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更应该以不同方式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并认可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传承发扬;方式方法
  一、 引言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有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既得不到发扬也得不到认可,许多优良的传统正在逐渐消失。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者,语文这门学科更应该结合当代科技背景,以更加科学的手段去传承去发扬具有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授者,语文教师要更加严于律己,坚持不懈地为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
  二、 语文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 有利于培养当代初中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整体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展现个人道德素养,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工作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都可以让人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还有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三观,即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 有利于调整学生整体气质
  充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会使学生透着一股儒雅气息,这不仅仅完善了“三观”,还对学生的性格、脾气秉性有了质的改变。这一时期让学生更多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不单单是让学生了解文化,正确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并深悟文化,这是让学生产生质变的关键。
  (三) 有利于学生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语文教师教授知识的同时灌输文化,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化,更能让学生感受文化魅力,从而主动去传承去发扬。这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在学习中传承,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又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互相包含互相融合的過程。
  三、 初中语文教学传承文化的途径
  (一) 了解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代表各种象征符号,“化”代表改造、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非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并发扬的。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从最基本的入手,让学生对文化有一个基本概念,为日后学生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二) 古诗文阅读,领悟文化
  在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文化形式即古诗词,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达到了解文化理解文化的目的。比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分别是《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语文教师在古诗词这一部分要特别注意,因为毕竟是古人的知识浓缩,当代学生对于学习这部分知识难免会有烦躁、焦虑等心态,作为教师,就更要找对方法,先从读开始,对古诗文的字面意思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在让学生读古诗词的时候,需要注意个别字的读音,再对个别字词有一个系统化的解释,最后为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读能力打下基础。
  (三) 意境理解,深化感悟
  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意境,不只表现在古诗词中,还表现在部分散文中。比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老舍对于老济南的冬天细节描写有很多处,写山上的矮松、屋顶的雪、不结冰的水,这些细节描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一些其他辅助性的词汇加以描述,也可以让学生发言,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冬天是什么样的,或者亲眼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与原文做对比,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对吸收课堂知识与理解文化具有推动作用。
  (四) 挖掘汉字,意义非凡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汉字同样是重中之重,作为所有文化的传承载体,汉字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首先,面对生僻字,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先发言,让学生先从字的结构来猜测,这个汉字的读音及意思,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本堂课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有一则古文《陋室铭》,学生往往比较难理解“铭”为何意,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整片古文的讲解,从而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讲,《陋室铭》借对陋室的描写和赞美,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此时再对学生进行“铭”字解读,“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这样学生就会茅塞顿开,搞清楚了“铭”的含义,教师可以在后面再进行收尾讲解,“铭”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而使用,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古文意思,并且对古文题目有了深刻的新的认识。
  (五) 创新教学,承载文化
  在现代化教学的基础上,初中语文教学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模式。合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是目前创新教学的新潮流,教师在运用电子屏幕、电脑、DV等设备时,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以另类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在学习《木兰辞》时,教师可以在讲课完成后播放《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纪录片,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关于花木兰的事迹,以此来全面了解《木兰辞》。在借助科技力量的同时,让文化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视频、音频,也可以是娱乐互动游戏,还可以是耐人寻味的思索,而在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作为语文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言谈举止来判断,中国的传统文化,到底有没有被学生们所认可所熟知。
  四、 结束语
  总的来说,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教”,也需要学生不厌其烦地“学”,一教一学之间,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继而传承,继而发扬,再度学习,再度升华。初中语文的教学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经历了小学六年的基础学习,初中的学习便是对学生骨子里那一种中华文化的进一步雕刻,也正因如此,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初中是关键的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时期,希望教师们能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之法,努力成为中华文化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1]陈雨晗,林莹莹.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3).
  [2]宋红苍.浅论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教学方式[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12):146.
  作者简介:
  黄荧荧,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中学。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的学习,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而在小学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基础阶段.所谓的语文表达能力,实际上它不仅包括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
摘 要: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学习文字就是一种有效了解民族文化的途径和过程。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是汉字,同时也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对我国汉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学生进行汉字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如何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学习汉字的效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语文
摘 要:随着微课程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微课程在使用的过程中虽然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相关兴趣,优化教学结构,但是也不断地出现新的争执点,造成微课程的使用处于摇摆状态,不能有效地在农村中学铺开使用。笔者在微课教育教学中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提出了自己在实际课堂应用中微课堂对语文教学有效性探究的观点,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帮助农村语文教学有效性方面提供一条借鉴的信息化教学模版。  关键词:微课程;构建;农村语文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学科教学目标,结合语文学科内容特点可知,其学科内容蕴含极为丰富的人文精神、道德修养,因此,语文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精神和文化修养。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修养培养的起点时期,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的渗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教育;小学教育  一、 浅析立德树人教育在小学语文教
摘 要:信息技术在当下已经广泛应用于高中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在不同的学科中,信息技术为其带来了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变化,有好的,也有坏的,有变化大的,也有变化小的。而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来说,信息技术无疑是把语文丰富的内涵从传统的课堂中解放了出来,为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模式和内容的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互联网;语文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在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巨变,它改变了我们的
本文详细介绍了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中最重要的优良自交系之一“东46”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特点。结合“东46”的选育提出了玉米自交系选育的近缘杂交广基重组法,其特点为:近缘
摘 要: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利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学习效果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主体性教育  新课改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应注重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改
使用纯度低或真实性差的杂交种子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然而杂交种子的纯度无法单纯从种子形态上鉴别.本文首次采用RAPD特异扩增谱带做为分子标记对水稻杂交种纯度进行了鉴定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一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的基础性学科,是一门为学生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基础的学科。而德育也一直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此,在语文这门语言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之后便着重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渗透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高职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创新思维培养,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同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增强高职学生的语文能力,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职语文教学的顺利改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首要课题,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就高职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