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一线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l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药物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化疗药物一线治疗中晚期肺鳞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21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存在手术禁忌证的中晚期肺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组(NAB-P组)和吉西他滨联合铂类组(GEM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NAB-P组的客观缓解率为30.56%,GEM组的客观缓解率为28.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B-P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6.11%,GEM组的疾病控制率为6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NAB-P组的周围神经毒性、脱发、黏膜炎发生率高于GEM组(P<0.05);GEM组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高于NAB-P组(P<0.05);NAB-P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较GEM组长(P0.05).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一线治疗中晚期肺鳞癌比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在疗效上更有优势,且NAB-P组的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车门内板加强筋布局优化仿生设计思路.结合单一车门内板在下沉工况、侧向柱碰撞、抗凹工况、一阶模态这4种工况下的拓扑优化结果,基于折衷规划法对车门内板进行多目标拓扑优化;结合多目标拓扑优化结果与蜻蜓翅脉优良结构,对车门内板的加强筋进行仿生设计;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多目标优化函数中各工况的权重比.研究结果表明:车门质量减轻了2.7%,并且在同样的载荷下,车门抗凹位移减少了37.6%,最大应力值减少了1.4%;下沉位移减少了27.1%,最大应力值减少了36.8%,侧向柱碰撞侵入量减少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研究组给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罗哌卡因,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见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见效时间)、不同时间[麻醉前(T0)、臂丛阻滞完毕后15 min(T1)、臂丛阻滞完毕后30 min(T2)、术毕(T3)]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
目的 研究1个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该类患者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证实仅有1个前哨淋巴结阳性且行ALND的乳腺癌患者465例,根据其腋窝NSLN转移情况,分为NSLN转移组104例,NSLN未转移组361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465例仅1个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