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建设质量关系着整个项目的整体利益,也关系着园林绿化建设的成败。虽然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水平以及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园林绿化事业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改进。本文主要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入手,阐述如何进行质量管理。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国民文化素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政府及人民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要求也提高了很大一个层次,所以园林绿化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园林绿化工程也日渐增多,稳步发展起来。可目前纵观我国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中尚有诸多方面略显不足,本文针对施工质量方面及重点所要管理的要点进行浅要的分析。
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分析
园林绿化施工是通过工程技术,来表现自然绿色园林艺术,将园林内的绿色植物景观与建筑物,整合成一个具有自然审美价值的整体,使之成为一道以自然植物为主的绿色风景线,以满足现代城市人群对自然的向往与审美需求,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
从工程施工的角度上来讲,园林绿化施工与传统的土建施工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但又与之不完全相同,园林绿化施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园林绿化施工具有社会性与公共性,是社会公共事业,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进行规划批准的,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绿化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第二,园林绿化施工的最主要对象是自然植物,比如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等等。通过合理的搭配与栽培,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美观程度,更能够起到空气过滤、噪音消除、地下水保护等生态作用,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三,园林绿化施工更加注重艺术性与管理,保证园林植物的有效栽培与成活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体现园林自然艺术,是绿化施工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同时,由于园林植物会随着季节或是气候的变化发生一定的改变,此时就需要细心的管理来保证园林绿色施工的预期效果。第四,园林绿化施工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比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等,这些因素会对园林绿色施工的质量起到极大的影响。
二、目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前期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
没有进行科学的景观设计的绿化工程缺陷体现在住宅小区最为明显,依照现行的有关要求规定,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面积要达到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往上,许多房地产开发公司既要满足规定要求,还要同时考虑成本投入的问题,不言而喻这两方面是互相矛盾的,为了同时满足这两方面需求,相当大一部分开发公司聘请非专业的施工小队,只是在小区内随便栽种些花花草草敷衍了事,在绿化前期考虑成本原因并没有让专业的绿化设计单位对整体的景观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致使小区内绿化景观效果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效果,施工的整体质量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缺乏有效的绿化工程管理机制
完善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机制是提高施工质量水平的重要前提。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施工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的考核验收、人员考核管理等等。
在工程企业中,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导致园林施工目标不明、施工随意性较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施工团队技能、规模层次不齐
园林绿化工程相对于其他施工项目对于技术的要求、严谨程度的要求较低,因此很大一部分的施工团队都是临时组建的,临时组建的施工队无疑与专业的园林绿化施工团队无论从施工效率、施工技术、专业知识、对质量的重视度都是相差甚远的,部分施工队对园林绿化的认识只停留在只是简单的栽树、铺草上,技术和思想都无法达到施工要求,致使目前园林绿化施工团队的技能、规模层次不齐。由于临时组建的施工队施工相对专业比较费用低廉,导致很多建设单位不顾施工质量与美化效果盲目选择施工团队,进而无法实现园林绿化的根本目的。
三、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施工过程因素。园林绿化工程涉及面广,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比如设计、材料、土壤、气候、水质、地形、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而且园林绿化项目位置固定,施工面积大,季节性强,施工过程中涉及门类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急功近利,忽视了很多细节问题,从而导致工程质量普遍不高。
2、后期养护因素。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在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关绿化养护的专业人员较少,养护队伍中大多数是非专业性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在工作中,养护管理不到位,往往导致苗木成活率低、花木杂乱无章、病虫侵蚀现象严重、甚至导致苗木的死亡,不但大大损坏了绿化景致,还给施工单位带来了经济损失。
3、绿化施工队伍因素。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化施工队伍层出不穷,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只是单纯的农民工,不能充分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有的施工队伍甚至连施工的基本规范、基本程序、基本资料都不清楚,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再则,从施工现场方面看,施工队伍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施工进度慢,操作时不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返工率高,管理成本高。
四、园林绿化施工中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一)进行施工项目目标规划管理
项目经理部组建后,应尽快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工图汇审,以保证施工图纸的适用性和正确性。项目经理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施工地区的地形地貌、施工条件以及地下管线等相应资料,以便做出质量、工期及效益目标等相应规划。项目经理管理效能是由目标规划工作来决定的,项目经理应依据目标系统做详尽规划,实行目标管理。以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和地区环境为依据,从整体施工情况和技术经济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建立规范的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制度
