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境界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澄明是一种境界,职业教育研究者需要努力澄明问题的本真。张健教授的著作《职业教育的澄明与守望》以“澄明与守望”与主旨,从职业教育的守望、思辨的澄明、读书的牵挂、教师的发展、实践的追问等九方面进行思辨,提出职业教育的澄明和守望依赖于守望者信念的坚定,依赖于守望者思想的澄明,依赖于守望者行动的坚韧,依赖于守望者品格的崇高。
  关键词 职业教育;澄明;守望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6-0056-03
  澄明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洞穿,是一种把握,是一种“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察”的了然视界,是一种理性抵达和本质揭示的能力。职业教育研究者,需要努力澄明问题的本真。
  守望,是一种坚守,是一种期望。职业教育是一项值得坚守而又充满希望的事业。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都需要我们坚守和憧憬这一伟大事业。
  这就是张健教授的著作《职业教育的澄明与守望》的主旨。细细品味这本书,一个职业教育研究者的情怀流淌于字里行间。
  一、情怀之作
  这是一个情怀之作。在文字的字里行间,一个职业教育研究者的情怀跃然体现,这种情怀,是追求澄明的存在,是体察存在的澄明。澄明是一种境界,澄澈透明,至清至察;澄明是一种洞穿,洞若观火,彰显无遗;澄明是一种把握,去除遮蔽,达及核心。它是一种“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察”的了然视界,是一种理性抵达和本质揭示的能力。这种情怀,是一个职业教育研究者的不懈追求。只有澄明,才能守望,才能坚定、自觉地守望。守望了,才能真正地澄明,并将澄明进行到底。而在职业教育领域,缺少的洽洽是澄明与守望。
  近几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思想引领也不断创新,但是,相比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思想方面的进展依然滞后。徐国庆教授曾经感叹,“职业教育至今仍是一个思想贫瘠的领域”[1]。思想贫瘠,是职业教育的一大伤痛与软肋。职业教育发展如果没有一批独立思考、善于思辨、能于创新的人,只有盲从、跟风,那未来的发展着实令人担忧。
  在作者看来,职业教育是一个思辨“缺场”、思想“缺席”、创新“缺守”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思想的迷惑与困惑、矛盾的悖论与冲突、问题的遮蔽与混沌、行为的盲目与困境屡见不鲜。根源就在于我们缺少独立思考、审思明辨的理论品格。
  所以,作者強调,在澄明的问题上,我们“欠账”太多,乏善可陈。比如职业教育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至今仍然聚讼不已,莫衷一是,难有定规或突破有限。就总体研究水平看,也不容乐观。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建构艰难踽行、爬坡缓慢,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层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诉求以及指导实践的需要。在实践探索上,也大多徘徊不前,创新难产,没有“蓦然回首”发现的惊喜,也看不到“柳暗花明”突破的前景。
  为此,作者呼吁,我们需要理论的澄明,需要看清职业教育内蕴、真髓和本质的哲学眼光。有了哲学眼光,我们才能高屋建瓴,“视通万里”看得远;有了哲学思想,我们才能纵横捭合,“思接千载”想得深。而只有当我们进入职业教育的澄明之境,才能助力职业教育行以致远,才能认清职业教育的本真性状,才能进入守望、期许、追索的另一层面。
  从这个意义上说,澄明,恰恰是职业教育研究者应当具有的情怀、追寻的境界。
  二、践行之作
  这是一个践行之作,职业教育研究者要践行自己的理想,坚定不移地守望。守望需要热爱,热爱是研究者重要的素质和品质,是内在的驱动力。守望须有目标,心有目标,才能行有方向,追寻不辍,始终行走在路上。守望需要守恒,守恒即要坚毅执着,拼持久,拼长劲,拼韧性,行之有恒。作者在以自己的实践践行着这些原则。
  张健教授是职业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曾任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职教研究所所长、《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等职。多年来,一直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呐喊与欢呼,先后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余篇,完成课题30多项。出版专著《职业教育的追问与视界》《职业教育的凝思与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等等。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践行着职业教育的守望之义。
  康德曾说,“这个世界上有两件事最让我惊叹:一是头顶上的璀璨星空,二是人类心中的道德律令”[2]。这就是敬畏之心。对职业教育而言,令我们敬畏和仰望的就是职业教育未来的希望和要求,是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和目标,是人们追求并意欲确立的东西。它是职业教育的寄寓之地、皈依之所、向往之境。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驱力,一种追求卓越的心气的高扬,一种突破平庸的大气的彰显。有了这样的期望,职业教育就有了方向和目标,有了引领实践的精神指南,就会带来一种博大的气象和境界。
  在作者对职业教育的守望中,有对职业教育的哲学沉思,有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脉络梳理,有对综合改革路径的叩问,有对本科转型发展实施的见解陈述,有对职业教育价值和特性的追问。这些,都是对职业教育守望的一种注解。作者发问:“倘若我们对什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特色,还不清楚、明确,还处在争论纠结中,甚或还是‘灯下黑’的一本‘糊涂账’,试问我们守望什么?守望了,又有何价值,又能怎样。”
  职业教育之为职业教育,肯定有自身的独特之点、独到之处,有自身不可替代存在的价值。无论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变化,它的那些本质的、规律的东西是永远不变的,这就是我们应当坚守的逻辑和理由。职业教育的守望应该是睿智的、理性的,它应当守望的一定是那些具有必然性的、永恒的东西。如职业本质、能力目标、整合规律、实践特色、合作育人等。这些永恒的东西,是职业教育的根基和支撑,是职业教育不变的内魂和本然的规定。在守望或坚守上,我们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依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和应然逻辑,去绳规和把握其发展走向,去批判和辩证理论真伪,去思考和解决存在问题。   三、思辨之作
  这是一个思辨之作,作者在澄明与守望的问题上进行思辨。它没有进行深奥的理论探求,也不是实践经验的汇编,而是作者近两年完成的学术随笔,共收录96篇,分为9个部分,即职业教育的守望、思辨的澄明、读书的牵挂、教师的发展、实践的追问、课改的探求、文化的祈向、科研与写作、幸福的滋味。所以,读起来没有高深的感觉,就如同在叙家常,娓娓道来。
  作者从实践的视角选择职业教育当下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思考和述评,力图从实践层面和操作维度,给出“如何做”的路线图,“为何做”的理性思考和追问,体现了一个“始终行走在路上”的研究者,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和执著,对应然实践的不懈探求和追索。
  教师和课程是职业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作者认为,教师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教育的最核心资源,教师的水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兴衰成败。教师的发展,即教师成长进步的自我形塑。教师的发展当然有外在的社会化期待的作用,但更重要的却取决于内在自觉的生命诉求。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过程。其价值在于,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内涵发展的根本,是特色建构的抓手,是教育创新的纽带,是学生生涯发展的基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所以,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职业教育只有从课程入手,抓牢,做实,改特,才能真正促进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认为,当下的职业教育总体来说,还在半明半暗的遮蔽状态,它需要解释和澄明;当下的职业教育缺乏“仰之弥高”的哲学视野,缺乏“钻之弥深”的理论厚重,缺乏大格局、大气度、大理论、大境界;当下的职业教育摇摆、折腾,缺乏坚守和定力,因而它需要坚守和仰望,以成就真正的中国品牌、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如何做到职业教育的澄明和守望?作者提出四個依赖。
