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及其地域性表达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们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建设设计的内涵和形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倡导尊重本土文化的设计理念。现代建筑设计从模仿国外的形式逐渐转变为保持民族特色为主的设计。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中国现代建筑应在符合国际化的基础上,将本土地域文化继承和弘扬,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当中。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地域性;表达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大国,而且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古往今来,中国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是唯一一个没有文化中断的文明大国。正是在这种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也间接的促使每个地域的建筑风格都各不相同,我国各地的文化建筑风格绚烂多样,这些建筑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了各个地域对于中国文化不同的理解。
  1 地域文化的概念
  我国有一句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其可以理解为,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从建筑设计的层面上分析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地方建筑风格样式不同,不同的地域文化会给建筑带来一定的差异性特点,而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者也会有自己的设计手法。也就是这种不同风俗的流行,经过长久的发展逐渐被保存下来,但是并不是说一个地方的流行就一定能形成属于它地方的文化。地域文化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地方独有的特色类型,比如北京文化、天津文化等。它涉及了较为丰富和复杂的结构内容,对人的行为意识有一定的影响。
  2 建筑工程设计及其地域性表达
  2.1 BIM 在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初期的应用基本框架
  在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初期阶段,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判断和鉴别力,进而能够有效的甄选多种设计信息,然后最终找到价值最好的信息将其作为决策依据。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持续发展,也使得建筑设计技术和方法日渐多样性,而怎样通过对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结合,设计出与时俱进、独树一帜的地域性建筑物,也成为了时下建筑设计师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鉴于此,在地域建筑设计初期,应建立基于 BIM 的基本应用框架,且此框架可以被划分成为主要四大模块,即策划分析阶段、概念方案阶段、性能优化阶段、方案整理表达阶段,其目的和作用是能够分析与总结各类应用软件、BIM 的作用。简言之,BIM 技术的潜力十分巨大,使得未来地域性建筑设计更加方便,一方面,有助于信息分析与归纳的有效结合,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做出信息的有效反馈,有利于决策的设计与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从本质上优化设计方案,实现设计效率的最大化。
  2.2 空间记忆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地方性的城市空间与建筑都有了新的形态,在新旧建筑不断交替的今天,人们对城市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记忆,对城市建筑有了新的认识,但是人们的心理状态从刚开始习惯逐渐发展到陌生最后形成厌烦,而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无疑是对城市发展的质疑。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提升对本土地域文化应用的意识,深入分析其中的内涵和意蕴,并将其融入建筑设计当中。通过地域建筑设计所表现出的内涵意义,给人們感官、视觉以及思想上带来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或通过模仿和继承,通过对空间的设置,让人们见证时代历史的变迁 ;或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运用符号语言和形态等,使建筑更具地域性特点。模仿与继承是建筑设计中最为普遍的体现地域性特征的表达方式,是根据历史将传统文化从设计中表现出来,从而体现出地域文化的内在价值。人们则能够从建筑中感受历史变迁,获取更多的历史信息。而符号语言、形态的移植,能够在建筑中间接地体现出地域性的特征。符号有着较强的象征意义,如装饰、纪念等,它能够将地域文化的特征表达出来。
  2.3 提高生态地域建筑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在设计初始阶段,就要将生态地域建筑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纳入考量范畴。生态地域建筑的经济性不仅仅是节约资金成本投入,更重要的是利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建筑的整体效能。在生态地域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放眼未来,尽可能使用一些绿色环保的材料。虽然目前而言,使用高科技含量的材料会提高造价成本,但长远来看,其成本效益更为明显。因此,必须要综合考虑运营消耗与生态建筑造价之间的平衡关系。此外,还要综合考虑生态地域建筑的可持续性,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激励投资者积极投资,制定完善的生态建筑技术地域性应用制度,引导建筑技术人员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生态建筑技术地域性应用的工作。
  2.4 平面设计的地域性原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方面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进入新时期的日子里,有很多的建筑形式都应用到了建筑工程之中,但是在不同的地域之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在众多的平面设计之中,一些具有显著地域性特色的建筑结构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建筑物中存在传统建筑的设计特点。就目前的建筑工程来看,建筑用地逐渐缺失,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都是用最小的占地面积达到最大化的利用空间的目的,这必定要使建筑的高度增加。平面设计在地域性原则的条件下,设计方案还要对高矮、形状、地势高低进行考虑,建筑面积较小的地区可以选择复式的结构,建筑面积较大的地区可以选择塔楼建筑。在对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不仅要对建筑位置进行实地的考察还要对建筑的外部分结构进行仔细的考量,做到既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又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使建筑在平面设计和立体上充分体现当地的地域性。
  2.5 发挥传统装饰因素的作用
