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y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关键和核心。它具有多端、伸缩、新颖等特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注意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就这方面的一些浅见和做法,我来谈谈本人的一些认识。
  一、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在些学生对于化学科的学习,因思维定势,思考问题的方法受到某些固定“模式”的束缚,对具体问题不加以深入分析,照抄答案,依葫芦画瓢,形成单纯模仿的不良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为一体,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这种训练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形成应付千变万化的情况和解决“千姿百态”问题的良好思维基础。教师在进行逆向、变题、变式的训练的同时,教给学生类比或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联系和比较,从而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如在《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学习“二氧化碳的特性”(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可以有意将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做适当的变化,要求学生思考:“如何用不同的方法使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可提示学过的几个用到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
  ①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人教版(2012年版)教材中的〔实验1—1(4)〕。
  ②用沾有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口,检验集气瓶是否盛满二氧化碳。
  ③将澄清的石灰水滴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容器中振荡,如人教版(2012年版)教材中第一单元课题2中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步骤4。
  ④将内壁附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时有二氧化碳产生的火焰上方,如人教版(2012年版)教材中的第一单元课题2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步骤2。
  ⑤将石灰浆抹在墙上吸收二氧化碳。
  再如,分析“C+CO2 2CO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单质碳在该反应中是否为还原剂”,对初中生而言,考虑上述问题比较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有关的诸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知识,一步一步地引入问题中,并紧紧抓住还原反应(即含氧化合物失氧)这一概念,将C+CO2 2CO这个反应变化为:
  并与C+2CuO 2Cu+CO2↑反应做对比,顺利地实现知识的垂直迁移。学生突破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只要通过类比,就很容易掌握解决其它类似问题。
  类似上述只要“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问题的训练,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将所学知识迁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
  二、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从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我只是对知识进行简单的传授,仅从某一方面分析、讲解,对于习题的解答也只满足于寻找一个正确的解答过程。这一教学现象在不少教师中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集中思维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如用不同的知识分析同一问题,既可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由此思彼的良好品质,又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知识点结成知识网,使知识纵横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同时也有利于问题的变通,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十分有益。
  这种训练可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使松散的知识条理化。如《水的组成》这一课题中只介绍了水的电解,而没有详细介绍水的化学性质,教材中亦无其它篇幅专门讲解,只是第六、七、十单元涉及了一些,教师可启发学生以水为知识点展开讨论,归纳出水的下列性质:
  ①酚酞、石蕊在水中溶解,分別形成无色溶液、紫色溶液。
  ②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③水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化合成对应的酸,如:CO2+H2O=H2CO3、SO2+H2O=H2SO3。
  ④水与某些金属氧化物能化合成对应的碱,如:CaO + H2O == Ca(OH)2。
  通过上面的训练,使知识向多方面扩散,这样重点突出,脉络清楚,又能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一题多解,促进思维发散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可用典型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强化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也可选择性地出一些多途径多结论的思考题,不仅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广开学生的思路,同时也促使学生善于“求异”和习惯于“求异”。
  如人教版(2012年版)教材中第八单元课题3后的习题4、5两题,对这两题的解答,既可直接用化学化学方程式求解,也可运用化学式,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的原理,从求铁元素的质量入手求得生铁的质量,这样通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求解比较,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此外,类似用多种方法制取某种盐,或用多种方法鉴定(别)某种(些)物质等这样的问题,它们所涉及的知识较多,而且能得到多种结论的训练,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触类旁通
  归纳总结,是由特殊到一般的一种认识过程,一种学习方法,也同时为一般到特殊设下伏笔。
  在训练时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概括能力,使学生重现和强化所学知识,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便于记忆结论,并能应用归纳结果,分析解决类似问题。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课题的教学,即是先复习归纳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再通过归纳对比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进行选择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比较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等,进行选择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
  此外,象“复分解反应”的教学,也可采用此法,但决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而应让学生动手练、动脑想,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当前,很多家长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初中学生厌学、孤僻、多疑等心理疾病。从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入手,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享受乐趣,学生才会对综合实践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本文从活用媒体、巧设疑问、真切体验、真诚评价四个方面尝试探讨如何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关键词:综合 实践活动 乐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
“年”演化为一代代中国人心中不可缺失、不可替代的“年情结”,“年情结”所带来的全民参与、全民营造、全民表达与全民宣泄现象,有着浓厚的文化根源,失去文化底蕴,“年情结
初中生作文有效评价引入个体参照标准,通过个体的前后参照评价,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得到“最近区发展”。评价活动注重过程、全员参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梯田是水土保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增加耕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人们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晶.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增加了耕地面积,更重要的是达到了治理
教学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立足于真实的教学情境.而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指导、控制着教学过程,教与学的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进行相应的自主、合作学习,
农村初级中学受限于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然存在不足,但是农村学校也有其他学校所不具有的优势,如资源比较丰富,这对美术教学的开展极其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结合中职财务管理的教学现状、学生特点、教材特点及教学实践,按照有效处理教材的理念及原则要求,旨在通过对有效处理教材的剖析,实施中职财务管理教材高三阶段计算问题的有
中学语文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语文与生活结合的重要阅读方式,是新课标重点推出的内容,也是实际教学中的全新领域,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好地开展这种文本的解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