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特征与诱导治疗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20090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遗传学分布特征及其与诱导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对初诊为AML的395例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按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白血病指南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中等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各组核型发生比及其1个疗程诱导治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结果 预后良好、中等及不良核型分别占50.56%(180/356)、39.89%(142/356)、9.55%(34/356).预后良好核型t(15;17) 113例中,接受并完成1个疗程诱导治疗的101例患者均达CR.单纯t(8;21)组与合并其他染色体异常的t(8;21)组C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00%(23/25)比50.00%(11/22)](x2=10.317,P=0.001).正常核型及-y异常两组核型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90%(39/63)比58.82%(10/17)](x 2=0.054,P=0.817).复杂核型中以单体核型最多见,经治疗的10例单体核型患者9例未达缓解.结论 初诊AML患者细胞遗传学分布特点与国际其他中心报道略有差异.AML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不仅与长期生存相关,而且与诱导治疗后CR率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 nt的单链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 3'端非翻译区结合引起mRNA的剪切、降解及翻译抑制,参与基因的转录后调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iRNA的异常表达可参与部分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调控,影响造血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导致血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不同的miRNA表达谱与特异的遗传学异常及编码基因突变相关,能够为不同类型白血病的生物学研究提供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
期刊
为顺应期刊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建设: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本刊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改用中华医学会稿件远程管理系统。
期刊
目的 采用改良的信号连接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sjTREC)定量方法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胸腺输出功能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各时期(移植前及移植后14d、28 d、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5年、2年、2.5年、2.5年以上)外周血sjTREC水平,分析胸腺输出功能及影响因素.以24名健康体检者sjTREC
目的 提高对罕见疾病主动脉夹层(AD)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认识.方法 对1例DeBakey Ⅰ型AD合并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生存时间虽略有延长,但最终因AD无法控制而死亡.结论 对于AD合并急性白血病国内外鲜见报道,其预后与AD的严重程度有关,化疗的同时兼顾对AD的个体化治疗也许能改善预后。
第十四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3年11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承办。会议主题包括血液肿瘤生物学和靶向治疗、干细胞和造血调控、血栓和血管生物学、血液免疫学等。本次大会采用特邀报告、大会发言和分会讨论的形式,邀请国内外血液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就目前血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广泛交流。
期刊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体外生长特性和转化生长因子-β 1 (TGF-β 1)基因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7例MM患者为试验组(MM组),10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为对照组,取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BMMSC体外培养,观察BMMSC体外生长形态并计数,绘制生长曲线.取BMMSC提取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两组BMMSC中TGF-β 1
目的 探讨Notch1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在T细胞淋巴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测序法检测30例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Notch1蛋白的表达及Notch1基因26、27号外显子(HD)和34号外显子(PEST)突变情况。另取10例淋巴结反应增生标本作为对照。结果30例T细胞淋巴瘤中,21例(70.0%)Notch1蛋白表达阳性。17例(56.7%)Notch1基因发生突变,其中,8例突变
期刊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药物性肺损伤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经过,总结血液肿瘤患者急性药物性肺损伤的临床规律.方法 从2007年7月至2011年11月南方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选择符合急性药物性肺损伤诊断标准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转归.急性药物性肺损伤诊断标准:突发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排除心源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和肺栓塞;影像学以弥漫性肺间质浸润为主;抗感染治疗无改善,病原学检查阴性;
目的 初步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肺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选择住院化疗恶性血液肿瘤患者中发生化疗性肺损伤病例26例.对其临床症状、相关化疗方案、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男10例,女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6例,白血病9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淋巴瘤化疗中常见致肺损伤化疗方案为R-CHOP、R-BEACOP和BEACOP等,白血病化疗中致肺损伤方案为HA、AA、DA和I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