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精神的时代意蕴

来源 :史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u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铸就了英雄的刘胡兰,她以其高贵品格、革命气节和英雄壮举,锤炼成光照千秋的“刘胡兰精神”.刘胡兰精神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仅诠释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革命情怀,还蕴涵了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彰显出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政治品格.继承和弘扬刘胡兰精神,就是要崇尚英雄树立社会新风尚,就是要赓续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就是要加强思想建设,克服利己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继承和弘扬刘胡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且特殊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国内外环境变得愈加复杂,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中流砥柱,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诸多因素限制,两者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未能发挥协同育人功效.目前,高校辅导员与思想课教师协同育人存在联动性不强,各自为政;人员岗位固化,无法顺畅流通;队伍建设不足,育人效果大打折扣等问题.针对此类现实问题,高校需构建平台,促进两者交流;完善机制,确保人员流通;推动两支队伍建设,切实增强育人成效.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又是世界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运动的文本遵循.就此而言,深入探析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则显得尤为必要.从理论起源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源自对启蒙学说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扬弃;从实现可能性来看,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三者的发现为社会主义注入了科学的元素;从历史必然性来看,资本主义内在固有的矛盾锻造了摧毁资本主义的阶级武器.
文章以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社会网络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网络和职业生涯成功均呈中等偏上水平;社会网络及其维度均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生涯成功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组织外关系的解释力要大于组织内关系.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课程思政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技能学习有机结合,提高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保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三教改革”理念着力探讨“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路径建设,以期丰富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为专业课教师如何把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提供思路.
针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难以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现状,本文提出根据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特点,进行隐性细化分层,采用多模态的教学理论,应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社会发展、知识迭代、技术变革,使思政课教师面临知识体量剧增、知识幅度扩展、全新知识不断创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课程内容不断细化、专业化程度加深、知识传输通道日益多元等挑战,同时,在学习场景转换、融合和全新教学生态形成、演进的新环境下,思政课教师要突破自己所面临的知识困境应对时代的挑战和要求,必须保持自我开放性,不断更新知识信息,并以团队力量、协同意识、平台思维,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全新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生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高职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之中形成和涌现的新型教学工作组织开展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利用翻转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合翻转课堂的优势,切实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有针对性地总结出积极有效的教育对策,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算法的应用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信息推送的美好愿景,但也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把关转移”“信息成瘾”“过滤气泡”等风险挑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应直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既要突破创新,将大数据技术融入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中去,又要坚守底线,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切实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与专业教育存在强耦合关系,但当前二者耦合存在价值定位模糊、内容供给失衡、育人合力失调、指导教师缺位等问题.应通过制定和完善指向一致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驱动机制、第二课堂引领下的全方位内容融合机制、全员协同的第二课堂保障机制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评价机制,从而构建起协同发展的耦合动力机制,拓宽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口径,延展基于第一课堂的人才培养路径.
随着到2020年“两全目标”基本完成,全国地方志工作“修志编鉴”两项主业转变为一段时间里只有“编鉴”一项主业,年鉴事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宝贵的重要窗口机遇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确立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战略部署,为年鉴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进一步深入实施中国年鉴精品工程指明了方向.文章全面梳理近年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引领的中国精品年鉴建设的实践创造,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坚持精品理念、探索打造模式、完善质量机制、发挥专家作用、深化学术研讨、做好宣传推广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