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略思维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

来源 :紫光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5月30日召开的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伟大号召。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今年年初编辑出版的《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摘编》,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战略思想,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握战略导向部署科技创新,以战略定力推进和保障科技创新。
  把握发展大势,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战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自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无一不是科技发达的国度,全球科技中心与工业化领先区域相伴而生、同步转移。古代中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技文明,但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禁锢思想等做法导致科技停滞不前,鸦片战争以来屡屡被人口总量、国土面积、经济规模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根本原因之一是科技落后造成的技不如人、大而不强。展望未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作为支撑,使我国现代化建立在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之上。否则,不仅发展难以持续,发展成果也难以保全,即使经济规模再大,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紧迫的挑战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提质增效。最根本的措施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动力从传统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开辟新空间。这不仅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也是应对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由之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大国都纷纷推出新一轮国家创新战略,把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作为实现复苏、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加强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天等领域的研发部署,积极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以创新为主导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我们必须加快转入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以科技创新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在国际产业竞争格局中继续保持比较优势,努力形成先发优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技术进步是产业变革的先决条件,市场应用是拉动科技创新的最大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全面创新,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技术创新。之所以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是因为尽管商业模式创新、支付模式创新以及产业组织创新等对经济发展很重要,但只有以发现新原理、发明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为目标的科技创新,才能为企业创造具有排他性、独占性、受保护的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才能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基础。之所以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因为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只有变成企业的产品能力才能实现市场价值。创新能力决定着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赢利能力和产业在价值链上的位势,也影响着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在以技术突破为引领的新兴产业竞赛中,谁能领先一步,就能占据主动、胜者全得,从而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立足发展全局,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战略举措。
  有力支撑现代化建设进程,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条件。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创新能力与之并不相称,这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原因所在。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适应,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同步甚至超前发展。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技创新能力要继续保持在发展中国家领先的水平,进入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组成的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科技创新能力要达到与发达国家基本比肩,努力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部署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科技创新要坚持服务于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部署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要加强技术有效供给,开发新产品,培育新产业,发展新经济,以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针对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卡脖子”的问题,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尽快实现战略性技术和重大产品突破,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关注颠覆性技术研究,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性成果,抢占战略制高点。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更加主动地参与和发起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为破解全球性科技难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针对成果转化难“痼疾”,科技创新要以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科技成果转化难,是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要多措并举、系统推进,重点是“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是科研机构,要重点解决课题立项缺乏应用导向、研究过程企业参与不足以及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到位的问题,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加快落实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相关政策,确立技术创新项目的市场导向,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一头是企业,要重点解决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承接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落实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投入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促中间是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技术转移、产品中试、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创新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打通转化渠道,降低转化成本,提高转化效率。要特别重视充分激发民间高手和草根创业活力,吸引各方面专业人才参与成果转化工作,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发挥人才第一资源关键作用,科技创新要把集聚激励人才作为战略举措。人才是科技创新最核心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在创新实践中锻炼成长,人才价值最终要靠创新效益来体现,我国科技创新的宏伟事业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青年人才是创新的主力,要勇于破除选人用人上的陈规陋习,让年轻人在重大项目中担纲领衔、历练成长。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型经济的核心制度安排,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力度,让从事创新创业的科技人员、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获得合理合法的价值回报。要下决心提高科技人员收入水平,加大对研究机构的稳定投入,使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科技人员能够潜心研究、体面生活,支持他们“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延揽全球优秀人才,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使我国成为全球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集聚地。要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传承中国知识分子修齐治平的传统美德,增强责任意识、拼搏意识、协作意识和诚信意识,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支点。国家主导下的区域经济主动性、竞争性发展是我国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创新驱动最终要落实到区域发展上才能打造创新型经济,建成创新型国家。近年来地方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部分区域已经呈现出创新驱动的良好势头。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条件差异大,在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各具特色。要尊重基层一线的首创精神,赋予地方更多的政策自主权和改革探索空间,激发区域创新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集聚辐射作用,打造一批区域创新增长极,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遍地开花、形成合力。
