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血清学假阳性献血者的归队条件探究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imad41197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排除HIV血清学筛查中的假阳性献血者,探讨HIV血清学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条件。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间大连市血液中心常规血液筛查中核酸检测(NAT)无反应性、HIV血清学反应性且不被免疫印迹法(WB)确证的献血者做归队复查。复查方式同血液筛查,但血清学检测不设"灰区"。结果共筛查出HIV血清学反应性且确证阳性83例,流行率为0.43‰(83/192 065),其中第3代ELISA漏检4例(漏检率0.2/万),第4代ELISA漏检2例(漏检率0.1/万);ELISA试剂设置"灰区"的特异性低于取消"灰区"的特异性(特异性差D的95%可信区间:第3代试剂0.06‰-0.17‰,第4代试剂0.18‰-0.32‰);研究期间归队复查献血者68人,归队检测总次数为112次,单次归队复查的时间跨度为47-867(中位数194)d,单人归队的时间总跨度为89-908(中位数373)d。41人仅做了1次复查,合格率为70.73%(29/41);14人做了2次复查,合格率为57.14%(8/14);10人做了3次复查,90.00%(9/10);3人做了≥4次复查,合格率为33.33%(1/3)。归队反应性标本的确证试验全部为阴性。结论采用NAT和第4代ELISA联合检测模式同时取消HIV血清学检测的"灰区"可以减少血液筛查及归队检测中的假阳性,利于更多的献血者归队;血清学HIV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标准宜为每次复查间隔时间≥3个月,2次复查合格者即可再次献血。
其他文献
应用折光法、酸水解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脂肪和总酚酸的含量。对雪莲果饮料功能性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批次饮料中功能性成分
目的:观察通窍消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临床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9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给予通窍消郁汤,每日2次,对照组40例给予盐酸氟西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谈论文学最好从谈论文学语言开始;提高文学感悟力,应该从提高语言感悟力开始。语言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类丰富多彩、浩渺无限的内心世界;它能打通文学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