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米转折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r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漫画家几米从小就喜欢画画,可是考上大学后,他竟发现“我是画得最烂的”,深感自卑,画笔失去方向。
  毕业,服兵役,然后到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几米突然极想画插图,没有人教,就自己随手涂鸦。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先给《皇冠》杂志画插图,后给报纸和更多的杂志画插图。虽然当时几米画得并不是最好的,但他非常勤奋,效率又高,一步步坚持下来,渐成个人小气候。他说:“画图就像弹钢琴一样,每天弹,终究可以弹出个样子来。”
  当“弹出个样子”后,几米又困惑了:“等到我三十几岁的时候,上班遇到很大压力,对公司有很多抱怨。当时也在想,画插图真的可以变成我工作的主要收入吗?”
  人生的困惑只能由自己来解答,只是几米的解答过程更显得残酷,更比问题本身开阔深邃。
  有一天,几米醒来,感到右腿剧烈疼痛,不以为意,继续工作。3个月后,一次他差点昏倒在路上,急忙到医院挂了急诊。医生称,在他的脊椎里发现了癌。晴天霹雳,崩溃的几米连求生意志都几乎丧失干净。做了几个月的化疗,他自作主张,逃离出医院。
  整整3年,几米如脆弱的蜗牛,一直躲在狭小的房间里,戴着口罩,自怨自艾。生活和治病失去保障,经编辑朋友提议,他重新掂起画笔,虽然慢得一个礼拜才能画出一张,但画着画着,绝望的内心就生出了热,生出了力,梦想复活,希望翘首。
  几米以往的画风随性快乐,患癌后,变得孤独安静,甚至茫然不知未来,但恰恰是这种画风的作品让他成名蹿红,一时洛阳纸贵。但画家本人呢?他并没有将癌击败,“我是一个恐惧死亡,被疾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在几米安静纯真的画面上,谁能够读出画家内心的恐惧和重压呢?
  1998年的春天到来了,几米的心跟着花草一起绿了起来。他突然感到内心有很多话要表达,创作的欲望如雨后春笋,拔节有声。他一张紧接一张的画下去,轻盈朗润的色彩似乎漫天飞舞。身体依然不好,创作依然辛苦,几米却对手中的画笔不离不弃,“我觉得我通过一笔一画,抒解了很多我对世界的悲叹和自己的恐慌。”
  从春天一直画到夏天,几米没有等到秋天,就收获了两枚诱人的硕果《森林里的秘密》和《微笑的鱼》。
  可是,当几米将画稿拿出版社的人看时,对方却说:没有文字的书,读者看不懂,也不会买,你能不能拿回去再配些文字?
  硕果已有了,还怕不会包装吗?几米很不习惯用文字传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只好买回一大堆诗集细细研习,模仿这些诗人为画稿配文字,却越模仿越迷茫,没有想要的那种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感觉。
  后来,一些做童书的朋友给几米谈论创作经验,他不由豁然开朗,何不也怀着一颗真真烂漫的童心,来为自己的画稿写一些童趣好玩的文字?于是,他开始写道:“森林里的秘密,星期三的下午风在吹,白色的窗帘轻轻地飘了起来。是谁在窗外吹着口哨呼唤我?”然后又写道:“我看见一条鱼,一条对我微笑的鱼。不管白天夜晚,当我经过时,她总是摇摇摆摆地游向我。”
  几米轻松快乐地说:“我就这样把我的第一本书和第二本书念出来了,写出来了。”
  至此,几米也真正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和心灵转折。他身上携带着危险潜伏的癌,然而读者看到的总是慈悲为蕊、芳香四溢的花,一颗天真无畏、淡定自在的未泯童心。
  (编辑 思智)
其他文献
畜牧兽医专业仿真实训软件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职业农民的特点而开发的,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提高农民实际操作水平的人机互动软件。以肉鸡养殖为例,该软件虚拟实践情境,使学生或农民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肉鸡饲养的整个流程,实现职业能力的提高。把这个软件安装在手机上,学生和农民可以在闲暇时间随时通过手机养鸡实训,达到高效率、低风险、无成本的最佳学习目的。  肉鸡饲养软件包括五大模块:教学模块、实训模块、在
一声天凉好个秋的余音还在,眼前却已是落叶纷纷,寒意袭人。真个是“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捧一杯热茶,临窗站在萧瑟的寒风里,不免陡生时光无情、岁月倏忽之感叹。  窗外,一场雨忽紧忽慢地下着,没有春的温柔劲,更无夏的激情,却分明多了一丝缠绵,让人生出些慵懒,涌起一丝莫名的伤感。心中就想起一些模糊的面孔、一些过往的事来。当从泛黄的情节里回过神来,便哑然失笑。如我这般的须眉皆秋上心头,怪不得李清
