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国教育中原有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因而必须深化课堂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积极建设高效课堂,对于实现现代教育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以学定教 课堂改革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在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不仅师生在课堂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很肤浅,事倍功半,难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反而造成课时不足、教学计划难以完成的现象,引起教师们的困惑和对学生的愧疚。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课堂教学改革得到逐步深化,要达到整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日常教学中推进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通过切实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积累成功经验和教训,循序渐进,探索并建立健全务实、高效的教学体系,实现以点带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 以学定教的概念界定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按照学生对学习的状态来确定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以学定教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有效和高效利用,避免教学工作的低效和无效。这就要求老师要为学生提供自学、讨论、思考的机会,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正规课堂教学前有所收获,引导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向主动的学习,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积极转变当前课堂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单一和被动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提倡并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以学定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学定教在数学的教学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通过实施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使教师能够切实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尝试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学会学习并分享交流学习的快乐;鼓励学生勇于怀疑教师,提出个人见解,使课堂充满生机,体验到教与学的乐趣,共同实现知识的获得和生命的升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构建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通过以学定教,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多边活动,是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完成的。在以学定教的课堂中,会出现鼓励的掌声、激烈的争辩和善意的宽容。这种交往行为充分体现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以学定教是对传统教学中教师权威的弱化,强调转变教师角色,走下讲台,以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以此打破以往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僵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科学探究精神。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施教,使教学工作顺应学生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成长。
  (三)、通过以学定教,可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以学定教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学习进度,选择自己生疏的问题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个人活动。以学定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也为老师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教师可以清楚冷静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能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造积极合作,主动探究的课程学习氛围。
  三、科学合理地利用以学定教的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中,应当确定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及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以学定教的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学习的特点,还应遵循学习数学的规律,坚持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加以解释与应用。坚持以学定教,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由重视“研教”转向注重“研学”,站在学生的角度施教,使教学工作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以学定教在教学实施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到学生差异,坚持因材施教。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事实。面对家庭背景、学习基础和行为习惯等的不同的教学问题的挑战和考验。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差异,并在数学教学中认真落实。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此同时让有能力的学生获得更大发展的空间,从而使齐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共同进步。具体操作为:
  1、通过为学生确定有差异的教学目标,避免课堂作业一刀切,分层布置作业,提供有梯度的作业和练习,师生协商,帮助学生选择,降低基础差学生的学习难度的同时保证达到基本教学要求,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比如,在进行差异教学时,对基础较差学生只要求其对最基本的数学方法的题目进行解答,不对其有过多要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其能够充分利用解题原理,尽量做到一题多解和一题多练,及时总结解题规律,提炼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对于问题特点的思考,适时暴露解题思路,重视对于问题的分析,还要对重点和疑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并配备类似练习题目予以强化。在选择题目时,既要尊重学生意愿,又要适时引导学生挑战自己,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2、精心安排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启发思维的教学手段,提问更需要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承受着因学习基础差所带来的压力,面对老师提问,担心被老师和其他学生嘲讽、歧视而游离在问题之外。因此,教师要理解、关爱他们,备课时为其专门设计问题,把课堂发言机会让给他们,并进行问题预设,在思维受阻时进行引导鼓励。提问过程中,要对这些孩子多用肯定、鼓励的评价,并引导班里学生共同关心、尊重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胆怯自卑心理。   3、进行课前辅导,指导学习方法。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思考,引导他们在课堂中带着问题学习。课前教师应带领学生预习与新课相关知识点和新课中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怀疑,排解他们对于接受新知识的困难,创造课堂表现机会,让他们赢得同学的青睐,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
