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

来源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n1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体育教师要求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关键词】 教学理念;健康;角色;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作为新时期的中学体育教师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改变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
  随着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余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随着社保和医保制度改革的实施和完善,健康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登山、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泛,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课外锻炼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合理搭配,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尊严。
  3.转变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地对待、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能,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独裁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领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如在耐久跑锻炼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由近到远”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长跑教学中应首先强调呼吸节奏问题,即两步一呼,两步一吸,并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意念导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生在跑步时让学生默念“两步呼吸练长跑,心情愉快成绩好”;又如学生在“极点”过后让学生自己心里默念“脚下生风,越跑越轻”等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快速跑》一课,过去教师一般采用传授式教学法和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在教法上笔者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以优带劣,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一点进步,笔者都会及时地给予表扬,有时作出惊呀的表情,在参与互动时有意输给学生,在笔者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跑步充满了高昂的兴趣,面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笔者深感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自前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障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丧失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
  四、尊重和爱护学生
  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锻炼及对三基掌握的有利;课的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队列站队的背风、背阳光直射,课的节奏和氛围的掌握与控制。在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或对学生违纪的处理上,对男生或女生,对性格开朗或内向寡言的学生则特别要注意批评的环境和处理的方式方法,尽快地使课从逆境中走出来;课后要作评价和冷静反思:课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课内对学生的表扬是否使学生受到鼓舞?即使是批评,是否使学生得到激励。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
  五、多用激励语言,强化学习信心
  学习的兴趣,需要信心的支撑。没有信心,也就没有兴趣。学生的成长需要鼓励,对体育课的兴趣,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才能让兴趣永葆青春活力,长盛不衰。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时会遇到一定的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般从不会到会,这其间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反复,即: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态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在教学中,笔者多采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练习。如有些学生在练习投掷铅球时,投掷的角度和最后用力很差,产生不想练的想法,笔者就说:以你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练好的,注意动作要领和节奏,根据老师所教的方法去尝试一下,别人能行你也一定能行。在笔者的鼓励和激励下,那些本不想练的学生又恢复了信心,积极响应,提高很快。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的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还应围绕素质教育加大改革力度,大胆创新。为使学校体育改革,能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辅助手段以及学校的条件进行整体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内容,选取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制定最适宜的评价标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中学)
其他文献
[期刊]:作者(3位以上者,列出前3位并加等).文题[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迄页码.[图书]:编者(3位以上者,列出前3位并加等).图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电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体育教学要么是老师的一言堂,严重扼杀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么是“放羊式”的课堂,一盘散沙,错失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和体育课堂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众所周知,传
期刊
【摘 要】 中考成绩是高中学校录取新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体育和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学科一样作为中考的一门等级考试科目,按照等级分加入中考总分,因此体育中考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千万家庭、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所以,如何让学生在体育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了我们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值得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好好地思考。  【关键词】 中考项目;体育锻炼;成绩  这几年我市重新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竞赛活动和特长生的培养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我们每名体育教师日常工作必须面对的,以下是对特长生培养的个人几点看法。  一、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是指在练习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其主要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健康,提高各器官体系的性能,全面发展各类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及改良学生的体形等。  身体训练是技术、战术练习的根本。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可以把握
期刊
冬季坚持室外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但在寒冷的冬天,并非所有的运动刺激都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在室外进行冬季体育教学时一定要为学生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科学健身,锻炼前后做好防寒保暖的事宜,使冬季体育锻炼成为学生们强身健体、增强抗寒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适宜的运动项目  进入冬季,人体的各个系统处于相对稳定、过渡状态,运动机能也处于较低水平。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选择那些运动强度小、
期刊
【摘 要】 跳绳是中国传统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是一种简便易行,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跳绳运动也同样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近年来我国先后同欧美香港等跳绳运动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学习和交流,使得我国跳绳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只有少数地区跳绳运动开展得较好,多数地区还只限于原有开展水平,目前学校跳绳运动的开展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