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首先要敢于“亮剑”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c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谈到当下的文艺批评生态时,有人强调“重要的是立场而非姿态”,接着就有人反驳,“立场和姿态都不具有价值判断的重要性”,重要的是“批评家通过审美来认识世界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审美的品格和认知所达到的高度与深度”。
  其实,“姿态”也好,“立场”也好,“价值判断”也好,在文艺批评中不是相互排斥、对立的概念,它们都属于中性词,无好坏褒贬之分。只有追问下去,这个批评家是以什么样的“姿态”、“立场”从事批评,用什么样的“价值观”进行判断,我们才能对批评的品格做出优秀、平庸或低劣的评判。
  面对当下批评界存在的最突出的症候,有什么样的批评“姿态”是首要问题。试想,如果一位批评家写了一辈子表扬文章,却从来不敢拉下脸来“批评”作家和作品,我们是否该称呼这样的批评家为“表扬家”?或许这样的批评家可以自辩:“我表扬的都是好作品,我说好都说到了点子上……”但从整个文艺生态来看,真的满目都是硕果而无杂草吗?那些从印刷厂里印出来的书,那些发布在各种新媒体上的作品,真的无赝品无瑕疵吗?那些顶着作家、艺术家桂冠的人,就没有平庸的乃至欺世盗名的?面对复杂的文艺生态,而只知道一味说“好”的批评家,难道不觉得自己是严重失职吗?
  遗憾的是,现在只知道说“好”的好好先生式的“表扬家”比比皆是,而斗士式的敢于拿起外科医生“手术刀”的批评家则凤毛麟角,真正敢于“亮剑”的批评家少之又少。如果连指出问题、直面真相的起码的批评“姿态”都没有,那还用得着讨论“立场”和“价值观”问题吗?跟一个满嘴“伪词”的批评家讨论“是非”有何意义?
  究竟是哪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批评家的激情和说真话的良知?是精于利害计算的“聪明”,擅长关系权衡的“圆滑”?抑或本身就不具备批评家的基本素质,只是混迹于批评家队伍,以“批评”作稻粱谋而已?不妨请广大的读者来观察,请批评家反躬自省。
  伟大的艺术品往往来自于超越功利的创造,而伟大批评家的最重要的品格则是超越功利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对艺术欣赏与批评的痴迷。别林斯基认为“批评才能是一种稀有的、因而受到崇高评价的才能”,这种才能表现在“深刻的感觉,对艺术热烈的爱,严格的多方面的研究……”但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批评家追求真理的“信仰”,“对某种永恒的、不可动摇的东西的信仰”,因此他说,“任何力量都不能迫使我写出一行违背信仰的文字来”。
  可有人记得中国一位天才级的批评家金圣叹?这位早于别林斯基近两个世纪出生的中国批评家,在批评理论上的贡献迄今尚未得到学界充分的认识和应有的评价。他对小说文本的解构式分析,“晰毛辨发,穷幽极微”,不知比西方文论中的解构理论早了多少年。他那著名的腰斩《水浒传》的一刀,堪称是精准而绝佳的“手术”。他因“哭庙案”而受牵连时,在临难前的《绝命诗》之一中写道:“鼠肝虫臂久萧疏,只惜胸前几本书。虽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待何如?”他在生命即将终结时,脑子里念念不忘的是他计划中尚未完成点评的几部“才子书”。金圣叹这样的天才批评家,也许不是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但他这种为艺术献身的激情、勇气和胆魄,后进的学人们是不是应该从中汲取养分,以垫实自己的精神底蕴呢?
其他文献
各会员及有关单位:rn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性推动国家三部委《关于加快烧结砖瓦行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结合后疫情时期砖瓦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国家
期刊
中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遗产的有47处,我到过40处,你去过的不一定比我多。2014年上海推荐老百姓去参观的博物馆(含纪念馆、展示馆、故居、美术馆等)有130个,我参观过64个,虽然一半都不到,你也不一定比我多。请允许我随看、随想、随说——  上海电影博物馆里,孙瑜和赵丹不在显著位置,也没有专门区域作专门介绍,好像上海电影界多了或者少了这两位无所谓。想想也是,这两人辞世前有多长日子没有出镜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20次党代表大会上做了总结报告,题目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这就是后来的《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因为“报告”的出笼,苏联的文学和电影开始发生变化,首先是爱伦堡在1954年斯大林去世以后写的《解冻》重新被人重视,这正暗示着一个新的文学艺术时期的开始。就像文革结束以后,卢新华的《伤痕》一样。他们小说的标题,直接成为那个时期作品类型的代名
什么是标准语?我们汉语的标准语即普通话,英语标准语是什么呢?国人比较认可的是英式和美式英语。现在出国求学的人越来越多,英语是第一道坎儿,不少人担心自己的发音不够标准,包括很多英语统考高分者出国后还是常常不愿多说或不敢多说。在我看来,牛津英语毫无疑问是标准语。《牛津英语词典》被认为是全球最全面和最权威的英语词典,被奉为英语世界的金科玉律。然而,在牛津大学老师们的眼中,牛津英语不过是一种“口音”而已。
暑假两部亿元喜剧,《港囧》和《夏洛特烦恼》,不约而同讲的都是中年男人的出轨危机,当然无一例外以珍惜现在、回归老婆身边为结束。按照常理,电影通常是现实的反面,越是经济危机时,电影越是奢华明丽;越是富裕安定时,就越是会有奇谈怪论。所以我的一个在美国结婚生子归国探亲的女友就叹了一口气说,中国的中年男人的出轨一定很盛行吧,不过,好像原配都很淡定喔。我笑着说,你看过复旦小三门就知道中国原配有多不淡定了。  
自70年代以来,世界国有企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生存挑战,这个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发达国家为首的国有企业的大规模私有化;其二,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各国伴随社
9月20日,一篇题为《中国人民大学孙家洲教授为断绝本人与新招硕士生郝相赫的师生关系告学界朋友与弟子的公开信》的文件在微信朋友圈中广为传播,公开信称,“生之交首重道义”,相关导师因新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在朋友圈发布的微信“居然对北大阎步克教授、人大韩树峰教授无端嘲讽”,令导师“极为震怒”,以致决定断绝与该生的“师生关系”云。  公开信发出之后,引发媒体和网民的议论。值得关注的是,这一事件并未改善公众对当
人上了年纪就容易怀旧。那天偕妻途径成都北路,在高架下穿行,昔日景象荡然无存,走到路的尽头,居然未见原先寄寓过的那条弄堂,只见一大片绿地及鳞次栉比的大厦,不禁感慨沧海桑田,人事变迁。  1959年,我意气风发地成为上影人,原以为厂里有宿舍可供住宿,不料“上影”由于历史原因,不同于“北影”“长影”等,他们的创作人员聚居厂内并辟有生活区,而上海历来是散居的。单身的我被安排在位于淮海中路电影局侧畔的一幢大
本文的逻辑结构和基本观点是按照以下内容进行:一是商业银行责任中心的划分。本文对商业银行责任中心的划分是结合其组织结构特点和责任分工来进行,并对责权不对等、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