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泼的孟夫子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or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凤

  虽然孟子说过“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言壮语,其实他绝非一个浮夸之人。看到他总结的“君子三乐”,我们会发现圣人其实也有非常务实和朴素的一面。各位看官,不知你所认为的人生之乐都有哪些?不妨和孟子的观点对比一下。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这段话说得,真是一上来就给人一个大惊诧——君子有三乐,但是称王天下是不属于这三乐行列中的!等等,没有听错吧?儒家讲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呢?您老人家教导我们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呢?您还说了“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啊,您难道都忘记了吗?
  孟子的君子三乐,真的是太朴实无华太落地了呢。第一是家人平安,父母兄弟都好;第二是行走世间心怀磊落,抬头不愧对于天,低头也不愧对于人;第三是能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这三个愿望中,第一点多少还有些宿命的色彩,因为世事无常,生老病死有时候不以世人的意志为转移,最后一条则有职业性的限定,教书育人并不是人人可以有条件去做的事,为人师者自有其合法性身份的支撑。至于问心无愧这件事,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个人选择了。所谓君子固穷,任何时候,只要你想,都可以去做一个有原则有底线有信念的人。
  文化二字,原本就应该是“文而化之”,孟子的出现和存在,在儒家人物的群像谱里增添了一个轮廓分明的形象,也会让后人明白,儒家思想本身并不是迂腐的,而是有些原本就迂腐的人,只懂文,不懂化,活着活着才成了腐儒。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离娄上》)
  儒家讲中庸之道,凡事不钻牛角尖,不走极端,真正有智慧的人从来都是不刻板和教条的。言必信,行必果,这是没错的,但是这只代表了行为层面,却没有抵达行为背后的动因和缘起。通达的人,有个更高的标准是“义”,符合义,才是更高的准则和判断依据。说不好听的,要是两个贼合谋去盗窃,其中一个人中途良心发现,不再去继续罪恶的行径,难不成还要被指责没有信守承诺吗?
  与孔子相比,孟子似乎是更有趣的,他的有趣体现在他的故事里,比如,因为小事想把妻子休掉,结果被老娘训了一顿之后作罢;也体现在他与人交往的方式中,比如梁惠王在休闲游览时看见孟子,便有些心虚地自我矮化,可见心里有多怕他;当然,孟子的有趣更体现在他洋洋洒洒的文章里。
  不信?去找一段来,大声地读读看吧。
其他文献
12岁时,稻盛和夫随父去寺庙拜访一位得道高僧,问询人生之路。高僧是一位很老很瘦的和尚,他仔细打量了稻盛和夫,对其父说,这孩子不需要问了,你们回去吧,以后让他多说“南曼南曼”就可以了。  “南曼南曼”是佛家禅语中“谢谢”的意思。此后,稻盛和夫牢记高僧的这句话,真的将“南曼南曼”每天都挂在嘴上。  27岁时,稻盛和夫创办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京瓷是一家以精密陶瓷技术为基础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但稻盛和夫本
折扇,古谓之“折叠扇、聚头扇、撒扇”,一般由竹木或牙骨、韧纸或绫绢合制所组成的可折叠之扇。其随身怀袖,携带方便;其扇面书画,扇骨雕琢,为文人雅士出入时往往携之而相伴;又别称“怀袖雅物”,以及“并面、便面、障面”等。其品种有纸折扇、象牙扇、贝壳扇、檀香扇、孔雀翠羽扇等。   折扇以纸质为最普及。此扇是以细长骨片疊起,下端头部以钉铰固定,其余则可展开为半圆形,上用特种纸张裱糊而成,并在扇面上题诗作画
元西  忆起,高中,似乎是不关于生活,只关于梦想的。由彼观之,梦想清晰得不得了,就好像心之所向,就指着那么一所大学,甚至那么一个专业了,从不曾想梦想是如此繁复之物。感觉自己就像肖申克里的一只鸟,每根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芒,觉得飞出去,梦想不远,餐风饮露仍觉爽,天被地席处犹欢。  窗外开始滴答。算起来,这座南方的城,许久没下过雨了,一如我的梦想,似乎也许久没露过头。上一次这么安静地听雨,似乎还是梦回
[推荐理由]  “中美少儿同步科学阅读”系列丛书,以美国的优质教育刊物为基础,获得了美国卡洛斯出版社的独家授权,为中国的读者奉献高品质的科普读物。中国新闻网也多次报道,相信读者朋友一定会从中受益。  [内容简介]  “中美少儿同步科学阅读”系列丛书是美国学生必备的科普读物,涵盖了艺术、科学、心理、生理和自然等领域,解析科学的变迁,讲述爱和希望的故事。该丛书可读性强,以专题的形式,向读者传播最新的科
也许很多父母的认知里,“听话就是好孩子”就是个不用去论证的天理,但在我们家恰恰相反。三十多年的时间验证了:是我这个做儿子的叛逆,才成就了我跟父亲而今的亲密关系。  父亲无论家里家外口碑始终上乘:父亲在体制内工作,多年的一把手,三个职位在身,实打实的NO.1,不光身居高位,下面的员工也很敬重他,拿我父亲当老大哥、好榜样。  我只举两个例子来说明问题:他退休之前,每逢过节过年,值班表上都只有他一个人的
又到一年招生时。上海不少小升初的家长都在动脑筋让孩子进入知名的民办初中。上海民办初中的实力令人佩服,这几年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小学也越来越吃香。基本上,上海的民办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不逊色于公办教育。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民办教育有声有色,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  民办教育30年  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月民对《新民周刊》回忆说,上海的民办教育兴起于改
宋代文坛的奇观是,“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永)词”。当代文坛的奇观则是,“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遍布全球的华人也把金庸的影响带到了世界各地。金庸小说的官方译文有韩、越、泰、印度尼西亚等亚洲主要文字和英、法、日、意、希腊等西方主要文字,而金庸“粉丝”中流传的各种非官方译本更是多得无法统计。金庸的作品已经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东南亚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方,“金庸迷”自
祝允明画象  祝允明(1460-1526年),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希哲,自号枝山,正德九年授为广东宁县知县,嘉靖元年转任为应天府(今南京)通判。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能文,尤善书法,名动海内。他从小勤学,五岁即能书写大字。为人性情豪放,不拘俗格。人们把他和文征明、王宠、陈道复称为“吴中四名家”,把他和唐寅(伯虎)、文征明、徐祯卿称为“吴中四才子”。祝允明早年书法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后追“二
我听到小鸟在歌唱   从我记事以来,我爸对我休息时间的定义就是“另一种学习”:练琴累了就画画,画画烦了就练字,练完字可以做几道奥数题换换脑筋。我也曾多次向我爸表明适当的玩耍对成长有益,但他丝毫不以为意,还睥睨着我说:“你不说我都忘了,数学书上的常用公式你都背下来没有?”   日复一日高负荷的行程表让我几乎没有同龄的玩伴,直到前院的姑娘举家搬来。那天晚上,我因为没背完课文被我爸罚不许吃饭,只得在
寻访金庸江南旧居  “这时潮声愈响,两人话声渐被淹没,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移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正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无前。”  这是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一段话,将世界奇观“海宁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写得淋漓尽致。而海宁这座“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正是他的故乡。每年农历八月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