  传统装饰因素在地域建筑设计中,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和对地域建筑的了解加深,传统装饰在地域建筑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现在很多设计者都十分重视地域建筑设计中的传统装饰部分,良好的传统因素的装饰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居住者生活质量,还能凸显出良好的地域建筑的文化氛围。另外,这种地域建筑设计中的地域建筑元素,还能够很好地降低地域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突兀感,实现地域建筑设计理念。
  2.6 注意个体建筑在整体的和谐性
  在一个城市里,街区或者几个街区的组合是有一定共性,并与其他街区有所区别的。明显的例子是老城区和新区的区别,还有就是住宅片区和商业片区的区别。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在建筑群这个层面上,是有组织性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明清北京那种高度统一、紫禁城和民宅高度对比、整体极为协调统一的案例是全球罕见的,一般的城市更多地表现为复杂性。而当代中国城市化期间,则表现为极度的混乱。所以,对于整体协调的建筑群和城市是美观的,但在中国这种协调确实是非常罕见的。同时,所谓协调和呼应,也就是城市和街区的整体性,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也有不同的表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把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可以时城市中房屋建筑类别更加多样,同时两者的结合还可以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点,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非常有利。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是我国房屋建筑行业必须走的一条路,现代房屋建筑设计人员一定要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度的分析,提高对地域文化的重视程度,把地域文化真正带入现代建筑设计中,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范晓东.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 ,2019,4(13):180-181.
  [2] 王学攀 . 现代建筑设计在浙江地区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D]. 杭州 : 浙江大学 ,2016.
  [3] 汪亮 . 从环境与生态角度出发的现代城市地域性建筑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6(9):90-9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各行各业都迅猛发展,尤其是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更是发展的如火如荼。而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中,房产测绘技术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房产测绘技术与测绘质量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产测绘技术;测绘质量;控制策略  房地产作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关系着普通人民的生活环境。房产测绘工作作为保障住房信息数据准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筑是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即是实用的实体,又包含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化价值,体现出功能与形式、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其多样性的美感由人的视觉体验来得以实现。为实现现代建筑的多样性艺术,玻璃幕墙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元素。玻璃幕墙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是现代化都市的标志,也是经济、技术发展的代表。玻璃幕墙以晶莹剔透、轻巧美观、耐候性好、密封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对建筑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所以建筑设计中逐渐加入了环境艺术的元素,并成为其设计的重要成员之一。文章从环境艺术与建筑设计的概述开始叙述,深入剖析了环境艺术对于建筑设计进程的重要程度,最后探索了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关键词:环境艺术;建筑设计;重要性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建
急性肝损伤作为临床常见问题之一,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长期关注。其基本病理过程为肝细胞的大量损伤和肝功能的下降。急性肝功能损伤过程如果不加以控制,则有可能导致会导致
摘要:良好的过程控制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对提高工程管理质量,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具体的项目过程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运用项目管理策略,在减少项目过程管理问题的同时,成为土木工程管理过程发展中的主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在土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要从整体上优化施工质量,全面提高施工效果,就要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特别是对施工过程细节的科学控
摘要:近几年来,人们对建筑安全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建筑的抗震设计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筑设计,它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抗震性能。优秀的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必须统筹建筑设计与机构设计,在满足抗震设计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故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重视建筑设计的价值,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建筑设计的积极作用。地震灾害是由地壳运动而引发的自然灾害,长久以来,地震灾害一直严重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装配式建设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改善。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在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当今的建筑工程领域备受关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需要保证各项工序的合理衔接,合理的施工组织,才能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这就需要保证工程管理的科学合理性。然而,在实际施工中,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会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管理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