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识字方法 提高识字效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98-01
  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的核心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农村小学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老师,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机械运用识字方法,忽视识字能力的培养。集中识字教学时,教法老套,对汉字音、形、义、结构、偏旁、笔画等讲解乏味,缺少生动有趣,仍让学生死记重复抄写。随文识字时,识字与学文脱离,仍采用孤立识字老方法,让识字与阅读失去关联”。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有意识记偏少,教师必须遵循识字规律,在教学生识字时,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以提高识字效率。
  一、遵循汉字规律 巧妙识字
  引导学生从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上更多认识汉字的构字规律,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象形字识字法。
  低年级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比较敏感,在教学象形字时,可通过课件展示汉字从实物到象形字、简化字的变化过程,让学习内容变得更为形象、具体。例如:学习识记“鸟”时,先让学生看看这个字和小鸟有什么相似联系点。小学生都会一目了然地争着回答:“第一笔撇像小鸟的嘴巴”,“中间的一点像小鸟的眼睛”,“最后一横像小鸟的尾巴”。通过字形与小鸟的形象比较,“鸟”的字形已经深刻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这时再出示“鸟”字的演变过程图片,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样“鸟”的字形同学们就记得更牢固了。
  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展示,直观地出现汉字的字形,加深了学生对象形字的感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为低年级学生识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2.形声字识字法。
  汉字,形声字居多。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大部分汉字至今仍能形旁表意义,声旁表读音。多数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都有揭示字音、字义联系的规律。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汉字的音、形、义,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3课《小青蛙》中的生字“晴、清、睛”。学生自主读生字后,让他们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这三个字都有“青”,而且读音有点像。接着让学生观看插图,读一读带有这几个字的句子,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老师引导: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晴”,表示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睛”,表示与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这几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右边的“青”是提示字的读音,是它的声旁,也叫音符。左边偏旁是提示字的意思,是它的形旁,也叫意符。教给学生这种利用形声字本身规律的识记方法,触类旁通学习理解“请、情”字,有助于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3.字理识字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作为汉字的主要特点和汉字教学的独特资源,字理理所当然成为设计教学方案或采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例如教学“日月明”:教师先用课件演示“日和月合到了一起”,然后引导:太阳在白天十分明亮,月亮则在晚上给大家带来光明,太阳和月亮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字(明),表示光明。
  字理识字法抓住汉字构字的特点,从汉字合成结构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字理分析。学生通过理解汉字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以字理为中心,举一反三学习就能达到识字的目的。
  二、结合多种方法 快乐识字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因字、因文而异,采用形式不同的识字方法,让儿童动手、动脑、动口,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识字的兴趣,把单调、乏味的识字变为趣味盎然的快乐学习,从而让学生喜欢汉字,充满主动识字的愿望,不断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1.游戏识字法。
  儿童好玩喜欢游戏,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游戏,如“摘果子”、“找朋友”、“送生字宝宝回家”、找反义词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把生字识记下来。例如:让学生做找反义词朋友的游戏,“上”对“下”;“多”对“少”;“开”对“关”;“左”对“右”等。让学生在文字游戏中身心得到愉悦,言语文字得到训练,智力得到开发,也更加深刻理解了字义。
  2.在随课文识字教学时,还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方法。
  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第2—4小节中的生字“过、给、串、们、以”。(1)用加一加的方法学习识记“过、给”字:“寸”加走之底就是“过”字;“合”加绞丝旁就是“给”字;(2)象形记忆法学习“串”字:先问学生有没有吃过冰糖葫芦,接着告诉学生两颗山楂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字;接着课件演示“串”字由古到今的字形变化,让学生认真观察记住字形,理解字义;最后学习运用:引导学生想象什么东西可以串成串,加深对串字的深入理解;(3)利用猜字谜的识记方法学习“们”字:门外有人组成——们;(4)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识记“以”字。告诉学生“以”字第一笔是“竖提”,共四笔。
  3.竞赛识字法。
  根据学生喜欢表现的特点,在识字教学时可结合如:“字词大闯关”、“识字小能手”、“识字接龙”等競赛活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增强奋力向上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通过竞赛识字更加热爱学习语文。
  总之,老师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教育机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丰富识字方法,创新教法指导学生高效识字,提高学生识字效率。努力为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二年级(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的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郭艳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探究》,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其他文献
从<说国家>流露出最初的民主意识,到<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和<今日之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民主的社会"、"民主国家",以至<实行民治的基础>建构起民主的现实基础,陈独秀民主思想
【摘 要】情境引入课堂符合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的数学学习的特点,能够促使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情境的创设应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引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  【关键词】理性;情境;数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95-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社会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对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产生了一定心理压力.通过对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成因的分析,寻找调适的途径,解决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使得这一"群体"以健康的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积极有效地培养学
【摘 要】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厌学主要指的就是中小学生对学习以及学校失去兴趣,而出现厌倦学习的一种的心理不良行为,厌学问题的影响十分深远,不仅会让学生出现负面心理,还会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大打折扣,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和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中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