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全面认同。立足西部民族关系发展现状,西部多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如何在课程思政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西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德才兼备的地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保持与促进多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教育实践角度分析了西部高校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以及思想政治元素挖掘与融入课程的方法。
[关键词] 民族协调发展;西部地方高校;课程思政;三全育人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青海省教育厅“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西部多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19QJG58)
[作者简介] 谢 永(1978—),男,湖南永兴人,博士,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研究;税国青(1979—),女,四川射洪人,硕士,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刘 萍(1989—),女,山西臨汾人,硕士,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关键词] 民族协调发展;西部地方高校;课程思政;三全育人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青海省教育厅“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西部多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19QJG58)
[作者简介] 谢 永(1978—),男,湖南永兴人,博士,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研究;税国青(1979—),女,四川射洪人,硕士,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刘 萍(1989—),女,山西臨汾人,硕士,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