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五四时期的国民、平民、民众到三十年代的"大众"、"无产大众"、"被压迫阶级",作为数量的民众概念逐渐演化成作为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术语。大众语的倡导源于五四白话文的危机,大众语的讨论凸显了不同文化立场在语言领域的博弈,大众语论争既是新文学界反对文言复活的保卫战,也是新文学界回身反顾白话语言的自我反省和批判,同时也是国语运动界如何建立未来中国统一语的不同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