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多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分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0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全面认同。立足西部民族关系发展现状,西部多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如何在课程思政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西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德才兼备的地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保持与促进多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教育实践角度分析了西部高校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以及思想政治元素挖掘与融入课程的方法。
  [关键词] 民族协调发展;西部地方高校;课程思政;三全育人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青海省教育厅“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西部多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19QJG58)
  [作者简介] 谢 永(1978—),男,湖南永兴人,博士,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研究;税国青(1979—),女,四川射洪人,硕士,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刘 萍(1989—),女,山西臨汾人,硕士,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医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基本形成中医理论,且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在当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及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为高职中医药院校培养社会所需的中医药人才提供了新方向。以中医药文化育人为核心,以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进基层为抓手,以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为目标,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进学校育人機制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定位
[摘 要] 人工智能作为离散数学教学的最新实践,针对离散数学与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研究了离散数学对后续人工智能教学的主要贡献。从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大环境下对离散数学的教学思路,及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相互衔接与渗透的方法,以此指导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延伸。保持了课程教学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提升了学生将基本理论知识与前沿学科应用相结合的能力,从而达到新工科要求下以实践能力
在理论阐释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9-2018年中国内地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及作用机制,并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方法开展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效应、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倒逼作用、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3个渠道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线上教学在教学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它是解决师生异地教学等实际困难的必备方式。线上教学是基于网络技术,通过教学平台或者会议学习软件,教师采用直播、录播等方式,完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以“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为例,从该课程线上教学的设计与组织、教学成效、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为今后线上教学
[摘 要] 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目前解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紧缺问题的主要途径。研究生职业能力能否满足行业需求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败的关键。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为思路,分析了当前地矿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探索了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地矿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