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的虚构与真实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b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莱辛在《汉堡剧评》的第二十二到三十二篇中论述到有关作家对剧目的虚构情节,他给我们的建议是作家既要懂得使他的虚构显得真实,又要使他们具有教育意义。同样的,我们要思考,面对现在历史剧翻拍而成的穿越剧,怎样才能既使新创作的虚构环节具有真实性,为观众所接受,又能达到莱辛所说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虚构 创作目的 戏剧表演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072-01
  
  历史剧是根据题材内容划分、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剧目。在西方,这一剧种的作品古已有之。
  对于一部历史剧的创作,怎样平衡虚构的情节与原历史的真实性?莱辛的建议是:作家既要懂得使他的虚构显得真实,又要使他们具有教育意义。①
  虚构历史情节本身是不真实的,这是一种精神创造,体现于“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家不必拘泥于历史的真实性,却不得不使这种虚构具有与整个剧目所要表达的目的性相一致,才有符合真实生活的合理性。否则,假若是悲剧,单纯的虚构只会让作家用恐怖与怜悯的手段大量堆砌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事物,形成一部晦涩的剧目。
  不同作家自身的经历异同是导致戏剧故事理解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待同样故事里的人物,他的行为、语言等带有自我的区域特征,在特定的时期,不同国家甚至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亦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的差别往往是体现剧中人物特性的东西,作家该如何用自身的经验去了解这种微小,透过重新编排的剧目表达作家的新观点。整个重新塑造故事的过程,作家会根据原作进行修改,剧中没有的情节而作家认为该添加的情节都应当算虚构情节。这些增添的情节应该与作家的创作目的紧密相扣,也就是说,作家究竟想让剧目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假若是一部悲剧,虚构与创作目的的紧密相扣是让观众感受到怜悯与恐惧,从而净化观众的情感,达到适中的程度这一主要功能的基石,使观者看得懂,感同身受。②因此,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冷静地回避。
  现代历史剧的发展,莱辛提出关于“虚构与创作的目的”的见解,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今天有关历史剧的创作,影视的改编是极为频繁的。同一历史题材的不断翻拍,都是对这部历史剧的再创作。究竟是“伪创作”还是“真创作”值得我们深思,这或许是一部翻拍的历史剧能否获得观众认可的重要因素。戏剧是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剧本,演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表演故事的情节。现代的各色表演更多的是电影与电视剧,这对演员在故事的表现上有更多的自主创造性,塑造人物形象较之舞台戏剧更随意些。但两者都是表现力极强的表演艺术,突出人物在故事情节中鲜明的特征是吸引观众的关键。
  一度较热门且争议颇多的是成龙将影视《神话》重新拍为电视剧的《神话》。前者的虚构事件围绕“执著爱情”这一主题与最终目的相符合,自然有序,最后达到真实历史与现实生活合理融合在一起;后者运用同样的主题来扩大也不是不可,不见得非从同一角度诉述,认为对待同一历史题材再创作,创作的目的可以相同,如果换个角度来虚构情节、人物或许可以减弱作家在编写越来越多的扩大题材中,一门心思填补空白情节的想法,以至于采用不合乎常理的表现手段使之虚构,和历史资料无谓地揉在一起,凑成一部颇为冗长、颇难领悟的故事。③
  电视剧《神话》造就了中国一个新剧种——穿越剧,并愈演愈烈,即便在“学界”备受批评,但于大众而言,这样的题材还是颇受欢迎的。穿越剧可以肆意连接并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两个时空。这样一种颇具创新意味的题材能让编剧大展身手,交错的时空、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碰撞给予了足够的操作空间。当这部一直被翻拍的唯美爱情剧被拍摄为一部古代与现代穿插的喜剧时,众多的高科技手段制造出人们不能推理、不合常态的奇异事物,这“神话”也太“神”了点。最后,虚构的情节走的太远,无法与创作目的并在一起。
  对于故事的再创作者来说,艺术高于一切。他喜欢听人自由、公开地评论自己,觉得即使评论是错误的,也比无人评论的好。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与观众之间会呈现出不同的反应,人们的思想总会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决定了对创作剧目的接受程度。无论是哪个时代的喜剧,都要通过笑来改善,却不是通过嘲笑;既不是通过喜剧用以引人发笑的那种恶习,更不是仅仅使这种可笑的恶习照见自己的那种恶习。因此,对于观众而言,喜剧在于训练我们发现可笑的事物的本领,从而使具有普遍意义的裨益在于笑的本身。
  历史是人类成长路程的记录,历史剧的创作不仅要对史实深入了解,还要有不惧怕历史的态度(敢于虚构,使最后的主题、目的符合这个时代,揭示现代生活中的人性),这也是现代艺术评论家应该具有的品质:对艺术现象背后深究,不做门外汉;对人云亦云的评判勇于怀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注释:
  ①②③(德)莱辛(著),张黎(译).汉堡剧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二次印刷,第149页,第165页, 第166页.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英语学习的资源越来越丰富,而高职生明明知道英语的重要性却因其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足,往往沉溺于网络游戏,英语学习止步不前,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几乎没有。高职教师在培养高职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职教师的角色转变和考试改革的方面做了一些分析和探索,以求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网络 高职学生 英语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H
