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损伤、中膜囊性坏死和血肿,致使主动脉壁从中膜剥离,循环中的血流进入主动脉壁间而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该病起病急,病情凶险,为病死率较高的急性大血管病变.近10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经验水平、联合影像学诊断技术等提高,在早期诊断及治疗问题上取得了飞速发展.现就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作一综述。
【机 构】
:
830054,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830054,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损伤、中膜囊性坏死和血肿,致使主动脉壁从中膜剥离,循环中的血流进入主动脉壁间而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该病起病急,病情凶险,为病死率较高的急性大血管病变.近10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经验水平、联合影像学诊断技术等提高,在早期诊断及治疗问题上取得了飞速发展.现就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我们外科治疗15例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双出口病儿,现总结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大动脉调转手术(ASO)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的早、中期结果,分析其随访死亡、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及肺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169例行动脉调转术病儿入选,其中男129例,女40例,平均年龄(11.7±26.3)个月.病儿分两组:Ⅰ组为室间隔完整组(56例),Ⅱ组为室间隔缺损组(113例).所有术后生存病儿均进行超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7±1
目的 探讨自体心包、奇静脉移植补片肺动脉重建技术在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及其外科技术问题.方法 1992年3月至2009年8月,应用自体心包、奇静脉移植补片肺动脉重建技术治疗62例肺血管受侵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行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17例,术后pTNM分期:Ⅱb期4例,Ⅲa期46例,Ⅲb期12例.根据肺动脉和支气管受侵的情况,采用自体奇静脉移植补片术18例、心包移植补片术38
病人男,55岁.3年前因食管癌行食管拔脱、胃食管左颁部吻合术.仪术后1个月放疗1疗程后未再治疗.1个月前出现进食呛咳.胸部CT及胃镜示胸胃气管瘘(图1),胃痿口距门齿约26 cm,气管瘘几位于降凸膜部约3.5 cm大小,累及部分右侧主支气管膜部.瘘口组织病理活检未见肿瘤复发.双肺炎症不明显。
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处理,日益成为一个困惑的问题,原发性单纯TR非常少见,常是后天性风湿性左心瓣膜病的合并病变,其发生率占8%-35%.其中合并二尖瓣病变50%,比主动脉瓣病变常见,合并左心瓣膜退行性病变者少见~([1-2]).70%~85%的病人TR是功能性的,即因二尖瓣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室扩张瓣环扩大所致。
病人 女,71岁.胸闷4年,加重1年.既往左侧结核性胸膜炎病史49年,窦性心律不齐20年.查体:桶状胸,左侧呼吸动度减弱,左下胸部叩实音,呼吸音消失,左上肺闻及哮鸣音;余肺呼吸音清.胸部X线片示纵隔右移,左中下肺野外高内低高密度影,肋膈角及心膈角消失,内部密度不均并斑点状钙化.胸部CT示左胸巨大包裹性混杂密度影,大小约16 cm×10 cm×14 cm,内部密度不均,斑点状钙化,纵隔向右移位,未见
CREB作为细胞核内蛋白,是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1].CREB在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Xie等发现黑素瘤细胞中CREB的失活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2].近几年CREB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现已证实CREB在乳腺癌、前列腺癌、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3-5]。
病人男,68岁.8年前因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Osserman Ⅲ型)行全胸骨劈开胸腺切除扩大根治、右侧纵隔胸膜部分切除;病理诊断上皮细胞型胸腺瘤.术后辅助放疗1个月.6年后肌无力症状好转停服嗅吡斯的明.现咳嗽、咯血痰2个月,伴体重减轻.查体未见异常.胸部CT示左下肺3.0 cm×2.5 cm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边缘毛刺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右下胸腔椭圆形肿块,大小6 cm×4cm,边缘光滑
心脏破裂伤病情危重、发展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危及病人生命.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至2008年手术治疗心脏破裂伤32例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资料和方法全组中男28例,女4例;年龄14~52岁,平均30.2岁;平均就诊时间伤后15 min~6 h,平均91 min。
目的 探讨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AFB)在中心型肺癌病人气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29例中心型肺癌病人施行了30次AFB和普通白光支气管镜(WLB)检查.其中男23例,女6例;年龄62.2岁.病变位于气管3例,右主支气管1例,右肺上叶9例,右侧中间段支气管1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4例,左主支气管1例,左肺上叶9例(10次).初诊病例21例,肺癌术后复查8例.采用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