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的领导力构成要素及其提升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blecle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它的特殊在于大学所有活动的根本取向是为了“求真”,为了“求善”。所谓“求真”就是大学要高举科学精神的旗帜,遵循科学精神的原则,探寻真理、探究真实、探讨事物变化之机理的规律性;所谓“求善”就是大学要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敬畏人文精神,培育人高尚的道德灵魂。“求真”和“求善”构成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体现着大学的核心价值追求。
  大学办学的理论和实践反复告诉我们:一所好大学必须要有一位好校长,或者说,只有有了好校长,才能办出好大学。20世纪20年代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办学思想,使得北京大学风骨傲然、品格卓绝。为了保持老北京大学“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和相对独立性和思想自由,蔡元培曾一度辞职并表示:“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校长。”他的人格感召和境界追求,为大学校长树起一面旗帜。当时的北京大学,人才荟萃,学术自由,堪称当时中国的思想库,犹如大海上的灯塔指引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蔡校长治理北京大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大学校长的人格境界是产生领导力的源泉。
  今天,大学处在高度竞争和快速发展的国际化大环境中,昔日经验式的办学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游离于社会生活、独处一隅清高的教与学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教授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追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大学在教学管理上、在学科发展上、在校园的文化和精神氛围上、在学术追求的价值取向上,以及大学校园内生活的方方面面,冲突剧烈、活跃异常,构成了当代中国大学的独特画卷。在这幅动态的图画中,校长如何配色,如何着笔,如何涂鸦,就体现着校长的管理思想和自身文化价值观。当代中国大学校长除了领导他的大学为发展的中国提供人才成果和研究成果外,更重要的价值是复兴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加快这一历史进程,大学的作用和功能才能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展开,大学对社会才会产生更强的辐射力。复兴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是整个社会对今天大学的期待和要求,也是对大学校长领导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现代大学的发展基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化大学固有的内涵。这种内涵包含着大学中知识群体很深的思想精神品质和文化价值倾向。深化大学的内涵就是要让大学固有的内涵在时代化中彰显出更加靓丽的色彩而不失其魂,在历史和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断积淀。师和生的思想精神品质和文化价值观在变化中不断实现超越和提升,进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和传承文化能力的提升;深化大学的内涵就是既要体现出强烈的历史烙印,也要显示出鲜明的新时代内容。大学必须依靠其厚重且不断丰富的内涵而非市场需求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地带。大学也正是借助自身内涵的辐射和引领,拓展了它的外延。二是让现代大学的外延更加贴近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从而实现大学更现代和更有效的发展。现代大学既要和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又必须要保持自己独有的精神风范,必须对社会在精神和文化上起引领作用。大学精神就是国家精神的升华、民族精神的旗帜。大学精神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校长必须做“大学精神”的第一承载者和坚定践行者,才能产生强有力的领导力,推动大学的发展。
  在大学校长对大学的领导过程中,其领导力首先表现为大学校长必须具有“开启愿景”的前瞻能力。前瞻力最本质的意义表现为一种着眼未来、预测未来和把握未来的能力。大学校长的这种前瞻力是大学校长站稳脚跟、施展抱负的主体核心领导力。要做一个成功的大学校长,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激发他的团队享有一个“共同愿景”。大学校长 “开启愿景”的前瞻能力有时会在他励精图治的建设愿景中发挥神奇作用。
  大学校长对大学的领导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凝聚人心、凝聚价值观共识的过程。大学校长的凝聚力是提升大学校长领导力的要素。作为领导者,通过非强制性的方式和方法鼓励一部分教师和干部,或组成团队来实现一个或若干个既定教育发展目标和奋斗过程,是大学校长凝聚力水平展示的过程。大学校长凭借坚定的信念和来自对大学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对大学发展目标的独有见解和自信所辐射出的人格魅力,会使他所领导的团队成员深受感染、备受鼓舞,自觉携手并肩、同甘共苦攻克科研难关,营造大学独有的文化环境,实现大学的发展。大学校长靠人格魅力推动大学发展的领导力量是大学精神的追求和体现。
  大学校长的领导过程,是他作为领导者对被领导的全体教职员工施加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对大学发展的无形推动力就是大学校长的影响力,即大学校长领导力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大学校长影响力产生文化影响的过程中,其权威性经常会对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心理影响,而这种影响便来源于校长在长期的大学教育生涯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学术声望、人脉信誉和处事待人的能力所产生的威望。这种威望是广大教职员工对大学校长人格境界的认同和追随,是大学校长高品质的人文修养所产生的使广大教职工悦服的领导力。这种没有权力产生而胜似权力产生的威望,可以使大学的团队不令而自行。