要想能够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施工质量,首先要从基础制度的完善出发,增强施工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以此来指导与约束施工行为。第一,要建立“质量技术交底”制度,逐级做到工程合同交底、技术交底和施工交底,让参与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的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了解项目情况,掌握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重点和难点。第二,要建立“三检”管理制度,对测量放样、挖土平整、土壤改良、回填造型、園路铺设,以及花草树苗的栽种和养护等,都应贯彻“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以便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体系,来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管理,做到赏罚分明,以此激励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端正其工作态度,使他们能够自觉自愿按规章、按制度进行施工。
(三)把握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做好施工过程的基础工作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相应的基础工作。比如事先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材料,如水泥。苗木和钢筋等,若是需要建造假山、阁楼等小型建筑,还需要准备好对应的建造材料。管理人员应该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施工需要的材料进行对应的检查,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对材料的采购、搬运以及使用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在园林绿化工程竞标完成之后,材料采购人员需要准备好材料供应商的对应资料,并从中筛选出质量好、经济实惠的作为本次工程的供货商。该厂商所供应的材料均需要满足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相关标准,需要具备出厂许可证、生产合格证等相关文件。此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有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对施工的材料进行保管和检查,以确保在工程施工过程的全程使用的材料的质量都能够符合标准。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是由一个个小的工程所组合完成的,所以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个小的工程都配备一个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对施工中的材料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完成质量进行检测,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是按照标准完成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经过严格的质量把关和检测的。若是出现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工序,则需要将该部分进行重新施工。故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经得起检测,同时能用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好的效果,那么需要监管人员切实做好监督管理的工作。
(四)重视具体施工的质量细节
首先应当加大对于土壤处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来讲,土壤的好坏对于日后植物的长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土壤的相关性质进行化验和分析。全面的了解土壤酸碱度、孔隙度、受气候影响等方面的理化性质,再根据试验成果选择合适的肥料和培养土。另外还应该着重关注土壤的合理翻挖深度、客土的质量和使用量、地形平整度等方面的要求,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契合。其次要在方面的处理上加强细节管理。定位要求准确,标记明显,栽种的过程中注意重点位置的标注,种植槽的边线做明显的记号,但遇到特殊情况应该能够自由应对,需要作出合理的调整。在苗木的选取方面也应该严把质量关。综合土壤性质,对于苗木的品种、株型、冠幅还有高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选取生长迅速病虫害少的优良品种。在苗木的栽培方面,栽植之前要进行根系和叶灌的剪修。如果乔木栽植并且根部带有土球,种植部位的底部应该尽量压平,若是裸根乔木,则应将其挖成锥形。填土时不可一次性填满,应分层回填,分层压实,不留任何空隙,并且应当注意观赏免得朝向。自后就是固定支撑技术,要注意细节的处理,胸径较大的苗木要设置支柱进行固定,固定物要整齐并且美观。
(五)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序的控制
1、园林种植前。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就必须全面控制好施工过程,使各分部分项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总体来说,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园林种植前必须做好三个工序,即定点放线、挖穴和修剪。在园林种植前加强对施工工序的控制,把握好定点放线、挖穴和修剪的要点,可以提高园林的成活率和树形培养,同时减少自然伤害。
2、园林种植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在园林种植后,也有一定的施工工序需要控制,以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具体说来,在种植树木的过程中,对天气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以阴天无风为最佳。与此同时,栽树木可分为裸根苗栽植和带土球栽植。灌木应与原根茎相平,然后做水圈,大规格的苗木要立支撑。此外,栽后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及生长,因此,还要做好园林种植后的管理工作。在园林绿化工程园林种植后,对树木的管理一般分为灌水、封堰及其他。
(六)加强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加强施工企业管理层同职工群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目标明确的层次化的责任体系,确保施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能明白自己的职责,并以积极的行动落实到工程建设施工中。二要营造良好的施工企业工作氛围,培养企业施工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企业员工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企业良好工作局面。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景观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提高园林綠化工程质量是促使社会和谐性、人文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应该注重和质量有关的相关管理方法,全面的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得园林工程真正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生态工程。
参考文献:
[1]罗石.浅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4:123-124.
