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治疗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冠心病的治疗,不论是从外科治疗方面、药物治疗方面还是介入治疗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冠心病的很多新治疗方法已经被临床所证实。文章通过对冠心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展开讨论,了解冠心病治疗的具体方法,实现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冠心病 治疗方法 进展分析
  引言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对人类的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在临床研究中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如何提高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研究者一直思考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通过加强冠心病临床治疗方法的了解,为人类的身体健康提供医学保障。
  1 药物治疗法
  冠心病包括了多种类型,而且它的危险因素也比较复杂,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法大多是为了对各种类型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临床上最新采用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包括了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和硝酸酯药物。
  1.1 抗血小板的药物分析
  针对冠心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关键的就是采用抗血小板的药物。对于所有的慢性和急性的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来讲,不管有没有临床的症状,主要是没有抗血小板药物的禁忌症,那么都可以选择抗血小板的药物。这其中,最为常见的抗血小板的药物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药物剂量为75毫克到150毫克。按照医学的研究表明,抗血小板的药物主要有三类,其中为二磷酸腺苷受體拮抗剂、静脉的血小板膜糖蛋白拮抗剂以及阿司匹林。在使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要注意大剂量的药物使用,很容易出现药物性的胃肠道出血的情况。在使用阿司匹林时辅之以氯吡格雷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抗血小板的疗效,减少在治疗环节心肌梗死的概率以及死亡率。
  1.2 抗凝药物的分析
  日前,临床上较常使用的治疗和预防冠心病的抗凝药物主要是肝素类的药物。常用的肝素类药物是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在用普通肝素时刚开始的计量需要严格按照体重进行调节。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按照体重情况制定的肝素计量有着较佳的临床效果。可以帮助减少反跳性的血栓以及缺血情况的出现。低分子肝素是比普通肝素更具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的一类药物。在疗效上和普通的肝素相似,但是更加的优越,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对血药浓度进行监测,操作起来更为便捷,目前已经成为预防冠心病、治疗一线抗凝物的重要药物。
  1.3 硝酸酯类的药物分析
  在临床治疗和预防冠心病的药物中常用的药物就包括了硝酸酯类的药物,它主要的效用是削减心肌耗氧量、将冠状动脉和它的外周血管扩张。目前较常用的硝酸酯类的药物大多是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甘油,临床的研究表明,口服的硝酸异山梨酯可以很好的缓解心绞痛,有着比较好的临床效果。
  1.4 降脂类的药物分析
  对于冠心病人来讲,调脂的治疗方式比较有效,合并高血脂的冠心病来讲也不例外。调脂治疗更多的是对胆固醇、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进行控制。将冠心病患者的病变处的脂类斑块进行稳定,减少破裂的可能性,对预防性调脂进行积极治疗。常见的调脂药物包括了他汀类的药物,具体有阿托伐他丁和辛伐他汀等。
  2 外科的治疗方法
  传统对冠心病的治疗通常是将交感神经节切除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的对心绞痛的症状加以缓解,但是效果不佳,如今已经不常采用。伴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对外科治疗进行了创新,主要包括:心包人工粘连和大网膜包心。伴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有了突破性发展,这也发展成为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新方法。最近,微创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
  3 分析介入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是冠心病临床治疗手段之一,主要是经皮穿刺周围的动脉,然后沿着动脉的方向向心脏的方向送入球囊导管或者是支架等则具有治疗作用的器械到冠状动脉的位置,然后将病变的位置进行扩张以及疏通,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利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实现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强的优点,首先是给患者造成的创口比较小,其次,手术的成功率非常的高,最后是患者对这项手术非常容易接受。介入治疗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受到了国内外的一直欢迎。但是介入治疗对于动脉硬化的阻止没有很好的效果。
  3.1 分析单纯球囊扩张技术
  所谓的单纯球囊扩张技术就是利用球囊的作用来实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位置的扩张,这样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单纯球囊扩张技术在冠心病的治疗应用中具有起效快的特点,但是该项技术没有办法实现长久性的治疗,这是因为血管具有一定得弹性,锁着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以及血管的重塑性,血管会再次出现狭窄的情况。
  3.2 分析冠状动脉内裸金属支架置入技术
  所谓的冠状动脉内裸金属支架置入技术指的是在狭窄性病变的位置置入金属支架,使得血管扩张。这一治疗方法是心脏病学治疗的重要进步,能够有效的解决了冠状动脉发生回弹的现象,能够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保障。介入治疗还可以用在稳定型心绞痛和冠状动脉单支单处病变等疾病的治疗上。
  3.3 分析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中在新增了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方法,这是冠心病治疗有一个高效的方法。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方法,就是利用药物做成支架进入到管着的病处,然后通过生理作用将药物慢慢的吸收,使得患者冠心病的狭窄性病变的地方能够被遏制住病变,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技术也能够为介入治疗中血管出现回弹的情况提供技术的支持,增加手术成功概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冠心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能够为实现冠心病治疗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冠心病的现代治疗方法非常的多,包括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等,通过对这些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的了解,为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会一直的更新,新的预防策略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陈晓丽,宋玉萍,孙宏伟,李敬田.冠心病共患抑郁症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6,(23):2747-2751.
  [2]吴长艳.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02):19-20.
  [3]罗量.冠心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3,(25):3363-336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老年病患髋部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髋部手术的老年病患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8h的血压、心率及术后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病患髋部手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各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步落实三维目标,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其中,师生是影响课
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无创心电学指标.fQRS波最常见于冠心病患者,fQRS波的出现和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心肌灌注情况的判断、冠状
数学中的推理能力是指正确地运用思维规律对事物对象的属性或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证明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是本文的论述主旨。
抽象是数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其教学就是为了使抽象的数学形象化。抽象思维作为数学思想的核心,对其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本文首先对小学生数学思想特点进行了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人们常说“返璞归真”。“真”即“真实”、“扎实”,在教学中紧扣重点,精选巧设, 精讲多练,追求教学的踏实和扎实,追求课堂的真实的品质和实在的效果。随着《语文课程标准》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核因子KB p65(NF-k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MTT法检测阿司匹林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胃癌细胞
2017年1月19日下午,全国首届心电图自动化诊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有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楚建民、陆军总医院王晓明、河南省人民医院徐
期刊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当前新疆地区小学数学双语教学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双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教学方式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教材层面提出了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