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福:推动中国法治前行的一面旗帜

来源 :旗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eng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家福参加学术会议留影

  “他参与民法通则、公司法、物权法等多部重要民商事法律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为我国民商事立法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想,较早提出依法治国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和法学繁荣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18年11月,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公示时的这段介绍,无疑是对王家福60年治学生涯的最佳注解。
  王家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原所长,被誉为“中国法学界的一面旗帜”。60多年来,他一次次向中国立法的难点挑战,一次次为中国法治的进步奔走,在一个个历史行进的关键节点,为推动中国法治进程扛起重担,成为推动依法治国的理论创新者。

“依法兴邦”的追梦者


  王家福早年在重庆求学时,正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特务统治令他深恶痛绝,他深知当专制者张开血盆大口时,普通人的生命与尊严将贱如蝼蚁。和当时所有具备良知的热血青年一起,王家福向往着民主,憧憬着自由,祈愿着和平。
  如何才能给国家带来新生?王家福在求学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唯有法治才能推动这个国家进步。
  1949年春天,他和另外一名同学因属于“学运积极分子”,被学校开除学籍。不久,新中国的成立让王家福看到了“以法兴邦”的希望。1950年,他离开重庆,赴祖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求学,如愿进入北大法律系。
  实践出真知。1951年8月,他与北大、清华等大学法学院的其他教员和学生,以及中央文化单位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中央土改团,奔赴广西柳城参加土改。在两期土地改革中,分别担任小队长和副大队长。从象牙塔到村社田间,亲身踏上中国乡土,王家福开始逐步读懂乡土中国。这段经历大大加深了他对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的了解,提高了他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1955年8月,王家福进入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就读,师从著名民法学家奥·沙·约菲教授,攻读法学副博士学位。留苏4年,日日与书香为伴,他未敢有丝毫懈怠。自在地徜徉在民法、政治学与哲学经典著作的浩瀚海洋。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通过答辩后,他于1959年6月获得前苏联法学副博士学位。当月,他便迫不及待地踏上归国之路。

依法治国的理论创新者


  今天,法治的思想和主张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法治已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要“法治”还是要“人治”,曾在法学界引起一场广泛争论。作为最早提出依法治国理念的学者之一,王家福致力于推动“法治”治国方略的形成,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作出了卓越贡献。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进入新时期,一个重大问题摆在世人面前:经济建设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法律制度?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民法经济法研究室诞生了,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开展民法和经济法研究的学术单位,王家福是第一任室主任。
  1980年,王家福主编的《经济建设中的法律问题》一书出版。它是国内首部阐释经济建设相关法律问题的著作,是新中国民法与经济法发展史上极其珍贵的学术资料。
  1989年2月,中國法学界迎来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学术盛宴”——由王家福组织召开的“中国法制改革学术研讨会”,主题包括立法体制改革、行政法制改革、司法制度改革、经济法制改革、刑法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即使是置于当下的中国,这些主题仍具有不容低估的现实意义。
  1996年2月8日,无疑是王家福人生中最闪亮的时刻之一。这一天,他在中南海怀仁堂给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主讲了一场法制讲座,题目是《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讲座中,王家福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是一场深刻的法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应当解决的理论问题、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实施制度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建设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他提出,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界定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倡导效率、竞争,崇尚公正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并明确提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同时他还提出,尤其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时候,为了杜绝权力进入市场、权钱交易现象的发生,防止计划经济弊端和市场经济消极面相结合,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王家福曾参加中共十五大报告起草工作,建议将“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推动“依法治国”被确定为治国基本方略。王家福还参与了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审议和通过,见证了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治国方略入宪的历史时刻。“‘法治国家’这个涉及国家基本治理模式理念的提出,是王家福老师以及他所领导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对于国家法治事业最大的贡献。”王家福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孙宪忠曾说。