[2]黄金珠.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88.
[3]金清晗.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门窗,2013,04:295+297.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国民文化素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政府及人民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要求也提高了很大一个层次,所以园林绿化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园林绿化工程也日渐增多,稳步发展起来。可目前纵观我国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中尚有诸多方面略显不足,本文针对施工质量方面及重点所要管理的要点进行浅要的分析。
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分析
园林绿化施工是通过工程技术,来表现自然绿色园林艺术,将园林内的绿色植物景观与建筑物,整合成一个具有自然审美价值的整体,使之成为一道以自然植物为主的绿色风景线,以满足现代城市人群对自然的向往与审美需求,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
从工程施工的角度上来讲,园林绿化施工与传统的土建施工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但又与之不完全相同,园林绿化施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园林绿化施工具有社会性与公共性,是社会公共事业,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进行规划批准的,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绿化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第二,园林绿化施工的最主要对象是自然植物,比如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等等。通过合理的搭配与栽培,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美观程度,更能够起到空气过滤、噪音消除、地下水保护等生态作用,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三,园林绿化施工更加注重艺术性与管理,保证园林植物的有效栽培与成活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体现园林自然艺术,是绿化施工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同时,由于园林植物会随着季节或是气候的变化发生一定的改变,此时就需要细心的管理来保证园林绿色施工的预期效果。第四,园林绿化施工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比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等,这些因素会对园林绿色施工的质量起到极大的影响。
二、目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前期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
没有进行科学的景观设计的绿化工程缺陷体现在住宅小区最为明显,依照现行的有关要求规定,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面积要达到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往上,许多房地产开发公司既要满足规定要求,还要同时考虑成本投入的问题,不言而喻这两方面是互相矛盾的,为了同时满足这两方面需求,相当大一部分开发公司聘请非专业的施工小队,只是在小区内随便栽种些花花草草敷衍了事,在绿化前期考虑成本原因并没有让专业的绿化设计单位对整体的景观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致使小区内绿化景观效果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效果,施工的整体质量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缺乏有效的绿化工程管理机制
完善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机制是提高施工质量水平的重要前提。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施工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的考核验收、人员考核管理等等。
在工程企业中,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导致园林施工目标不明、施工随意性较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施工团队技能、规模层次不齐
园林绿化工程相对于其他施工项目对于技术的要求、严谨程度的要求较低,因此很大一部分的施工团队都是临时组建的,临时组建的施工队无疑与专业的园林绿化施工团队无论从施工效率、施工技术、专业知识、对质量的重视度都是相差甚远的,部分施工队对园林绿化的认识只停留在只是简单的栽树、铺草上,技术和思想都无法达到施工要求,致使目前园林绿化施工团队的技能、规模层次不齐。由于临时组建的施工队施工相对专业比较费用低廉,导致很多建设单位不顾施工质量与美化效果盲目选择施工团队,进而无法实现园林绿化的根本目的。
三、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施工过程因素。园林绿化工程涉及面广,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比如设计、材料、土壤、气候、水质、地形、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而且园林绿化项目位置固定,施工面积大,季节性强,施工过程中涉及门类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急功近利,忽视了很多细节问题,从而导致工程质量普遍不高。
2、后期养护因素。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在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关绿化养护的专业人员较少,养护队伍中大多数是非专业性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在工作中,养护管理不到位,往往导致苗木成活率低、花木杂乱无章、病虫侵蚀现象严重、甚至导致苗木的死亡,不但大大损坏了绿化景致,还给施工单位带来了经济损失。
3、绿化施工队伍因素。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化施工队伍层出不穷,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只是单纯的农民工,不能充分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有的施工队伍甚至连施工的基本规范、基本程序、基本资料都不清楚,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再则,从施工现场方面看,施工队伍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施工进度慢,操作时不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返工率高,管理成本高。
四、园林绿化施工中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一)进行施工项目目标规划管理
项目经理部组建后,应尽快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工图汇审,以保证施工图纸的适用性和正确性。项目经理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施工地区的地形地貌、施工条件以及地下管线等相应资料,以便做出质量、工期及效益目标等相应规划。项目经理管理效能是由目标规划工作来决定的,项目经理应依据目标系统做详尽规划,实行目标管理。以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和地区环境为依据,从整体施工情况和技术经济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建立规范的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制度
