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表边旁义方位词源流考

来源 :现代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方位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汉语方位词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方位词,而现代汉语中使用甚少乃至消失。通过对表边旁意义的“壁“厢”“畔”“边厢”“壁厢”五个方位词的源流进行考察,探明它们出现的时期,梳理它们的发展脉络,进而阐释其式微的原因。这些方位词主要是不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同时也受到了语体的限制。
其他文献
摘 要:主要对明末清初云南诗僧苍雪《南来堂诗集》的用韵特征进行了探讨。在阴声韵方面,部分果摄开口三等字与假摄麻韵相押,遇摄合口字与支脂之韵相押,支脂之韵、微韵与齐韵相押,止摄合口字与咍灰怪泰夬韵相押。在阳声韵方面,[-m]、[-n]、[-?]尾混押。在入声韵方面,出现了大量混押的现象,個别入声韵归阴声韵。在声调方面,部分全浊上声字归为去声。《南来堂诗集》的用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汉语语音的演变特点与
《聊斋俚曲集》是蒲松龄用白话文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作品的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无论在语音、词汇方面,还是在语法方面,都堪称语言学的宝库。对其中的一些词语加以辨
宾阳县古为百越西瓯之地,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宾阳话中的字和词逐渐失去了联系。为了恢复字词的联系,确定方言词的书写形式,围绕汉字的形音义,以古今音韵的对应关系为主证,并
对“一闭眼(目)”的历时演变及词汇化过程进行分析,论述了“一闭眼(目)”与具体虚景组合对“闭眼(目)”与非具体虚景组合的历时替代、“一闭眼(目)”在此之后形成快速义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