民事立法的主要参与者


  王家福著作等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民事立法进程的主要见证者和参与者。
  1978年底,法学所接到胡乔木同志转来的一封书信,由一位负责同志写给中央的,信中提出不要制定民法典的建议。兹事体大,胡乔木同志要求他们认真研究民法典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王家福经过详细的分析、严谨的论证以及慎重的讨论之后,认为信中所提建议颇值得商榷。相反,中国亟须制定属于自己的民法典。
  法学所随后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制定民法典的建议报告,不但论证了制定民法典的必要性,而且初步提出了制定民法典的基本设想。
  令人振奋的是,法学所的建议报告为中央所采纳,并批示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与法学所联合试拟民法典草案。当时国家刚刚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要制定这样一部法律,需要深厚的法律理论基础,更需要超凡的魄力和勇气。王家福多次坚持主张,民法是调整中国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法。终于,民法起草小组成立,其中汇集了全国最顶尖的民法学者。囿于社会条件尚不甚成熟,最终并未能正式形成法案。
  但是,在王家福等持续推动下,民事立法的脚步没有停歇。1986年4月12日,被誉为中国“权利宣言书的《民法通则》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1987年,国务院委托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经委成立经济合同法修改工作小组,王家福应邀成为工作组成员。
  1998年3月,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再次成立民法起草工作小组,成员共9位,其中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有3位,包括王家福、王保树、梁慧星。
  ……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而这,正是王家福等民法学家长期研究、推动的成果。
  不仅是民法通则,在担任八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期间,他还推动并参与了《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证券法》等重要民商法律的制定,对规范和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持。
  王家福说,只有法制改革逐步深化,才能使中国法律制度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他衷心期盼,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能早日实现。
其他文献
对于教师而言,“善教者则为善问者”,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使人产生一种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艺术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进而影响学习活动的效果。  如何让教师的提问更有效,更深入人心,更有策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同时也是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和弊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
职场形象顾问  顾名思义,职场形象顾问是指专门负责为职场白领、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设计形象的一类人。  作为职场文化的一部分,职场形象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白领的重视,职场形象顾问也随之开始走红,成为继传统的婚礼、影视形象设计之后,又一类专门“打扮”人的职业。  相比传统的形象设计师,职场形象顾问同样要根据客户的肤色、五官、身材、色彩与风格诊断结果为客户选择、搭配适宜的装扮,甚至陪客户逛街挑衣服、整理
开化县位于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钱江源国家公园是浙江省惟一的全国十大国家公园试点单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期间,曾两次到开化考察;开化县也是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之一。笔者通过公开竞聘担任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有机会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年多时间里,基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以及对开化旅游资源的发掘,提出了“一体两翼”(以打造文旅
【摘 要】 小学音乐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运用准确的语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法国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曼什坦曾经说过:“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情感同样完美时,歌声才可以称为艺术。”小
【摘要】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是新课标所强调的一个基本内容,也可以说是一种数学思想,这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所在,也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必经之路。纵观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多个表现方面,笔者在研究的时候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且认为交流活动经验是整个数学基本交流活动经验中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来综合论述如何积累数学基本交流活动经验:在行为操作中渗透基本交流活动经验;在探究合作中强调
【摘 要】 思维可视化的应用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利用思维可视化能够将初中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和简洁,能够更好地使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良好的教学模式,利用思维图的方式更好地将知识展示在学生面前。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初中;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知识具有十分繁琐、抽象性比较强的特点,学生初步学习地理知识比较生疏,如果不采用良好的教学手段,难免使
TOP集团是我国西部一家以高科技医药产业为主体、在我国医药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集团化企业,营销网络和生产基础遍及全国各地。面对医药行业日渐激烈的竞争,该企业近几年通过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在国内并购了近20多家知名企业,形成了医药研发、生产和营销的强大优势。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销售领域对于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每年都需要招聘近百名大学生充实到集团
【摘 要】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推出的重要教育理念,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积极渗透核心素养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能力与品质。本文论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改革的方向及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美术;改革方向;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稳步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的新理念,在此要求下,对高中美术教学
10年前,善良的重庆女子周娅在街头众人的乱棍之下,救出一名流浪少女;10年后,她的家庭突陷危境:丈夫陈斌感情出轨竟闹着留下孩子和巨额家产,要离婚与那女子重组家庭。  就在周娅多方查找,找到青春美貌的第三者,并打算答应成全他们时,第三者却久久地低下头不敢面对,因为这个第三者,正是周娅10年前棍棒下仗义相救那个女孩……    大器晚成的丈夫越走越远,多年夫妻婚姻陷危机    1992年,23岁的重庆永
摘 要:本文以中职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探究蓝墨云班课在中职学业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通过蓝墨云班课进行教学评价可以使学业评价做到标准化、可视化、流程化、认同化,提高学业评价效果。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 中职学业评价 信息化技术 变革  课 题:本文系蓝墨云班课在石油化工类专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以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为例(课题编号:gxsh20180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