  ——它依赖于守望者信念的坚定。要不慕时风,不和众嚣,认准方向,立定格局就要牢牢坚守、持续打造、精心培育。“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随黄叶舞秋风”。
  ——它依赖于守望者思想的澄明。要深入研究和建构职业教育的本真理论,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定性,“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灵性,探求职业教育形而上的理论,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使人们获得行动的自由,做职业教育的明白人。
  ——它依赖于守望者行动的坚韧。职业教育的探索、改革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长期的坚守与践行中才能见出成效。它要求守望者恒定把持,执着守一,彰显勇毅,才能敢做创新,能做善成。
  ——它依赖于守望者品格的崇高。除了教育本身的要素外,职业教育的坚守者还要有敬畏这一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坚守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无关权利、金钱和地位,但关乎思想、精神、道德、品格,更关乎良心、公平和正义。
  参 考 文 献
  [1]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第十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上各方提交论文和会议主题发言进行整理发现,此次会议核心论点涵盖如下几大方面:《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职业教育要从多方面应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决定了它的建设路径;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与贯通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中国制造;现代学徒制;技术应用型本科;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
1月8日,由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发起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联席会”筹备会议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是交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典型经验,商讨成立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会事宜。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传统考核存在的共性问题,基于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企业反馈,基于国际化教育理念,改革传统考核模式,建立多元评价主体,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为入口,经过3年试点班实验,相对普通班,在职业素养培养、课堂组织与面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职业技能掌握、企业满意度等方面均取得好的效果。实现了考核促进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
摘 要 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在内的很多国家政府都制定了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或政策。绿色经济重组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对绿色技能的需求,绿化技能是绿色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因素。目前,虽然国际社会对绿色技能的具体内涵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将绿色技能纳入到职业院校的所有课程和教学活动中,使其成为整个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原则,并落实到全体教师员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和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这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路径。  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而言,就是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基础理论、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满足企业实
辗转追寻着梦外的篝火,我凝望着静谧的夜空,梦中的低语又摇落一道烛影。浮士德究竟在梦中兜兜转转了多久,迷路了多少次,才得到了救赎?那么迷茫失意的我又该何去何从呢?为了寻求一个答案,我缓缓闭上双眼,坠入梦境。  风从山巅自生自息地吹拂而来,拂绿了青山翠水。乘一叶小舟,就像星辰奔波了亿万年黑夜,我来到此地。群山苍翠,清新静谧,迎面是一条青石铺就的小径,道旁青竹夹迎,缓缓向上爬升,直至目光所不及,没入黑暗
摘 要 新媒体的普及使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国家首批28所高职示范校图书馆的网页建设、微信、移动图书馆等新媒体平台的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其存在图书馆网页关注度不高、信息更新频率缓慢、忽视阅读推广等问题。高职院校图书馆要运用新媒体技术延伸服务,需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树立推介服务意识,实现技术融汇贯通,丰富平台服务内容,使内容与形式协调发展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新媒体;信息服
摘 要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素质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和人才培养导向也应当随之转变。工业文明发展视域下,职业教育发展的两种价值理念即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应当得以整合,教育过程中技能训练、经验积累与人的本性与自由发展应走向统一。职业教育应当走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相整合的创新之路,逐步从求数量和规模发展转入到求质量和内涵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于人的需求
摘 要 警察在警械武器使用中存在技能掌握不熟练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警械武器相关课程欠缺规范化、教学与训练中与法律相适应的内容欠缺。鉴于微课程教学具有灵活、简单、高效等优点,设计了警察警械武器使用微课程体系,分为3个模块,60个知识点,详述微课程制作的选题——教学设计——视频录制——评价与修改——上传与反馈等流程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微课程;警械武器;课程设计;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8
摘 要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是我国推进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实践表明,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作为不可或缺的三个主体要素,各自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形成了共同推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发展的机制。从“三螺旋”理论的分析视角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协同创新机制主要有创新主体的自反機制、创新组织的集成机制和创新过程的非线性机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协同创新机制实现的关键在于根据职业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