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注解古诗当尽量追求准确精当r——以《郑献甫宜州诗文注评》一书为例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liuxie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解古诗当尽量追求准确精当.以《郑献甫宜州诗文注评》一书为例,其中对郑献甫诗歌中的用典诗句的注解和对地名的注解尤其精准.该书的注解虽然也偶有疏漏,但由于对注释的用心,此书不失为郑献甫诗文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选注成果.
其他文献
“听见她说”——失眠者语  四方盒子准备就绪  树枝摇晃着把羊赶进去  一只、几只、很多只  一些风声乘虚而入  最后,夜晚挤了进去  羊群在风声中睡去  她,从梦中醒来  吊燈被阴影压扁,丑陋、刻板  ——“我不喜欢”  她紧闭着嘴,却听见自己在说话  她讨厌七歪八扭的牙膏  讨厌被随意扯断的卷纸  她喜欢看盒子外面的树  喜欢它七歪八扭地生长  喜欢树干上丑陋随意的斑痕……  她坐在盒子里,在
期刊
是布谷鸟的一声唤叫  把我从三月的梦里  拉到,四月的梦外  翻开日历  清明雨已从右下角滑落  谷雨正从左上角飘来  我的歌谣里  除了桃花儿开杏花儿落  还有扁担开花结菱角  趁着前溪水涨  我得赶在日落前,将一粒种子  埋在,詩的开头  立夏  穿过那道栏栅  便来到了春天的外围  梦还未做完  桃花就已凋谢  你的书页里  除了一只断翅的蜻蜓  还有一枚发黄的落叶  那只高飞的蝴蝶  穿越
期刊
凉风依然徐徐,树影婆娑,露湿一地的色彩凄迷, 转眼让丝丝缕缕的柔情定格,一月的广州,夜晚的街道依旧是人来人往。抬头望去,幽蓝色的天空那样迷人,空中闪动着一颗颗的小星星,它们越来越多,好像在蓝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在眨着眼睛和我说话,深邃的苍穹是那么令我心驰神往。  回味着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心底最温柔处隐隐作痛,泪水随风飘散在空中。岁月在风中散发着碎片,每一片都是揪心的痛,为何想着念着就在风中飘散
期刊
秋天的原野  冬天的蜡梅  有她们自己的情绪  那是落叶的叹息  蜡梅的旁逸斜出  也是另一种抬头向上的姿势  养蜂女戴着金黄的斗笠  斗笠上有蜂蝶翩翩起舞  枕着这一地的寂寞  是蜂王的孩子吧  在夢里,我梦见  你端着一碗蜂蜜水  那份甜,一直从去年延伸到今年  或许,你的眼角  有淌而未干的泪,难道  被蜂蜇的疼痛已经从伤处蔓延  瓷碗里  尽是牵扯不断的蜂糖丝  原来蜂蜜  也是藕断丝连 
期刊
借春天的风暖一暖  借春天的风暖一暖  暖一暖  融化白雪的冬眠  过去了好远  爱恨情仇一转眼  一转眼  也不过是人世间百年  回首的瞬间  就让春天的风吹一吹,吹一吹  吹走唏嘘风干了泪那个你的誓言  就让春天的歌探一探,探一探  化成粉蝶飞过了山岚寂寞的深涧  借春天的风暖一暖  暖一暖  心底悲伤的缠绵  虐了千百遍  对你的无言,感情的无法兑现  刺痛了眼  也不过是走一回天上人间  
期刊
为了缓解日益加重的乡愁  这一辈子,我从未中断地还乡  回到那个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村庄  夜晚  我喜欢和乡邻在老村里四处游荡  看树影凌乱  看月光越过矮墙  看星子在夜空落下  但不是早年我熟悉的那颗  我们相互诉说这些年对生活的亏欠  对病痛和离别的一再纵容  黎明之前,天那么黑  一直担心不习惯走夜路的我  会成为黑夜和村庄的一部分  无法分离  作者简介:王涛,男,1986年出生,系中国诗
期刊
七律·咏柳宗元  枷锁革除婢返乡,惜才破土建黉堂。  深挖水井源多道,广种农田米满仓。  九赋诗文情寄字,十骚著作墨飘香。  胸中忘却沉浮事,蓑笠孤舟钓雪霜。   七律·咏韩愈  颠沛伶仃志气昂,淮西平定战旗扬。  诗含激电千龙舞,文起惊雷万马狂。  忠胆一颗戳悖谬,大牙两粒辨高强。  伐舟宦海鸢飞影,南岳开云览胜光。  七律·咏欧阳修  总角诗文似涌泉,青春绽放中三元。  冰心见月陪明圣,慧眼识
期刊
让人夜夜辗转反侧的,只有梦里的故乡。  冬天的一个清晨,我战战兢兢地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我小小的村庄。站在村头,我脑海里浮现出很多熟悉的记忆:儿时的伙伴,童年的游戏,还有简单质朴的满地油菜花。这时雪还在漫天飞舞,我的身子被大衣裹得严严实实,但在那一刻,我突然有种莫名的孤独,不想说话,只想静静地看着我的村庄,好好看看养我育我的故乡的模样。一滴眼泪融化了一圈的雪,而流不尽的只有当初的少年和当初的故
期刊
摘要:琵琶演奏是一种十分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其具有极高的传统性与古典性。在琵琶演奏的过程中,演奏与表演同样重要,两者的巧妙融合,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演奏效果。然而,在以往的琵琶教学中,很多教育工作者与学习者都会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奏”的方面,忽视了“演”,极大地削弱了琵琶演奏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琵琶演奏,分析其对表演所提出的需求,以及表演在演奏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琵琶演奏 表
摘要:魏晋时期,归隐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隐逸队伍庞大,与之相随的隐逸诗也达到顶峰。晋代王康琚一改之前的隐逸主题,以“反”字表明自己主张的朝隐、心隐。王康琚的主张实则是儒道结合的产物,但是深究又会发现是一种逆反式抒情的结果,与陶渊明的隐逸相比,不是一种真心的隐逸,只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情。  关键词:王康琚 《反招隐诗》 主题 原因  一、招隐题材的演变  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是现存最早的关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