[摘要]语文课堂中,应加强情感教育,本文结合理论,运用经典范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观点,即美读、美教、美育。  [关键词]美读 美教 美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148-01    翻开《拿来主义》,你应是冷峻的鲁迅;走进《胡同文化》,你应是睿智的汪曾祺;低吟《兵车行》,你应是沉郁的杜甫,高诵《蜀道难》,你应是飘逸的李白。你是一位
[摘要]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既要符合一般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规律,更应该兼顾其群体的特殊性。本文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归属感成因和影响归属感的因素探索着手,以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为例,分析了该院在校大学生归属感的现状和存在误区,并从学校、个人和家庭三个角度探讨如何正确引导民办高校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属感。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要]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现如今的教育形式下,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学校借助沙区进修学校搭建“明星工程”这个平台,利用“先走出去,再带回来,以点带面,向外辐射”的方法,并形成了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讲座,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培训,将好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带回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并且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关键词]教师培训 语文教师 小班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
[摘要]本文试通过分析安徒生一生的爱情悲剧,来看他作品中的爱之主题。他牺牲了现实中的爱情,但在他的童话中,最纯粹的爱情却得到了永生。  [关键词]安徒生 爱情 童话 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099-01    在人类所有的文字中,讨论爱情的那一部分要占十之八九。爱情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答案,每个人也都有他自己的演
[摘要]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合作精神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结合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在对大学生日常的管理中,通过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集体主义观教育,积极倡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教育与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 合作精神 高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82-03    合作精神是指参与者通过共同合作互
[摘要]根据学校隐性德育是由道德的含义和道德学习的本质决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其德育启示的分析,提出高校隐性德育的原则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隐性德育 德育途径 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10-01    一、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特点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逐渐完
[摘要]《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书以建立创业型大学为目标,围绕组织这个核心,通过对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多元化的资助基地、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整合的创业文化的五条转型途径来阐明创业型大学的建成。  [关键词]大学组织 转型 创业型大学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90-02   大学历经千年
[摘要]课堂氛围是聋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教学方式是聋生健康成长的平台;自由思维是聋生健康成长的空间;心理辅导是聋生健康成长的保证;特教老师应真诚地流露出对每一个聋生的关爱,适当地引导和点拨,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师生之间爱的传递的桥梁。  [关键词]聋生;数学课;健康心态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72-01    聋生由于先天生理上的
[摘要]高校图书馆肩负着对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介绍了陕西教育学院图书馆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了简要的分析,试图探索学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理念,探讨了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素质 教育 文献信息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