的是转变。让“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要使“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充分体现“我要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逐步使每个人时时处处事事都把安全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做到人人都能“自主管理”,“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在医院院内创造一个充分体现“安全第一”的思想氛围,使其深入每个职工心中,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的安全管理体系。
要使医院职工建立起自保互爱互救、心和人安,以医院为家,以医院安全为荣的医院形象和风貌,在职工的心灵深处树立起安全、高效的个人和群体的共同奋斗意识,则要求根据医院的特点、安全管理的经验、以建立保护职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首要条件,依靠先进的安全科技和现代安全防灾的风险控制方法,以新的安全生产营运机制,发展医院,提高效益,实现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医院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1]刘爱国.创新管理转变观念.2008年第11期28~29
[2]罗 云 程五一.现代安全管理.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