要想能够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施工质量,首先要从基础制度的完善出发,增强施工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以此来指导与约束施工行为。第一,要建立“质量技术交底”制度,逐级做到工程合同交底、技术交底和施工交底,让参与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的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了解项目情况,掌握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重点和难点。第二,要建立“三检”管理制度,对测量放样、挖土平整、土壤改良、回填造型、園路铺设,以及花草树苗的栽种和养护等,都应贯彻“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以便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体系,来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管理,做到赏罚分明,以此激励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端正其工作态度,使他们能够自觉自愿按规章、按制度进行施工。
(三)把握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做好施工过程的基础工作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相应的基础工作。比如事先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材料,如水泥。苗木和钢筋等,若是需要建造假山、阁楼等小型建筑,还需要准备好对应的建造材料。管理人员应该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施工需要的材料进行对应的检查,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对材料的采购、搬运以及使用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在园林绿化工程竞标完成之后,材料采购人员需要准备好材料供应商的对应资料,并从中筛选出质量好、经济实惠的作为本次工程的供货商。该厂商所供应的材料均需要满足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相关标准,需要具备出厂许可证、生产合格证等相关文件。此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有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对施工的材料进行保管和检查,以确保在工程施工过程的全程使用的材料的质量都能够符合标准。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是由一个个小的工程所组合完成的,所以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个小的工程都配备一个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对施工中的材料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完成质量进行检测,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是按照标准完成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经过严格的质量把关和检测的。若是出现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工序,则需要将该部分进行重新施工。故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经得起检测,同时能用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好的效果,那么需要监管人员切实做好监督管理的工作。
(四)重视具体施工的质量细节
首先应当加大对于土壤处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来讲,土壤的好坏对于日后植物的长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土壤的相关性质进行化验和分析。全面的了解土壤酸碱度、孔隙度、受气候影响等方面的理化性质,再根据试验成果选择合适的肥料和培养土。另外还应该着重关注土壤的合理翻挖深度、客土的质量和使用量、地形平整度等方面的要求,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契合。其次要在方面的处理上加强细节管理。定位要求准确,标记明显,栽种的过程中注意重点位置的标注,种植槽的边线做明显的记号,但遇到特殊情况应该能够自由应对,需要作出合理的调整。在苗木的选取方面也应该严把质量关。综合土壤性质,对于苗木的品种、株型、冠幅还有高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选取生长迅速病虫害少的优良品种。在苗木的栽培方面,栽植之前要进行根系和叶灌的剪修。如果乔木栽植并且根部带有土球,种植部位的底部应该尽量压平,若是裸根乔木,则应将其挖成锥形。填土时不可一次性填满,应分层回填,分层压实,不留任何空隙,并且应当注意观赏免得朝向。自后就是固定支撑技术,要注意细节的处理,胸径较大的苗木要设置支柱进行固定,固定物要整齐并且美观。
(五)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序的控制
1、园林种植前。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就必须全面控制好施工过程,使各分部分项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总体来说,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园林种植前必须做好三个工序,即定点放线、挖穴和修剪。在园林种植前加强对施工工序的控制,把握好定点放线、挖穴和修剪的要点,可以提高园林的成活率和树形培养,同时减少自然伤害。
2、园林种植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在园林种植后,也有一定的施工工序需要控制,以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具体说来,在种植树木的过程中,对天气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以阴天无风为最佳。与此同时,栽树木可分为裸根苗栽植和带土球栽植。灌木应与原根茎相平,然后做水圈,大规格的苗木要立支撑。此外,栽后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及生长,因此,还要做好园林种植后的管理工作。在园林绿化工程园林种植后,对树木的管理一般分为灌水、封堰及其他。
(六)加强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加强施工企业管理层同职工群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目标明确的层次化的责任体系,确保施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能明白自己的职责,并以积极的行动落实到工程建设施工中。二要营造良好的施工企业工作氛围,培养企业施工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企业员工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企业良好工作局面。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景观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提高园林綠化工程质量是促使社会和谐性、人文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应该注重和质量有关的相关管理方法,全面的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得园林工程真正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生态工程。
参考文献:
[1]罗石.浅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4:123-124.
[2]黄金珠.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88.
[3]金清晗.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门窗,2013,04: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