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SCORE对手术风险的评估作用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q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评分系统(SinoSCORE)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院内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效果.方法 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收集来自全国43家心脏外科中心2007年至2008年接受CABG的956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建立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评分系统(SinoSCORE).本模型确定了包括年龄大于65岁、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慢性肾功能衰竭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11个危险因素.根据SinoSCORE评分将病人分为:低危组(≤1分)、中危组(2~5分)与高危组(≥6分).评价SinoSCORE对CABG院内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效果,应用Homs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考察SinoSCORE的校准度,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SinoSCORE的区分度,并与EuroSCORE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观察病死率与预测病死率95%置信区间的差异,评估SinoSCORE对不同危险组病人院内病死率的预测功能.结果 SinoSCORE对CABG手术病死率与术后主要并发症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效果:手术病死率HL拟合优度检验为P=0.70,AUC=0.80,术后主要并发症:卒中为HL P=0.43,AUC=0.76;肾衰为HL P=0.70,AUC=0.72;通气时间延长(>24 h)为HL P=0.18,AUC=0.70;多系统衰竭为HL P=0.49,AUC=0.79,效果优于EuroSCORE.在3组不同危险程度的病人中,观察病死率与预测病死率95%置信区间均有较好的重合.结论 SinoSCORE是建立在中国最新的冠脉旁路移植手术临床数据的基础上风险评分系统,预测中国病人的院内死亡与术后并发症的能力优于EuroSCORE,更加适合我国心脏外科领域临床医师应用。

其他文献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损伤、中膜囊性坏死和血肿,致使主动脉壁从中膜剥离,循环中的血流进入主动脉壁间而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该病起病急,病情凶险,为病死率较高的急性大血管病变.近10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经验水平、联合影像学诊断技术等提高,在早期诊断及治疗问题上取得了飞速发展.现就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作一综述。
期刊
病人女,23岁.活动后心悸4月余,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异常回声(黏液瘤可能);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  2009年8月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见左心室肿瘤位于左心室近心尖处,约2.0 cm×1.5 cm×1.5 cm,胶冻状,有一短蒂连于室间隔下部;连同部分室间隔组织完整切除肿瘤。
期刊
病人女,36岁.右下肢肿胀2周,逐渐加重.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右下肢中重度肿胀,呈可凹性水肿,皮肤张力高,无迂曲静脉团、色素沉着、皮肤破溃.双下肢膝上、膝下15 cm处周径差为7 cm、5 cm,皮肤温度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好.右下肢深静脉造影其主干全程未见血流信号,可见少量交通静脉,大隐静脉显影未见异常。
期刊
以电视胸腔镜手术为代表的胸部微创外科是本世纪初胸外科发展的主流。我国的胸腔镜手术技术经过广大同仁七年的不懈努力,成绩斐然。长期以来,同道们充分利用“全国胸腔镜及胸部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这一学术平台交流经验、交换观点、传递信息、集结友情。同时,国内胸部微创外科新成绩、新进展,国际胸部微创领域的新动向、新突破,也在这一平台上首先展示。2010年第十届学术会议和第十五届学习班将于2010年5月11—16
期刊
合并食管气管瘘的腐蚀性食管损伤者多伴有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手术风险大.1986年至2008年我们收治9例食管腐蚀性损伤并发食管气管瘘病人,均经过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介绍微创治疗鸡胸的手术方法 、并发症和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利用微创Nuss手术的原理行胸骨沉降术治疗6例鸡胸病儿,均为男性,年龄10.5~16岁,平均(13.6±1.94)岁.术前均行CT检查,测量Hailer指数.5例采用Nuss手术的钢支撑架及固定器作为同定架,1例采用国产钛同定架及专用固定器.结果 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104.17±15
病人 女,60岁。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大汗,伴恶心、呕吐5h。心电图显示V2~V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4mV。心肌嗨轻度升高(肌酸激酶同丁酶4.5ng/ml,肌钙蛋白10.14ng/ml)。既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病史28年,心房颤动病史23年,17年前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年前有脑梗塞病史,遗留右侧肢体偏瘫。查体:房颤心律,
期刊
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自使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技术[1]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后,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开胸手术.但该技术有X线辐射、注射造影剂和输送系统繁琐的不利点.经胸骨旁途径微创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避免了上述缺点,同样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和安全可靠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利用放射线和胸腔镜的Hybrid技术完成心肌病心力衰竭同步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经心电图和组织多普勒技术明确诊断心衰伴心脏不同步运动的病人11例.在杂交手术室中,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后先在放射线引导下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右心房和右心室心内膜电极;然后利用微创胸腔镜和心外膜电极技术,在术中组织多普勒食管监测下测试左心室侧壁不同位置,寻找同步化效果最理想的位置,并使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已广泛开展,因机械瓣功能障碍导致的再次置换手术也日益增多.199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共行瓣膜置换手术987例,其中17例因机械瓣失功行再次手术,有8例为心内膜过度增生长入机械瓣口导致瓣叶开关障碍.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