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信仰的固守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4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了一容中短篇小说集《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2007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些作品质朴天然,粗犷悲凉。其中短篇同名小说《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讲述了一个信仰的坚守者一生无私奉献母爱的故事。本文以此为例,分析了一容笔下底层民众朴素而悲凉的生活,体现了他特有的平民视角和悲悯情怀。
  关键词:了一容;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信仰坚守
  作者简介:王冠颖(1994-),女,汉族,山西运城市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影视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01
  从苦难中走出的了一容有着深厚的生命体验,他用独特的眼光,细腻的心思描绘着苦涩而又生动的世界。在《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中,他以敢于直面苦难与不幸的写作勇气,通过对西海固县城一对苦难母子生存境遇的白描,展现出了荒凉西北边陲乡民的坚韧生命力,引领读者对美好人性进行深层涵咏和反思。
  一、独特的民族文化
  了一容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他作品中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展现出了本民族的特色和魅力。在宁夏有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回回家里三件宝,汤瓶盖碗白帽帽。”汤瓶是沐浴净身的专门用具,是信教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用品。他们每天都会进行礼拜和“大小净”,以保持身心的纯净。在小说《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中,关于汤瓶的描写多次出现,母亲总是在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下为自己和儿子洁净身体。而汤瓶里的清水仿佛也抚慰了母亲苦难的心灵,让母亲的信仰找到了寄托。她坚持十年如一日地照顾自己的儿子,日日过着近似于修行的素食生活。直至给儿子体面送走后,才安心地离开人世。
  二、清洁精神的吟唱
  对于作家的创作来说,多元杂糅的宁夏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了一容也不例外,他的作品字里行间都称颂着清洁精神,不仅注重身心的清洁,更突出精神的洁净。
  首先,一个人在生活中无论有多么穷困潦倒,都会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坚持进行“大净”和“小净”。小说中的老母亲孤身一人带着瘫痪的儿子,居无定所,四处求医。虽然残酷的现实不给他们一丝喘息的机会,但是老母亲每天都会认真替儿子擦洗脸庞、耳根和脖子,保持母子俩的面容整洁,衣物干净。其次,在人生信念上,他们坚持不看“不洁”之物,不走“不洁”之路,不说“不洁”之话。文中的儿子身患重病需要母亲的照顾,他无理取闹的行为也加倍折磨着母亲。而这时的老母亲每当用汤瓶里的水清洗自己时,更希望能将烦恼忧愁一并洗净,抛除情绪的波动和杂念,更好地照顾儿子。临终前,老母亲的脑海里淡淡地掠过:“一股细微的风从汤甁内朝着倒水的那个指头般粗的瓶嘴里吹进去,发出空幻的声音,就像一曲伊斯兰古歌,一遍一遍涤荡着人的心灵。”[1]可以看出,小说中重复出现的汤瓶不仅仅是清洁身体的容器,更是洗涤灵魂的象征,从而也加深了故事的隐喻性和深刻性。
  故事中的“铜汤瓶”和“月光”也形成鲜明比照,一个质地坚硬、色泽古朴;一个迷离朦胧,轻纱笼罩,一实一虚,一刚一柔,在相互衬托间营造出诗意的氛围。而故事的主题也突破了庸常的母爱,表现出一种思想上的张力和对心灵的慰藉。因为老母亲成为了一种信仰的精神化身,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更代表着坚韧不拔、心灵纯洁、永不服输。
  三、黄土地上的人性歌哭
  文学是作者对人的心灵和世界的关照,体现着作者对精神世界的思考。尽管了一容的小说描写的是西北黄土地上的人性悲歌,但却能引起所有人的心灵共鸣。
  在《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中,主人公尤索福因为天生残疾被家里人所抛弃。小小年纪就出门打工讨生活,也不得不常常露宿街头,生活艰难。疾病把他变成一个哑巴,又让他的身体逐渐萎缩佝偻,无法像常人一样站立行走和劳动。唯有老母亲坚决陪在他的身边,悉心照料,才不会无依无靠。同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展现出尤索福面对生活的坦然心态:尽其所能的用脚趾夹东西,用头亲密地回应妈妈的爱,捉弄别人的心思和乐趣。这些温馨又略带心酸的场景,对于尤索福来说,这是他不灵光的脑袋里固執坚持的生存理念。
