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义务叫培养,有一种责任叫回报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推出了一个崭新的栏目——一线话题,从那一刻起我便与这个栏目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此后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与它保持密切联系,并一直是“一线话题”栏目的联络员(图1)。我见证了它的壮大,它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在“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我回想“一线话题”栏目组组织的10次赛事,培养了如我一样不计其数的体育教师,同时也唤醒了大家的感恩之心,奉献与回报之意,所以我在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志愿者,准备尽自己的所能去回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用奉献智慧与时间的实际行动为全国的年轻体育教师们服务。
  一、回顾
  第1次2003年:纸飞机比赛
  2003年第1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刊发了《全国中小学生纸飞机游戏通讯赛规程》和《全国中小学生纸飞机游戏通讯赛成绩表》,在这次比赛中我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奖(图2),撰写的通讯《让你的飞机飞起来》和几张比赛过程照片发表在2003年第3期《中国学校体育》,那一年我26岁。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当看见那张获奖证书时兴奋不已。“纸飞机”游戏也让当年参加比赛的学生更多地了解了体育游戏,体会到了投掷技术带来的愉悦,更使他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2003年第6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刊发了《全国新创体育教学游戏比赛规程》和《全国新创体育教学游戏比赛规程报名表》。该活动结束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随即刊发“全国新创体育教学游戏比赛”获奖名单(见图3-1),并颁发水晶制作的优秀组织奖纪念品(图3-2),同期配发了题为《让参与者都有所得——写在游戏比赛公布之时》一文。文中肯定了评委的敬业精神和实验教师负责的态度。在这次活动中,我所任教的锦州市太和区平和小学获得优秀实验学校奖,作为本次比赛的实验教师,我为得到了栏目组的高度评价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2004年第6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刊发了《全国中小学报纸系列游戏通讯赛规程》和《全国中小学报纸系列游戏通讯赛报名成绩表》。再次成为实验教师的我根据栏目组安排,对参赛教师设计的报纸游戏逐个进行实验。2005年3月1日—4月30日,历经两个月的实验,最终我所在的学校获得“优秀实验学校组织奖”(图4),而我个人获得了“优秀指导奖”。那段日子学生和我都非常开心,因为我们不仅得到了很多做游戏的机会,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坚定了我利用废旧物品开发体育器材的信心。
  第4次2005年:体育教学专题论文评比
  2005年第4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刊发了《2005年全国体育教学专题论文评比规程》(图5)。当时我有特殊原因,错过了这唯一一次没能参与的活动,甚是遗憾。
  第5次2006年:体育教学课时计划评比
  2006年第2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刊发了《2006年全国优秀体育教学课时计划评比规程》和《2006年全国优秀体育教学课时计划评比报名表》。作为此次比赛评委的我从2006年5月7日至6月6日陆续接到“一线话题”栏目组发来的参赛课时计划百余篇,从合理性、可行性、实效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甄别并最终上报我个人的评审结果和意见。2006年第9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刊发了《2006年全国优秀体育教学课时计划评比获奖名单》(图6-1),同期配发《为常态下体育课的优秀设计叫好》一文(图6-2)。在“鸣谢”名单里我所在的学校跃然纸上,多日的付出与辛劳得到了认可,我为自己能为栏目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深感欣慰。
  2013年9月1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网站发布《2014年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规程》。评委会由体育教研员、体育特级教师、“一线话题”栏目组骨干成员和全国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组成。我有幸成为本次比赛的评委。其间我接到评委会邮发过来的参赛稿件数十篇,根据评审要求进行打分、简评、定级。获奖名单刊发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4年第2期(图7-1),同期配发《〈2014年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汇报》一文。我也为获奖案例《抬起头来才可爱》撰写了一篇题为《沿着“正能量”的脚印前行》(图7-2)的点评。通过这次评审,我对体育教育教学案例有了更深的理解。
  2014年第9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刊发了《2014年全国体育教学课时计划优秀成果评比规程》(图8)。至今我的电脑里还保留着当时“一线话题”栏目组邮发过来的参赛课时计划,每一篇课时计划都凝聚了广大体育教师的教学智慧,每每翻阅于我来说都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能有这样的机会真是一种幸运,这种幸运也帮助我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
  第8次2015年:第二届案例评比
  2015年9月《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及网站共同发布《2016年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规程》,这一次较前几次比赛最大的区别在于评审过程更加缜密,评委会对参赛案例进行了建立评审目录、分组评审、大组评审、“反抄袭”检查、总评终审5轮评审。这样的评审办法一直延续至今。作为本次评委成员之一的我(图9)在案例简评中写道:“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能够因势利导,能够循序渐进大胆实践,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彰显出新时期体育教师睿智的一面……”
  第9次2017年:第三届案例评比
  2017年10月《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及网站共同发布《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规程》,2018年第3期公布获奖名单,同期配发《繁星点点把梦点亮》一文。记得在该文中有几个关键词“百里挑一”“服务意识”“服务行为”“担当”,透过这几个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到比赛的规范、评委的负责、栏目组的严谨、参赛教师的努力。文章最后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们期待着美丽的星星一颗颗冒出来……”我作为本届评委撰写的《一篇触摸我们情感的案例》(图10)和《小小案例,大大作為》分别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第8期和第11期。
  2019年9月8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及网站同时发布《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规程》。与往届不同,这一届评委由“一线话题”栏目志愿者服务队承担,即由筛选组志愿者和后勤组志愿者构成。“案例筛选组”负责入围稿件的筛选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登记、下载、核对、“查重”、联络等后勤保障工作。志愿者的设定意味着将有更多来自一线的教师参与到该活动中来,将会凝聚更多的力量促使比赛向纵深发展。
  二、感悟
  “一线话题”栏目一直致力于服务一线教学,服务于基层体育教师,上述这些由“一线话题”栏目承办的比赛,本人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我从当初二十几岁的年轻教师变成如今不惑之年的成熟教师,职称从初级升为高级,工作由体育教师调整为体育教研员,这里面饱含了太多“一线话题”栏目组对我的栽培与厚爱。受人滴水恩,须当涌泉报。在历次比赛中,每当我接到任务从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我能想像到比赛工作的繁杂,能感觉到比赛推进的艰辛,所以我愿意为“一线话题”付出和奉献,这不仅是对栏目组的回报,更是想传承这种精神,为更多的体育教师服务,让更多的学生因为体育教师的优秀而感知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健康成长!
