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xj86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杜威的三中心其实体现的就是学生主体地位在教育中的体现。在这里,我想就高中语文谈谈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关键词】主体地位 高中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43
  在我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客体地位,在教育成功的因素里占有很大的成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占据主体地位,老师是占据客体地位,这从根本上要求学生提高自学能力,也要求老师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综合水平和能力。接下来,谈谈学生主体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
  老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都有所差异,根据物理上的“短板效应”,短板才是决定木桶所能容水的最大体积。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情况,扬长补短。对于阅读弱势的学生,老师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症结所在,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尤其是这部分学生要注重提高课外阅读量,拓展语文知识。文言文弱势的学生,老师可以帮助他们进行對文言知识的分类和整合,并且要逐个翻译课本中的文言文,适当的进行文言文的专题训练。如果老师不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况,有可能会导致平衡越来越失调最终崩溃。所以老师要明白从学生实际出发非常的重要,并且高度重视和实施具体方案。
  二、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深刻贯彻落实这一观念。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老师也只是就课本讲讲代表性的知识内容,或者稍微拓展知识。而高考试卷的一百五十分,有多少是纯粹的课本内容?高考试卷的选择题中有考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阅读部分考察学生平时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交际也是考察学生平时的能力积累,作文更是需要学生日积月累,不仅是阅读,还有练习写作等等。而这些,都是课堂内老师所不能全部教授给学生的,不单单是时间的原因,还与学生的吸收能力有关。那么,就需要学生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课内外相辅相成。所以,就高考而言,学生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占据了不可缺少的地位。而自主学习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生自觉性的养成,以及学生独立自主性格的养成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生自主学习非常重要,老师要灌输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帮助学生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三、帮助学生调控情绪变化
  老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理解和体谅学生。毕竟高中生这个群体,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他们有着自身的性格和脾气特点。根据研究结果,高中生的情感问题是最多的。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会产生阶段性的厌学情绪,或者情绪不佳,不能专心学习。他们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去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往往会使情绪恶化甚至影响身边其他人的情绪。在高中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且做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帮助学生脱离消极情绪。我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会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篇周记,周记内容要求他们写自己本周的烦恼和困惑。我也会就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疏通。在教学中,学生是最主要的,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变化需要老师密切关注。
  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老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那么,学生被动学习,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非常吃力和痛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一件事,如果有着高度的兴趣,结合自身的努力,必定事半功倍。作为老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我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给学生上《雷雨》这篇话剧时,我对学生进行分小组,抽取《雷雨》中的精彩片段,让他们分角色扮演。如此,不仅能让学生深刻了解这篇话剧的特点和人物动作、心理和语言的变化,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在每周的阅读课上,我会让学生把自己所要阅读的课外书带上,和学生一起到教室外进行贴近自然的阅读。在学校操场的青青草地上、在小桥流水边、在花园假山旁,都是我和学生进行阅读盛宴的地方。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让课堂尽量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语文的学习中,徜徉于学习语文的世界中,沉醉于语文的魅力里不能自拔。
  从以上学生主体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可以看出对老师的综合专业能力的要求十分的严格和面面俱到。首先,要求老师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因为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大多数学生其实对于自身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他们总是迷茫于自己的学习中,并不知道自己的具体情况,也不知道如何突破自我。其次,要求老师有着丰富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去剖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去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和学习。当然,也要求老师上课要有着自身的风格特点和对课堂的创新,增加课堂的生趣度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上课不能照本宣科,要顾及学生的感受和课堂气氛,提高课堂上学生的活跃度。
  学生主体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表现了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的必要性,表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也表现了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和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的重要性,还有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重要性。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只是起着帮助性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客体地位不容混淆。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三要素应该包括,教育者即老师,受教育者即学生,还有教育影响。所谓教育影响是指老师在高中语文教育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相关理念,以及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收获的成长。这里并不包括刻板生硬的条条框框。所以,再一次印证了学生主体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在此,提出我个人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体现的认识,希望对广大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也希望老师们能够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设置自己的位置和学生的位置,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其他文献
教师评估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开展起来的。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该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合理化和制度化,有力地
以土壤水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以原状砂壤土为例,进行了室内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通过实测数据与经验模型Van Genuchten的拟和,对试验结果和拟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大学生挫折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充分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学校的思想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提供有效的途径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力图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
几位教育界同行坐在一起饮茶闲聊,谈到了一个被称为“校史(志)作品”的话题,引起了一番热烈的议论。议者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看到各级各类学校中陆续编印出不少校史(志),篇幅有长
训诂是一门研究、表述古代汉语的意义的学问,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考释词义、描写词义演变情况、解释词以下或以上语言单位的意义,等等。也许有人认为那是专业人士的研究专利,因为教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广大语文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有了不断的深化。现在大部分教师已经从对语文新课改的新奇与困惑走到了对新课改的理解、认同和喜欢,教师的教学行为
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兴亡的大事。通过介绍俄罗斯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析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对其所
研究以克隆的光滑鳖甲抗冻蛋白基因(AP—AFP060116,Apafp)为目的基因,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首次探讨了该基因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表达规律。半定量RT—PCR实验结果表明光滑鳖甲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