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运动安全机制分析与策略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wpw8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活动中,小学生受年龄特征的限制,多数自控能力都比较差,活动时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建立并完善安全机制,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从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安全。
  一、小学体育运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首先,学校对体育运动安全缺乏重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小学比较重视学生对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专门的体育运动安全机制,也没有采用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其次,教学方法不够科学,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对小学生的保护或约束不够,对他们随意放任,给予无限自由,而且在课堂上没有重点强调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要性。再次,对小学生的了解不够,体育运用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缺乏对学生身体状况的了解,不知道他们是否受伤或生病,而且一些体育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隐患。
  二、小学体育运动与安全机制策略分析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责任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小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再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做好体育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有效避免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隐患,在课前教师应该重点做好安全准备工作,检查体育运动器材与设备是否安全、完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器材进行专人看管,保证体育运动场地的安全性,还需要正确摆放和使用运动器材,做到平稳有序、疏密适当。在体育课前,体育教师需要着重强调安全,让小学生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安全伤害提前了解,做好事前防范工作,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并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相关的体育运动规定。同时,重点检查小学生的着装与穿戴是否合适,提醒他们不能携带妨碍参加体育运动的物品,特别是口袋内不能装有硬物或尖锐物品,并询问是否有学生受伤或生病。另外,需要安排适当的热身准备活动,体育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宜剧烈,可以是原地跳、慢跑等。
  3.做好防范措施,将危险系数降至最低
  体育教师上课必须强化纪律教育,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打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有病史的学生进行监控。患有某些疾病的少数学生不能参加体育活动,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学生不能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竞赛,课外活动也要在体育教师指导下进行,参加运动量不大的保健活动;患肝炎、肾炎、肺结核等刚病愈的学生,不能参加剧烈体育活动;感冒发烧的学生也不宜参加体育锻炼;等。如果体育老师不了解情况,而让这些学生进行剧烈运动,不仅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反而会使这些学生加重病情,也有可能导致晕厥,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除了注意观察外,还应在开学初向班主任及家長了解学生是否存在先天性或危险疾病,并及时、认真做好记录,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做到心中有数,练习有度。另外,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对于一些能力差的学生或特殊学生要适度安排或暂停某些剧烈的活动,尽可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充分考虑各环节的安全因素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再进行组织教学。如,跳远时沙坑有没有平整好,或沙子过少,或者沙坑中有没有同学玩耍时留下的砖头、石块,等;学校的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等,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生锈、腐烂,有没有先检查器械,排除安全隐患等。教师设计的活动项目要避免不符合学生身体素质实际和超强度的体育锻炼,如,小学低年级开展篮球比赛、在双杠上做翻越训练等。教师对体育活动的规则、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的讲述,强调要到位。如,教学掷铅球时,对观看的同学站在什么位置,铅球在滚动时怎样让它停下来,等,说得要具体,督促要到位。在投掷项目的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要告诉学生等同组同学都投掷完以后再统一捡回器材,队伍中其他人不可乱跑、抢掷。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
  二、结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安全隐患问题,带着责任感去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时刻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这样就能够减少和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学生更安全、更开心地上好体育课。
  [作者单位: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江苏]
其他文献
高效的提问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课堂气氛。教师要重视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提问时要把握问题的价值性、面向全体学生、有趣味性、梯度性和发散性,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高效的提问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提问的作用,准
目的本实验设计了单个种植体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的动物模型,目的在于研究种植体周围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取8只成年狗,体重10~15 kg.分别拔除每只狗的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同时,各
受应试教育的强烈影响,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水平一直有待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要转变教学理念,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本身就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足够的兴趣才能产生正确
数学,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可以说我们从一出生就和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来没有离开过数学,或者说我们根本无法离开数学,数学和我们的关系就像水和鱼之间的关系一样,因此我们要学好数学,而要想学好数学以及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就需要从小学抓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本文从建立民主和諧的交往方式、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建立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出发,旨在帮助小学数学老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幼儿教育是人生成长教育的起点,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使之具有感恩意识,是幼儿时期情感教育的关键,也是《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的教育目标之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精粹,在传统节日中渗透感恩教育,是进行幼儿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同样也是情感模式初步定格的重要时期,因此完善有效的情感教育在幼儿时期尤为重要。《幼儿园工作规程
要想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就必须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做好。校园本身就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所以一定要创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小学美术教师要把自己的特长展示出来,将校园文化
目的:通过研究螺旋藻对金黄地鼠口腔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螺旋藻对口腔癌的阻断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91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5组,阳性对照组及螺旋藻3个不同剂量
以工程为实例,针对不同类型的岩石,研究岩石强度、岩体完整程度、结构面状态、地下水状态等在多次地震作用下的影响程度,初步探讨脆性岩石的破碎原因,对中强地震带的隧洞围岩
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B,PKB)/Akt在调节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促进细胞侵袭和转移,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细胞产生化疗、放疗耐受性中起着重要作用,PKB/Akt已成为头颈部鳞癌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