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待可能性自德国滥觞以来,就以其深邃的底蕴及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而深深地攫住了刑法学者的视线,致使各国刑法学者在建构自己的刑法理论版图时,无不都要预留一块重要的芳草地以备对期待可能性的耕耘。其中,尤以日本刑法学者耕耘得最为勤,特别是在木村龟二、佐伯千仞、泷川幸辰的辛勤呵护下,期待可能性这一概念得以在其本土生存,其理论内容也如落地开花般生长起来,最终形成“行为人标准说”、“平均人标准说”和“国家标准说”,影响广泛。但是,长久以来,期待可能性的发展,并没有得到质的飞跃。关于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一如其形成之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