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及评价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tomb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充分发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用委婉亲切的饱含哲理的语言,很有分寸与尺度评价学生的得失与优劣,要恰到好处,点到为止。对学生的评价给予肯定,从而使评价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交流互动;教学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实现学生与课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要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应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一、抓好学生与课本的互动,鼓励主动探索
  真正的互动,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得、多角度得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文本是语言符号的堆积,如果单纯的依靠学生自己是无法体会出文本中的意境的。教师要根据文本提供的丰富形象的语言描绘,将它创设成为一种具体可感的情境,并对一些情境优化、筛选出最适合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并将他们引入情境,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到乐趣,从而保持思维的敏捷。
  如《西湖》一文用优美而带韵味的语言,叙述了西湖的秀丽多姿。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将它组成了一个整体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进行体验、探索。应先以录像导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然后以当小导游、小讲解员的方式,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学生能在模拟的情境中获得亲身体验,展开想象的翅膀,处于文本描写的广远意境之中。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组织者和引导着。
  二、抓好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合作探究
  语文教学应十分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语文学习是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感知、理解、顿悟,无不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师要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建立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分组学习交流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应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创设民主、平等的思考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进行多向思维。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与发散性,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议一议,比一比,演一演,说一说。如让学生自学第二次与第一次比,第三次与第二次比,你发现狼和小羊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猜一猜为什么狼不想再争辩了?对于这些问题,都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或小组合作,或个人自学,同时又将全班讨论与教师点拨有机结合。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通过尽情交流,独特的见解得到了显现。
  三、抓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做到师生平等交流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要实现师生互动,首先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互动氛围。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在教《蟋蟀的住宅》一课,教学中应创设这样的情境:小蟋蟀这样可爱、可敬,同学们想不想演一演小蟋蟀?(学生回答:“想!”)那我现在就是咱蟋蟀王国的首领了,谁让我老蟋蟀比你们岁数大点儿呢。我老蟋蟀刚刚接到这样一封邀请函,(点击课件,出示信函内容。)昆虫联合国总部快要召开昆虫国际建筑经验交流会了,请咱们派代表参加。去参加这次盛会,展示咱们蟋蟀杰出的建筑才能,这可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啊!谁想去?(学生争着回答:“我!”“我!”)有这么多勇士!可只能去几只小蟋蟀,这样吧,我们先来个人才选拔赛,好不好?大家满口答应。那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建筑才能呢?学生有的表演,有的画图,有的讲解,有的歌唱,有的朗诵。大家各展所长,把小蟋蟀的本领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这一过程中,我把“讲台”搬到了学生中间。教师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一只快乐的老蟋蟀,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在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中,巧妙地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建构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在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中,老师与学生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和合作伙伴。
  四、语文教学评价对策
  评价要把握分寸与尺度,语言是从血液里流出来的精神血液,是从心底里喷出的智慧之泉,是重挂在天幕上的彩虹。
  一味地表扬和一味地惩罚都不可取,教师不假思索,随口而出的评价意义浅薄,不仅不能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反而会形成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用委婉亲切的饱含哲理的语言,很有分寸与尺度评价学生的得失与优劣,既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又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缺点,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教育成果。因此课堂评价不能过多过滥,要恰到好处,点到为止。对学生的评价给予肯定,从而使评价落到实处。
  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对优秀的学生评价尽可能客观些,使他们能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防止他们产生骄傲情绪。对后进生则多采用肯定性评价,表扬优点,赞评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觉得自己常常在进步,激发他们总之,把语文课堂构建成交流的平台是实现素质教育,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以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总之,把语文课堂构建成交流的平台是实现素质教育,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以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苏立康主编
  2、教师报第1776期
其他文献
摘要:新时期、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减负增效两手抓,面向全体促提质。首先要转变教师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坚决执行市教委“十项规定”,让减负不再是口号,让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不再是梦想。  关键字:语文教学;优化课堂;减负提质    减负增效两手抓,面向全体促提质。当“十项规定”解决五大问题口号奏响时,我们要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多数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缺乏阅读兴趣,甚至一些学生认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在影响自己语文学习成绩的同时,还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此,本文针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教学观念;优化教案;学习兴趣;续想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主导”地位自居,而学生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一、 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
期刊
[摘要]吟诵优秀古诗词,感悟诗歌意境,不仅能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丰富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文学艺术素养,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对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起到积极作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其丰富意蕴,让古诗词焕发时代的活力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感悟 意境 焕发 活力    小学语文教材每册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名篇,学习、吟诵这些优秀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想像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在“语文课程目标解析”中,它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去身体力行新课程理念呢?方法有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尤其要念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三读经”。  一、初读课文
期刊
内容提要:“磨刀不误砍柴工”——重视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养成良  好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强化自主学习的最优化的学习方法。预习要有长劲,不能半途而废。预习要做到思想行动上重视,方法措施上有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尽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有效 预习 方法    一、预习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
摘要:语文是人类交往交流的一种重要的工具,然而耳聋的学生因为生理性的障碍造成交流的困难。所以聋哑学校语文的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培养耳聋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聋校 语文 能力    当你看到他们在津津有味地看报纸或神情贯注地写着家信,这是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正视耳聋学生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掌握语言工具,让他们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这也顺应了聋校的培养目
长期以来,站在教育战线前沿的语文老师都会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每一次都是学生的习作在大小考试中总是最容易失误?该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屡次出现?怎样的习作更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结合自己多年的阅卷经验,想和大家交流交流。  一、追本溯源  一篇习作,打动阅卷老师的,除了文字之外,还有组织文字的形式。在审题时,我们需要对此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追本溯源,就是我们习作时所能采取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日常习作
期刊
作文之道,立意在先。立意关系到文章的全局。材料的选择、篇章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都受立意的统帅。由此可见立意对作文是极其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那么什么叫立意呢?其实就是通过你的文章要告诉读者什么 _____ 抒发某种感情,或阐述某种思想。通俗一点说可理解为写作目的或常说的中心思想。    立意既然这么重要,它的好坏是否有标准呢?当然有。概括起来说就是:“准确、新颖、深刻。”符合这六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