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自尊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杭州某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围绕高职大学生自尊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考察了高职学生自尊水平在既定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从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自尊水平 人口学变量
  一、前言
  自尊是一种包含着个体自我认知的价值判断,是个体对自身价值、重要性、意义和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它既是自我概念中的重要维度,又是人格中有关自我价值的核心概念,对个体成长的各方面有着重大作用。大学生年轻气盛,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发展迅猛,并逐渐在意评价和荣誉,有强烈自尊需求。研究表明自尊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在遭遇挫折时,低自尊者易出现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等不健康心理,对个体发展产生不利。自尊还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成绩,过低的自尊水平会导致学习的低效。因此关注大学生自尊状况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重要视角。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高职学生数量剧增。高职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这让高职大学生在社会建设中越发重要,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但高职的社会认同,生源质量,学生心理等问题,却让高职大学生成为了特殊群体,因此关注自尊在内的高职大学生心理特征尤为重要。但遗憾的是针对他们自尊水平的调查几近空白。因此本研究将围绕高职大学生自尊水平这一内容,结合教育实际展开研究,提出建议。
  二、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在杭州某市属高职院校抽取学生400人,发放回收问卷得到388份问卷。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本次研究量表为采用自尊量表(SES),该量表是国内外常用自尊量表,用于被试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的评定。由10个条目组成,4点量表,总分从10到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自尊水平得分情况
  高职大学生自尊水平得分为31.215±3.936,最小得分14分,最大得分40分。
  (二)高职大学生自尊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与分析
  1.高职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性别、学生任职、学生类别上的差异
  从t检验(表1)可见,自尊方面高职大学生在性别和学生任职上差异显著,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干部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但在学生类别(普高生、三校生)上并无显著差异。从F检验(表1)可知,自尊在高职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
  2.高职大学生自尊水平在年级的事后检验
  为进一步了解变量间差异,对年级的事后检验发现(表2),大一与大三学生的自尊水平有显著差异,其中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三,但大一和大二,大二和大三间则无显著差异。
  四、结论与讨论
  (一)高职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研究发现,现阶段高职大学生自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量表均值26)。这表明高职大学生拥有相对较足的自信心,可能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有关。
  (二)高职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性别、学生任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在学生类别上无显著差异
  高职男生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与相关研究一致。原因可能与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常教育女性应当柔弱内敛,对女生期望从小就低于男生,造成她们对自身期许的降低,影响自尊,而且社会中就业等性别歧视也从一定程度降低了女生的自尊。
  学生任职上的自尊差异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干部一方面确实比普通学生优秀,自尊水平本身就高,同时人际好、机会多、老师信任、能力锻炼都正强化了自我评价,提高了自尊水平。
  自尊水平的年级差异明显,尤其是事后检验发现的大三年级自尊水平明显低于大一的结论与罗晴研究一致。产生原因与大一新生顺利考入大学,新鲜感和骄傲感还未褪去,而大三学生则在巨大的就业、高职偏见、唯学历论等压力下四处碰壁,不免会妄自菲薄,导致自尊水平下滑。
  此外,此前少有人研究的高职院校特有学生来源类别上,普高生和三校生自尊水平并无明显差异,这可能跟高职扩招让本来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圆梦,他们还处在自信满满阶段,而普高生在文化课上有优势,三校生在专业课上有优势,使得双方的自尊水平区别不大。
  五、建议与对策
  (一)改变不当观念
  研究发现,高职大学生中女性自尊低于男性很多时候是受到了传统的不当观念的影响。如“有出息不如嫁得好”、“女人的职责是相夫教子”等,这些观念弱化了她们的自尊。因此教育者要破除这些观念,如任用有才能女生,正面宣传优秀女学生事迹,树立榜样形成良好氛围。又如就业中,一些学生总希望坐办公室赚大钱,累的苦的不干,这种不当观念使他们四处碰壁,导致怀疑自我,所以加强“先就业再择业”理念宣传,引导学生设置合适就业目标,认清高职定位和自身能力定位,对提高自尊水平都有帮助。
  (二)依托课外活动
  每个人都有自尊需求,渴望成功。研究表明适当的成功激励可以提高自尊。学校教育中要用好课外活动和竞赛,一方面给予非学生干部同等展现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活动竞赛要控制好次数,设置好难度,多进行团体竞赛,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得到”后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提高学生自尊。同时在课外可以组织自尊水平较低的同学参加自信心提升的活动,引导他们发觉自身优点,调节自卑心理,从小事入手为更高目标的成功创造条件,充分提升他们的自尊。
  (三)加强自尊支持
  研究中发现高职大三毕业生与社会接触后出现自尊水平降低现象,与就业过程中碰壁失败有关,这启示我们在不同年级段的就业教育中要融入挫折教育,鼓励他们勇对现实,并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帮他们应对挫折,重拾信心。学校的心理健康机构、党团组织要及时关爱关注那些低自尊学生群体,给予自尊心理援助,修补提升自信心。最后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能力,提高学生技能和竞争实力,用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给予学生自尊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铮芳,刘静.国内大学生自尊研究综述.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9):267-268.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2-83.
  课题项目:2013年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课题(ky201407)。
其他文献
柔性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突出人性的管理方式。它能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讨了柔性化管理应用于基于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中所具有的重要实践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不同运动行为习惯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的差异性。1.2 研究方法1.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次研究内容,选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针对生产管理实践教学中学生缺少不同行业业务实践参与的问题,提出一个集成多行业数据源的生产管理实践教学平台。平台将系统数据库与多个业务数据库之间分离,构建了基于Saa
针对一般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构建了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借鉴CDIO国际工程教育教学模式,采取适时更新实验内容、以问题和项目驱动教学、课程网辅助教学、重视
价值链概念的线性思维被质疑不足以解释文化创意产业的复杂性。受到“生态学”的启发,研究者们纷纷采取系统化的、生态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文化创意产业。本文尝试揭示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强调系统化地看待文化创意产业将有助于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动态与重塑”是把握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基本要义,维护文化创意产业的多样性和多元价值是产业发展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  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动
高校二级学院的经费来源于学校下拨经费和学院自主创收,以往二级学院从学校获得的经费主要是由师资队伍人员数采确定,这种模式并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从上海大学采用的绩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生活方式、社会氛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求学期间在思想、心
阐述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社会意义,论证了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培养模型中现存的某些局限性,并提出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培养路径与对策,供同仁们商榷。
有许多因素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学校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阶段。学校体育教育是好还是坏,对青少年健康发展有直接的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