有人说:人生,既要淡,又要有味。细想想,这句话,颇有哲理。当今这个时代,也太喧嚣,太物质,太功利,太势力;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多,就会被“重口味”折腾的死去活来。  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有一句经典台词:“人活着,是为了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这是很朴实、很真实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的“平淡”,看似“无奇”,生活却蛮有滋味;凡事最好少计较、少争执、少高调,能往
后记:  在一个高度复杂的高中校园里,没有多少令人企慕的幸事,是NOC让教学设计成为了富有激情的艺术创作。从北京回到学校,我们开始用生命去感悟教学,时常浸没于课堂折射出的真与美,被师生之间的那份和谐与真诚所感动。同时,又时常迫使自己游离于课堂之外去观察、思考……教学如何才能散发出艺术之美?我们每天都这样思考着、幸福着!  2012年7月28日至30日,第十届中小学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全国决赛
公元1057年,苏东坡到达北宋京师,拜访了欧阳修,成为欧阳修的学生。其实,欧阳修不曾教过苏轼课程,古代称这是著录弟子,就像今天的高官博导名下的学生一样。苏东坡八岁时,从自己的启蒙老师那里知道了庆历四君子,就私下远程拜他们为老师。范仲淹由于没有见过苏轼而成为他的老师,古称私淑艾者,今天的说法叫远程教育。  与苏东坡一样,孟子也没有见过他的老师孔子,孟子的授业老师是孔子的孙子。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孟子发
水边风很大,被风掀起的水波不停地撞击着堤岸。澎湃款塞之声不绝于耳,近岸水浑远处水清,带着腥味的泡沫像一条漂浮的雪线,轻盈地颤动着,缓缓地舞着。一根枯枝斜插在浅水中,枯枝的顶端叮着一只蜻蜓,一任风浪起伏却纹丝不动。  我有点惊诧了,如此轻盈的小东西竟能在风口浪尖上岿然不定,那薄如蝉翼的翅膀竟然没有任何颤动。风的确很大,我的衣襟也在起戏劲地拌动,需要一定的阻抗才能维持身体的稳定,一只小小的蜻蜓又是如何
早晨起来,我习惯性地去开电脑,却发现它没反应,连试3次,依然如此,电脑“罢工”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了,它是我最亲密的“战友”,最忠实的“爱人”,每天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电脑,进邮箱,上QQ,看看摄影图片、时装、美食或阅读一篇小说,有时也写写稿子。  因为有了电脑相伴,我的生活变得无限充实,老公多晚回来我都不在意,女儿在干什么,我也视而不见,可现在它竟然“罢工”了。
在朋友家里,我才知道什么是“蜗居”——一家三口,挤在不足30平方米的空间里。房子虽小,但主人会打理,因了匠心独具的布置,小屋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拥挤不堪。  最让我惊讶的是,他家的后“窗”很特别。犯一眼看去,窗户打开着,外面是辽阔的草原,绿草茵茵,鲜花盛开。凑近了看,原来是一幅画。不过,这画立体感很强,远看去,还真像一扇实实在在的窗。因了这窗,小房子的空间仿佛大了许多。不得不佩服朋友的天才创意了。  
他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近郊的一户贫苦农家。两岁那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燃及了他的家园,一家人被迫逃往法国。为了养家糊口,无一技之长的父亲不得不冒险上雪山采集冻冰,卖给城里的大户,以赚取微薄的收入。  14岁那年,母亲病重,家境举步维艰。辍学后,他被迫去裁缝店当学徒。两年不到,他的手艺便声名远播。为了追求更高的发展,他决定去巴黎寻找机会。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正在巴黎上空弥漫,命运之神又一次
大山里来了一只强健的硕鼠,它到来的第一天就野心勃勃地宣称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可是其他老鼠只是嗤之以鼻,硕鼠也不恼火,它通过挑战,击败了附近所有的鼠类,成了名副其实的鼠王。  当然它并不甘心只做一族之王。它带着它的徒子徒孙,先后偷袭鸡窝、羊圈,获得了大量战利品,这使得它威名远播。其他不服气的动物,纷纷组织擒鼠团,但每次都让它从容逃脱,而后还要遭到它近乎疯狂的报复——粮食被偷,房屋被损……于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