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负债的公允价值评估方法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允价值会计是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会计计量技术。它主要针对传统会计方法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弱点提出了以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的思路,公允价值以市场脱手价格为计量基础,在新型金融工具的计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保险负债的特殊性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特征,公允价值评估在保险领域的运用受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大力推动。本文对这一会计评估方式的介绍希望能够将公允价值评估在保险领域的运用研究深入下去。
其他文献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在支持“三农”发展,支持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被称为农信社的黄金品牌。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却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惑,出现了部分地区农信社资金大量富余,小额农贷萎缩的现象。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找出问题症结,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目前,人民银行对支付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随着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的支付体系建设完成,分析利用支付系统信息,发挥支付系统对金融风险的预警功能,成为支付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在深入分析支付系统各种信息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支付系统风险预警机制的设想。
在对聊城市资本市场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对实现聊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并进一步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股票资本市场、企业债券资本市场、企业股票市场和健全柜台交易市场、初级区域性证券交易机构的发展思路,对缓解当前企业资金紧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择欠发达地区——江西省赣州市为实证,研究金融生态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用博弈论工具,分析了金融生态建设中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负和博弈是源于两者之间效用函数差异,试图通过重新设定政府、银行效用函数变量,探索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推进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现博弈从负和到正和,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下的纳什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及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构建目标资本结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企业融资选择的Logit模型,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选择是否受目标资本结构以及实际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偏离方向影响的分析,实证检验了企业是否存在目标资本结构以及资本结构的调整是否对称这两个理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选择受目标资本结构的影响显著,其资本结构选择中存在着目标资本结构;(2)上市公司对实际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偏离的调整存在着非对称调整现象。管理层对于实际负债比率高于目标负债比率偏离的调整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不同融资方式和融资技术的信息生产成本及成本分担有着很大的差异,投融资双方通过比较其分担的信息生产成本和从这种分担中获得的收益来做出选择。本文首先比较了公开市场与非公开市场、交易型信贷与关系型信贷的信息生产成本及分担,指出信息生产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通过金融中介的关系型信贷进行融资。然后运用控制论理论,从变异度与反馈控制机制,以及系统的同构对应关系出发,论证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在采用关系型信贷时,能更有效地解决软信息在系统内部传递时所导致的激励和监督问题。由此得出结论,通过关系型信
由于金融机构的监测呈现数据丰富、但信息贫乏的现象,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处理数据的方法,聚类分析技术能够有效挖掘数据信息。本文首先对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着重对其在反洗钱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文章最后提出了聚类分析在反洗钱客户分类方面的应用设想。
家庭财产保险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保险产品,它是个人保险业务的主要险种和一国财产保险普及程度高低的重要衡量指标。2000年以来,我国家庭财产保险在险种创新上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家财险险种不断丰富,保障愈发充分,功能更加全面,其中投资理财型家财险已成为我国投资型非寿险产品的构成主体,更好的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保险需求。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家财险却仍在2003至2005年出现了大幅负增长,显然与其市场期望发展趋势相悖。要解决我国家财险市场“潜在需求巨大”和实际业务连年下滑的矛盾,
主流观点认为,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具有贷款优势,应该通过发展中小银行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笔者从理论、制度和历史及贷款技术变迁的视角,论证了中小银行并不必然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具有优势,发展中小银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金融抑制的表现,应该从更深层次的银行产权结构和银行管制结构上去寻找解决办法。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交易品种尚未完善和交易体制的尚未健全的现状,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可转换债券投资价值分析模式,包括(1)分析可转债发行条款的基本特点;(2)分析可转债的理论定价;(3)研究可转债价值的上涨空间。其中可转债的理论定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最后还将结合招行可转换债券的实例来具体分析其投资价值以检验该模式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