  (二)尝试探引结合,因势利导。以学定教,需要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勇于自主探究。在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其核心是准确确立探究点并处理好老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的关系,把握好学生的探究空间及探究目标,在备课过程中预设切入时机,做到探引结合。在数学教学中勇于创新。改变原有探究点,老师进行引导,顺着学生思路生成知识点,不仅学到知识,还能提高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比如,课堂教学中提问在2、3、6、7、11、13六个数字中,哪一个数字与众不同?请说明理由。面对这一开放性题目,马上就有同学得出不同答案,这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带动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当学生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时,通过适当引导,把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概念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发挥了其主动性,活跃思维,学生不仅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三)从实际出发,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数学教学内容应当有现实意义,因为只有在现实中体现其意义的知识才能让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其学习动力。人教版的新课标教材与原教材相比,选取了更多有现实性意义的学习内容,所以我们不但要了解教材,还要积极开发新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爱好和需求,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进行课堂教学。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图形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的物品,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然后共同讨论这些物品分别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其他图形,然后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各图形的特点,及它们的共同点,通过共同讨论,老师进行总结,提高学习效果。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切入,密切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努力使数学教学的情境化、生活化,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兴趣需要紧密联系,触及学生精神方面需要,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真正融入到生活中,这样学生便会产生亲切感,从而投入到主动的学习中。不仅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更有意义,而且培养学生学习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认识到数学在解决身边问题的的重要作用。
  结语:坚持以学定教,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以学定教的过程中,不能只有形式上的模仿,还要改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真正明确教学关系,把以学定教切实贯彻到教学具体细节中。在以学定教的数学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服务于学的要求,颠覆传统教学思维,相信学生、发展学生,拓展并升华教材,让学生有机会表达个人思想,尊重学生表现欲望和成就感,把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当作课堂教学的追求。建立人人参与的课堂,激活学生思维,释放学生内在潜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有真正的意义,不仅对促进学生发展有战略性的意义,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的推动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刘建《浅谈职业教育改革下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国成人教育
  [2]石白云《“低起点”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探讨》煤炭高等教育
  [3]刘宝团《以“学案定教案”促教与学转变》中国教育报
  [4]阎承利《教学最优化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5]施俊进《数学教学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教学与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行各业竞争力的剧增,就业市场上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主要表现在知识、技能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两个方面。国家教育部响应号召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了素质教育的培养。音乐课作为一门审美教育,优化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更深更高层次上理解美、把握美、感受美、表达美,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 方法 策略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问题  1、教学
【摘要】文章以下午第一节课的高中语文课的课堂管理为研讨对象,结合相关案例与案例分析,探究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方式。笔者认为巧妙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前准备状态,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强烈的心理期待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的前提与基础;良好的教师素养和独特的教师人格魅力,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重要条件;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环节安排与课堂动态生成,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面临不少的困难,严重束缚、影响了我们正常的教学,尤其是在农村学校。为改变这一困境,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还不尽人意。我也不例外,积极行动起来,参加教学改革,改变这一困境,提高我的教学效果。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觉得自己的几点教学方法很有效,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所任班级的教学面貌。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当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提问一直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手段,并且直接关系到了一堂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在语文的课堂提问里面应该怎么样将其艺术性很好地体现,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果,这应该是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勇于实践和认真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课堂 提问  在课堂教学上,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而且要在课前多动脑筋,注意对教学手段的扬长避短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手段 初中语文 学习兴趣  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
我们学校研究美育教育二十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一线教师几乎是人人参与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的一点想法与感受。  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它是无处不在的。蔡元培先生认为,没有一门课程不与美相关,他这样说道:“数学中数与数带有巧合之关系。几何学上各种形式,为图案之基础。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学科学的结构美、匀称美、秩序美、和谐美,数学中的黄金分割比,很多美的事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是学生的第二个“家长”,所以担当班主任工作就是勇挑重担,搞好班主任工作是光荣的,也是艰辛的。班主任工作虽然艰辛繁杂,但却是有据可寻的,掌握好了班主任需要做到的基本事情,并且投入工作的激情,一定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优秀班主任 个人魅力 良好关系  一、树立榜样、标杆个人魅力  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来自家庭、社会、人生、学识等方面的积极、健康因素的凝聚和
【摘要】小学校园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班主任工作管理的艺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可以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工作 管理艺术 和谐    一、以身作则,用人格魅力熏染学生的行为   良好习惯的养成,
课程改革十多年了,今天的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昵?笔者身为一个课改一线的教师,亲历了课程改革的风风雨雨,对课改后的语文课堂有些深切的了解和感悟。  一、平实求真是语文课的基石。  课改的前几年,很多人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  有位老师上《黄山奇石》,在学习了黄山奇石像雄鸡、像仙人指路、像猴子观海等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