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梅兰芳扮演穆桂英时用到了印匣道具,只是一个黄绸包裹的六面体,却代表着王权。出征之际,元帅威风凛凛地高擎印匣,便可调动兵将,指挥千军万马。 戏中的桥段是。朝廷将印匣送来,命穆桂英率兵出征,穆桂英想起杨家满门忠烈却屡遭奸臣陷害,朝廷从来不闻不问,只有等到战势危急才想起杨家。这方印匣能接吗?穆桂英心生犹豫,但佘太君的态度很坚决,“一事当前,以国家社稷为重。你若实在不肯挂帅,就让我这个百岁之人来吧!”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兰芳扮演穆桂英时用到了印匣道具,只是一个黄绸包裹的六面体,却代表着王权。出征之际,元帅威风凛凛地高擎印匣,便可调动兵将,指挥千军万马。
戏中的桥段是。朝廷将印匣送来,命穆桂英率兵出征,穆桂英想起杨家满门忠烈却屡遭奸臣陷害,朝廷从来不闻不问,只有等到战势危急才想起杨家。这方印匣能接吗?穆桂英心生犹豫,但佘太君的态度很坚决,“一事当前,以国家社稷为重。你若实在不肯挂帅,就让我这个百岁之人来吧!”穆桂英听罢情绪激荡,将印匣擎在手里,左走走,右看看,一时难以决断。
演绎这一情节时,梅兰芳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哑剧技巧,没有一句唱词或念白,只靠水袖翻飞和台步转换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简直把穆桂英演活了。此刻,观众惊奇地发现,这方印匣的六个面都很光滑,也没有可以抓取的把手,梅兰芳是如何在大幅度动作中把它擎得如此平稳的?
梅兰芳去世后,有人拿到那方印匣,出于好奇便使劲儿晃了晃,发现里面有响动,就用大榔头砸开印匣,从中滚出一颗生锈的铆钉!原来梅兰芳是用这样的办法来保持印匣的平衡。技巧说穿了很简单,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这种灵感。
有大智慧的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很朴素,但需要从生活经验中加以提炼。值得缅怀的不仅是梅蘭芳的艺术技巧,更是他力求精准的敬业精神。
其他文献
唐朝诗人李益患有“妒痴”的毛病,总是怀疑老婆出轨。为了监视老婆,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晚上都在妻子、小妾的居室外面的地上撒上一层灰,以观察她们的动静。此事传出后被人传为笑柄,人们都认为李益做得太过分了。 还有比李益更过分的。 明朝笔记《古今谭概》中,有个昆山秀才为了试探老婆对他的忠诚度,趁着夜色躲在屋子门口,等他老婆如厕时,他便装作色狼扑出来抱住老婆。他老婆寧死不从,大声呼叫。秀才大喜,兴奋地
《笑傲江湖》中任盈盈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声”并非指说话音调,而是指古琴弹奏之声。那时,众人不识《笑傲江湖之曲》的曲谱,非说那是林家的《辟邪剑谱》,污蔑是令狐冲偷来的。为证清白,令狐冲遍寻名家,终于借任盈盈之手弹奏,听到了那首完整的琴曲。 曲谱既觅知音,令狐冲自是毫不犹豫便送了出手。所送之人,便是被他唤作“婆婆”的任大小姐。也是这一来,任盈盈走入了大众的视线。然而,你越往后看越发现,这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春天,嘉庆为了给读书人谋点儿福利,便举行了一场恩科。各省举人进京应考,角逐进士头衔,这也是嘉庆六旬万寿庆典的一部分。会试完毕,紧接着进行殿试,然后发榜,最后举行“传胪大典”。这是由皇帝在太和殿宣布进士名次的重要典礼,没想到嘉庆却被气得七窍生烟。 传胪大典那日,文武官员盛装列队,新科进士精神抖擞,乐队高奏《庆平章》。嘉庆身着礼服,由大学士、御前侍卫陪同,在中和殿等候典礼的
