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诗词的植物旅游资源教学与课程育人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_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是中华文化长河里的瑰宝,她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课程育人则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把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植物常被用來承载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通过解析古诗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教化思想等,将其与植物旅游资源教学相结合,做好立德树人的课程育人,同时将其与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相结合,设计了若干“在课程中学习,在课程中育人”的“旅游 教育 情景体验”产品。
  [关键词] 中华古诗词;植物旅游资源;课程育人;教化思想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新疆科技厅天山青年计划项目“新疆沙漠采油区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2018Q28);2021年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校级科研课题“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区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设计研究”(2021XY003)
  [作者简介] 白 杨(1980—),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学士,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旅游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任娟娟(1984—),女,甘肃静宁人,人文地理硕士,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旅游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和生态旅游研究;贾风勤(1973—),女,河南扶沟人,生态学博士,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和生态旅游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其他文献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全面认同。立足西部民族关系发展现状,西部多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如何在课程思政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西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德才兼备的地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保持与促进多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教育实践角度分析了西部高校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
军民融合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创新,是实现发展与安全兼顾的重大决策,是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为实现富国强军提供了根本
[摘 要] 以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为抓手,在学情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意愿、移动学习状况及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构建以传统学习为主、移动学习为辅的混合学习方案,并应用实施。通过对学习行为分析、知识能力测评、学情调研等的研究过程、实施效果进行了客观分析和经验总结,结合混合学习模式的特点,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展开讨论和反思,以期为改进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
[摘 要] 高职英语是课程思政的阵地之一,但目前缺乏契合高职英语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具体体现为思想政治内容模糊、缺乏创新性。基于案例设计并实践了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五化育人模式:一个中心,两方联动,三个转变,四拳联动打造五化课堂。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联动语言教学和课程思政,从语言学习课堂向全方位育人转变,从教师育人向全员育人转变,从课堂育人向全过程育人转变,采用四拳联动落地教学设计:第一拳:挖掘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