  着眼长远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的战略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定创新自信,这也源于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我们要遵循创新规律、保持战略定力,以坚定的信心、科学的方法、扎实的工作推进科技创新。
  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自信。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上我国科技水平还没有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有效供给不足依然是制约发展的短板,必须加快科技创新的脚步。在我国大部分领域技术水平已明显提高的新阶段,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空间已经有限,单纯依靠跟踪模仿也不可能走到别人前面。我们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摒弃迷信权威、不敢冒尖的陈旧观念,倡导崇尚创新、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禁锢,增强创新自信,充分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善于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敢于开辟新的科学技术方向,努力引领世界科技进步潮流。
  二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优化创新环境。科学、技术与创新三者之间就像树根、枝干和果实的关系,只有根深、枝壮才能结出累累硕果。三者紧密联系构成创新链条,各环节又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在从创新链条一体化整体考虑支持的同时,对科学、技术和创新等不同环节也要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支持政策。科技创新变成现实生产力,要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这是各类人才通力合作、多种要素集成融合的结果,创新环境的“土壤”和“生态”作用十分关键。要遵循科学研究规律、技术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形成创新友好的生态系统,让创新种子不仅能够破土而出,而且能够茁壮成长。
  三是坚持不懈强化科技创新,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研究具有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特点,科研活动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成果转化过程也充满了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对正常的科技创新失败要给予理解和宽容。科技创新还是一个周期长的“慢功夫”,一项重大成果的产生要经过长期的研究积累,一项好的技术变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需要多年的培育。今天的科技投入不会立竿见影地变成经济效益,但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厚积薄发,获得高质量、高效益的回报。支持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要有战略定力和超前意识,既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也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力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其他文献
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8月18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年以来,在去年全面深化改革开局良好的基础上,各方面改革继续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加强思想引导,注重研究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
“11.11”这组数字,近年来在淘宝人眼中突然就有了意义。本想只在商城内做个活动,谁承想接下来的火热竟有了春节大联欢的世相,人们将其称为“光棍节”,又称购物节。不只是阿里巴巴,几乎所有电商都自带击节手板,在这个黄金落叶的季节里一起狂欢。  与之同欢的还有网上段子手,微信朋友圈都是些男同胞注意“老婆购物疯狂症”并发的提醒,还有什么剁手党、买买买党。段子满天飞。人们笑归笑传归传,但网银和支付宝还是守不
“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将有何作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专访了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杨传堂。  ◎ 记 者:“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面临哪些机遇?  杨传堂: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仍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发展机遇看,一是总体需求依然旺盛。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国经济必须保持年均6.
4月1日,星期一。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局的双语晨会照例召开,局长于春玲用英语谚语“四月雨带来五月花”作为结语,于一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一个月的第一天,激励大家努力工作、开拓进取。  国开行与其他商业银行最大的不同就是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手段,其他银行是靠储蓄,国开行是靠发债,而发债融资的重任正是由资金局承担的。资金局这支仅有百人的队伍,年筹资量高达上万亿,在金融市场上被认为是“高效率筹资”的代名词,为国开行
近年来,兰州市委以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克难、敢于攻坚的“五敢”精神,积极作为,努力作为,勤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实效。  敢于担当。针对兰州地处内陆,自然环境较差,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现状,兰州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一手抓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一是强化项目支撑。启动实施了100多个重点产业项目,并深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创
办 事群众正在南川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大厅填写“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评议表  重庆市南川区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剑指部门“中梗阻”,将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38个区级部门中98个科室列为评议对象,组织全区干部群众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每季度评选10个“最难办事科室”,在《南川日报》上公开“晒”评议结果。通过反向激励倒逼,变压力为动力,增强信心、改进不足、整顿作风、重树形象。  剑指“
金融机构在经济升级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4月中下旬的一周之内三度考察银行并指出,金融机构要在稳增长、调结构中有所作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密集部署一系列工作,落实总理的“硬要求”。  中国工商银行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一步改进小微金融专营机构服务模式与管理机制,着重完善“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信贷风险
近年来,建设银行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指导方针,自觉从维护全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实践经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全行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小窗口通向大舞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吸收基层员工广泛参
山东红领集团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方法在全球服装企业中首次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型。图为制衣工人根据每位用户独一无二的电子标签缝合服装  一场名为“互联网 ”的浪潮,正席卷整个中国。重构、优化、提质、增效、升级……“互联网 ”,这个全球第三次技术革命引发的时代“风口”,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了历史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  “互联网 ”浪潮涌动  5年前,有近1
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由贵州省直属机关工委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的《追寻红军在贵州的足迹》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部独特的革命传统教育读物。该书追寻历史,清晰地勾画出红军在贵州的革命历程,娓娓叙述了1930至 1936年间,红七军、红八军、红三军、中央红军、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在贵州开展革命活动中留下的可歌可泣事迹,展示了当年广大红军指战员、红军战士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铸就的精神风貌。读读这些久远而又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