1864年7月22日,对于忠王李秀成来说,是一个悲惨的日子。就在这天,他被曾国藩的湘军俘虏了。 被俘后,李秀成写下了数万字的自述手稿,开篇就说,他书写太平军的历史是为了“呈老中堂(曾国藩)玉鉴”,“我一片度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他拼命称赞过去的死敌,把攻占天京的曾国荃说成是“有德之人,深可服佩”;曾国藩则是“恩深量广,切救世人之心”;湘军“常胜,未见败过”。 向敌人讨饶的另一方法就是矮化自己
明朝沐王府的官方ID叫“黔国公府”,在云南是个特立独行的政治存在。云南有很多散居的少数民族,由各处土司统治,为防他们“无组织、无纪律”,朝廷钦定的黔国公与当地政府(如云南巡抚等)共同管理土司。 说起黔国公的始祖,那可大有来头,就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因为靠山够硬,再加上沐英的确能打,所以沐王府在土司中很有权威。但随着明朝的实力一跌再跌,黔国公的继承者们逐渐hold不住了。传到沐天波这代,各处土司已
世界上最“简陋”的景点能达到什么程度?答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简陋到只有一个水泥砌成的圆柱形建筑,一年只有三个月发出光束的观赏时间,全球却有数百万游客追捧其为最有意义的景点,甚至有百万人亲自签名并广为流传。 它就是豎立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以北的维迪岛上的世界著名景点“梦想和平塔”,每年10月9日,灯塔点亮,直到12月8日熄灭。 而这两天正是英国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的生日和忌日。作品的设计者是列侬
世人提起拿破仑,通常有两个印象:个子虽矮,却是个战神。但拿破仑的人生,远远不只有辉煌的军事成就。 拿破仑很爱读书,他坚信,要想创造历史,先要研究历史,所以阅读了大量历史、哲学、政治类书籍,是个十足的社科迷。 在军校上学时,他已在读伏尔泰、卢梭的作品,毕业后当了尉兵,别的同事结束执勤就出去浪,他则在自家的破房子里研读炮兵的原理和历史、攻坚战的法则、柏拉图的《理想国》-远征埃及时,他在船上也塞了很
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点滴屋檐似是细碎的管弦声。 绢纸削薄,微微发黄,笼罩着一星单薄的烛火。李义山缓缓剔亮灯笼,眼神迷离,约是思念起故人。我见他闲坐无聊,便从灯里化形出来,抬手一点他的额头:“黄叶风雨,秋寒入骨,你可是思念妻子了,为何不回去看看?” 他忽然见我,却也不惊,可能知道我是伴他多年的这盏孤灯,只是怅然抬手,去接那飘零夜雨:“身为男儿,不建功立业,怎么归乡见妻子?”可那眉宇间却是说不出的
敦煌石窟里那些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头顶没有光环,借助云但不依靠云的神就是飞天,他们靠衣裙、彩带飞上天。然而把这些彩带运用得得心应手的,并不一定都是柔美轻盈的小仙女。 敦煌石窟创建于北凉时期,窟中的内容基本上是对西域石窟的模仿,此时的飞天造型简朴,多为椭圆脸,大鼻子,深凹的眼窝,大眼睛,大耳朵,且多为男性,并且动作比较僵硬,飘带舞动的形式单一,身子只要是“U”字形,基本就是在飞舞了。 一眼认出西域
明朝开国年间,混搭风相当讨嫌。有不懂法的军汉们擅自穿靴子在街上踢球,被朱元璋撞见后,统统当场砍脚。明初最杰出的画家戴进也因为给画里的平民错用了官服的大红色,被明宣宗剥夺了画家身份,晚年贫寒而死。 但从明朝中期起,混搭却成了服饰潮流。成化年间,朝鲜使团来人贡,朝鲜人穿的马尾裙瞬间吸引了满朝文武的眼球,引得官员们纷纷效仿。随后,混搭風越来越大胆:明初时士绅们指定穿戴的峨冠方巾,大户人家的佣人大摇大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