  三、祝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线话题”栏目组组织比赛的过程宛如一条丝带,贯穿近20年的时间隧道,它心系体育教师成长,启迪体育教师智慧,鞭策体育教师进步;它用无华的言语昭示美好的未来。有一种义务叫培养,有一种责任叫回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多德才兼备的体育教师一定会充分利用“一线话题”栏目组为大家打造的平台加快成长速度,会有更多得益于“一线话题”的体育教师用行动回报我们的学生,用实际感恩中国学校体育。
  借此机会,我们共同预祝“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圆满成功!
其他文献
一、掌握运动技能是否必须推进“体育走班制教学”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上了12年体育课没有真正掌握1项运动技能虽是现实问题,但这主要是当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太少等所致,未必非得推进“体育走班制教学”才能解决该问题。笔者对此做如下解答。  一是学生没有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确实有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而且是主要原因,但也要思考是什么导致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呢?所谓质量,一个是质的
一、教学创新的领跑者  多年来,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大班额男女生混合授课不利于因材施教,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不能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不能使学生完全掌握技能,等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呢?体育课怎样上才能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运动的乐趣、理解运动的价值,促使学生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转变,从而喜欢学校体育,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呢?基于对以上
许多一线教师经常为课堂上跳绳的回收与分发而犯愁(跳绳经常缠绕在一起,一时难以较快解开而影响及时分发),笔者经过实践,发现了一种便捷的跳绳收纳法,取一条横幅或过时的招贴布(广告布),即可解决,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回收跳绳  1.平铺布条(图1)。  2.依次放绳(图2)。  3.逐条卷起(注意裹紧1条,再裹下1条,留点间隔)(图3)。  4.卷起一捆(图4)。  5.放入箱中(图5)。  二、
自主学习能力是由“他主”转变为“自主”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激发、辅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实践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五个一”,与全国的体育同仁们分享。  一、一些领头羊  室外体育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态,组织形式多采用小组练习形式,此过程有教师口令指挥、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等,因此小组领头羊起到非
眉头紧锁的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一肚子的怒气走进家门,看到老婆和儿子也高兴不起来。看着老婆准备好的一桌美味也没有心情享用,只是简单吃了一点儿。饭后,带儿子去小区散步,临出门儿子说要带跳绳玩,我气不打一处来,用很不友好的语气说:“不许带跳绳,散散步好了!”儿子还是悄悄带上了。  我的怒气主要源于当天一年级的跳绳课。教完跳绳的方法,我带着学生一起练习2min后,开始分组进行练习。正在我指导跳得不太熟
地方课程就像人体的“腰”一样承上启下,是基层教师制订计划、编写教案的“核心硬件”。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基层教师产生过迷茫,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怎样制订计划、撰写教案等,这与地方课程方案的缺失有直接关系,可见地方课程是落实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纽带和关键。  江苏省出版的《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一至六年级各一册),成为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得心应手的备课、教学参考工具,解决了基层教师特别是面广量大的
正赶上双休日,我利用两天加一个晚上的时间完成了本组筛选任务。第一遍,研读所有案例,按照评比规程,从题目、案例框架的建构到具体内容,我都认真研读,并初步标记出“入围”“非入围”;第二遍,泛读“入围”案例,采用文体“合并同类项”的方式,优中选优,确定同类中的“入围”案例;第三遍,精读“入围”案例,遴选出符合评比条件的案例。  很荣幸,当了3届的评委,我深深地感受到参评教师的案例水平一届更比一届高,最高
一、在迷茫中不断自问,在彷徨中尝试改变  “少年强则国强”,自从我踏入教师岗位的那一刻,我就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1991年7月,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学校。初出茅庐的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然而20世纪90年代的学校体育的设施等相对落后,尤其是乡村学校,场地简陋,器材稀缺。相对于语文、数学、外语学科,体育学科往往不被学校和家长重视,甚至有体育同仁转教其他学科的现象。就这样
《体育心理学》[1]中明确指出,往日的生活经验对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像耐久跑、快速跑等项目,练习本身比较枯燥,对中小学生而言,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方式练习,不但很难有效提高他们的有氧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反而会造成学生“谈长色变”“谈短心颤”。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笔者在传统练习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猜拳”游戏元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石头、剪刀、布”,便可以在跑步练习中用快乐“中和”疲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征集的1715篇案例,笔者作为筛选组的志愿者,明显感到这几年大家对如何撰写体育教育教学案例(以下简称:体育案例)有了基本共识,写出了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体育案例,给人以启迪,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笔者同时也发现,这些体育案例中案例背景与案例反思存在的问题较多。为此,在一线话题栏目组的支持下,笔者对如何撰写体育案例中案例背景与案例反思进行了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