  在大学校长的领导过程中,大学校长“锐意创新”所产生的推动力也是构成领导力的很重要方面。对于一名大学校长而言,他愈是具有创新的推动力,就愈是容易激活全校教职工的创造性,使他们创新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甚至推动整个大学教育体制、大学教育运行机制和大学文化的创新,从而将大学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创新境界之中。大学校长创新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其领导力水平的高低。
  大学校长领导力的提升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这既是社会环境和时代的要求,也是大学校长群体的自觉追求和修炼。就大学校长群体自身而言,其领导力提升应在以下方面用力用功:
  首先,当代中国大学校长应自觉开阔自己的国际视野,提升自己的全球战略思维,这是领导力提升的制高点。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相推相助,来势凶猛,不可阻挡。大学的发展与国际性的技术高端、知识前沿以及专业人才需求等相关联,受商业利润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各国在如何实施跨国教育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校长迪埃特·伦森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在未来的10年~15年,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将日新月异,要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提升国际竞争力,培养自己的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眼光,登上世界舞台,这样中国的高校将在未来全球化的过程中前途一片光明。”当代中国大学校长如何开阔自己的国际视野,提升自己的全球战略思维,是领导力提升的必修课。
  其次,提升人文素质,成为大学的智慧偶像是大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的灵魂。沃伦·本尼斯说:“随着我们对构成有效领导力的技巧和策略进行的研究不断深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领导力永远是艺术和科学的复杂混合体。”中国社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相交织的阶段,大学校园内同样也存在着观念差异的巨大矛盾。一名大学校长必须有“十八般武艺”方可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大学校长的耐受性、敏锐性、果敢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说过:“校长不是‘人’当的。”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也深有体会:“做校长很‘心苦’。”在时势和现实环境中,有许多个人不可为的因素。即便如此,当代大学校长仍然要努力保持自己心灵的耐受性和完整性,提升“心”的影响力,也就是有深度、有高度的文化综合气质,成为大学的智慧偶像,这是做一名高水平的校长非常重要的因素。靠非权力因素产生的领导力,既是大学教授群体对大学校长领导方式的倾向特征,也是大学这个精神文化知识重地的氛围要求。大学校长个人追求“文化”的至高境界,是现实要求大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最后,自觉提升管理能力是提升大学校长领导力的实践基点。在当代大学中,校长作为权责关系结构顶层的最高行政管理者,起着引导、凝聚、协调作用,这需要校长除了具备丰富的智慧外,还要具备非凡的管理能力。这种管理能力应当主要体现为如何在尊重教授学术权力的同时,实现对教授群体的有效激励,以及对学术活动的有效管理。
  (作者系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 实习编辑:祖 迪]
  
其他文献
禽流感来袭,宝宝如何预防rn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rn爸爸妈妈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尽量不带宝宝去空气不流通场所.rn由于禽流感病毒对热敏感,65至70℃加热几分钟就可灭活,因此,妈
为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民办高校在师资建设上应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职工培养培训层次、建立教师教学培训师团队、推进教师信息化教学服务平
“三八”节期逢“两会”,特别想知道代表全国半边天的女代表、女同胞们在发出怎样的声音——rn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甄砚的提案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 消除性别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在不同感染时期(0d、7d、14 d、21 d),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感染不同
新妈烦恼:rn新生命的诞生本来皆大欢喜,但成为新妈妈的丁宁却一脸的失落和无奈.已经习惯了奶瓶的胖妞不肯吸妈妈的乳汁.每当丁宁掀开衣角,把乳头放进胖妞嘴巴里时,胖妞总是挣
编前语:rn一年来,江西省九江电信分公司各方面的工作成绩斐然,这和现任领导班子坚决实施集团公司战略部署、开拓思路、推进创新、典型示范的做法密切关联.
2012年10月26日,为加大对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标院)的对外宣传力度,把宣传转化为品牌和生产力,促进中标院创造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品牌宣传合作协议签字仪
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差异教学,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学习知识,以促进每个学生的综合发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教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巧妙处理差异教学展开探讨.  一、教学目标差异化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进行目标差异化,应面向全班大部分学生,不能只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