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西苕溪流域径流过程的模拟

来源 :湖泊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苕溪是太湖集水域的一个主要流域,研究西苕溪流域径流过程及污染物产出对了解太湖水文水质变化以及开展周围其它流域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研究的第一步,采用集总式模型LASCAM建立了西苕溪流域径流模型.以流域内2个水文观测站1968-1988年日径流观测数据对模型作了率定.率定效果满意,模拟日、年径流量与观测值吻合良好.在流域资料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模型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模拟效果,说明所采用的模型适用于数据不足区域.模拟还揭示,西苕溪流域径流产生可能以饱和地面径流机制为主.近河道浅层饱和土体的水位与降雨量相关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客车板簧悬架主要元件的结构类型;从可靠性出发介绍其结构选型原则.
由于风浪对浅水湖泊底泥的强烈扰动作用,底泥再悬浮的生态效应研究成为目前国际研究热点之一。但方法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有关底泥再悬浮环境效应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应用一种新
<正> 金环蛇亦称“金蛇”、“黄节蛇”。属爬行纲眼镜蛇科。身长100~180厘米。头部小,略带椭圆形,稍大于颈,眼小。有鼻鳞片,上唇鳞7片,眼前鳞1片,眼后鳞2片,前额鳞1片,后额鳞2
期刊
ASTER(高级空间热辐射热反射探测仪)是高光谱遥感影像时代到来的标志,高光谱遥感与一般遥感影像相比能为对地观测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源.以福州市的一景ASTER影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波段运算,然后进行非监督自动分类,结果表明能较好地提取地面的人工建筑物信息.该结果可服务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评价中.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移动互联网也应用到了各个领域。网络规模以及网络用户数量不断地扩大,各种应用信息系统丰富了我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校园的
摘要:针对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规模范围、自主程度、学习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分析了MOOC和传统课堂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提出了结合传统课堂与MO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介绍了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实施和评价过程,详细介绍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实践表明,将传统课堂和MOOC二者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MOOC;传统课堂;优
如何利用湖泊/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代用指标有效地指示环境很大程度取决于元素的来源及其在沉积物中赋存形态的确定.对位于半干旱区的内蒙古岱海14个沉积物样品的连续提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