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发生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闭塞。C-反应蛋白(CRP)作为经典的炎症标志物已被人们用于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及逆转受损内皮功能、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的发生。为进一步观察CRP对ACS严重程度的影响,评价早期应用洛伐他汀干预治疗对炎症、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我们对97例ACS患者进行了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