  作者笔下的尤索福和老母亲正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代表和化身。命运已经多舛的尤索福因为疾病缠身而变得敏感多疑,他会用蛮横无理的行为来反复印证母亲对他的爱。而母亲的无限宽容也已经超越了母爱的范畴升华到人生信仰的高度。看似不作声的母亲其实与命运在进行无言的抗争。她不抱怨、不倒下,坚持着对儿子的照顾。甚至在最后,儿子的存在成了她活下去的动力和支撑。儿子越是无理取闹,越是能激起母亲的斗志。小人物的生活虽然卑微得让人心酸,却充满了生命的韧性和柔软。而对于生活的全部信仰也都装在了那个铜汤瓶里了。
  四、结语
  《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是了一容对人生思考的结晶,他将苦难书写成赞歌,称颂高扬了本民族的清洁精神,同时展现出西北乡民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从写作的开始,了一容就用一支充满爱与忧伤的画笔描绘着发生在西部边陲的人事恩怨,并把一种难以察觉的情感用质朴的语言灵动地表达出来,从而呈现了黄土地上的美好人性,虽然不乏困苦、迷惘、失落和忧伤,但更多的还是善良、信念、盼望和坚守,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某种动人的力量和超俗的光芒。
  注释:
  [1]了一容.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文献:
  [1]苦难歌者的独特叙事——了一容论[J].冯英涛. 大众文艺. 2011(05).
  [2]了一容的苦难美学[J].汪政.长江文艺. 2006(05).
  [3]李生滨.雕虫问学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了一容的西海固——了一容小说的人类学阐释[J].杨骊,徐娟梅.朔方.2009(12).
其他文献
在每一个晴朗的清晨,住在长江岸边的黄春梅打开家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江对面的彭泽核电站的厂房。隔着3.2公里的江面,清晰可见。     “太近了,总觉得像是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爆发。”这种感觉是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一下出现的,挥之不去。     2011年3月14日,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磨盘村的村民们从电视新闻上看到,日本福岛核电站震后爆炸,发生核泄漏。除了像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恐慌性购盐
摘 要:今天的教学已经面临着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小学数学认知模型的建构,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数学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模型建构的意义,同时还要能够探究有效的认知模型建构的方法。一个能够适应小学生数学学习需要的认知模型,应当具有这样的两个特征与意义:一是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二是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认知模型;模型建构
2017年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加强资源整合,狠抓档案资料征集接收入馆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常态接收、专题接收、特色档案采集征集、破产企业档案抢救保护、家庭档案捐赠等多种方式丰富馆藏内容,改善馆藏结构。累计馆藏纸质档案资料455492卷册、实物档案4441件、照片档案1.63万幅、光盤软盘录音带等1500盘块、纪录片2118集。与2010年底馆藏纸质档案141904卷册相比,提前三年超额完
档案期刊业务主编座谈会暨企业档案宣传会议于2017年10月15日至17日在济南召开。来自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档案期刊业务主编和部分企业档案部门负责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国企业档案》总编辑李乐平主持了会议。  会议圍绕档案期刊如何认真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如何面对去行政化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地挑战而生存与发展、如何加大企业档案地宣传与协作等议题进行了认真座谈。大家对档案期刊的去行政化这一发展趋势
阳光那么好 我独自走进园子  看见木槿花开了  紫薇花也开了  蜜蜂親吻着花蕊  阳光下 都是一些开心之事  不远处鸟儿栖息在柳荫里  细语呢喃 蜻蜓轻点着水  勾起鱼虾的欢腾  一切美好的事物  发出的都是天籁之声  这时我看见了你  笑吟吟地向我走来
摘 要:高邮水乡文化滋养着汪曾祺,高邮这片土地人情味浓,人性追求自由、平等。高邮独特的阴柔的水文化使得这里的民风也有着独特的一面。汪曾祺在创作中追求人生与艺术的和谐之美。这种创作使得他的文学作品别具一格,值得好好品味。  关键词:汪曾祺;水文化;善良;公正  作者简介:蒋恬(1997-),女,汉族,江苏宜兴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15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衡水市档案馆保存着一部珍贵的方志古籍——《深州风土记》。这部古籍,为蓝布匣面包装,匣内是八册线装本,每册封面均刻有“歙朱颖署检”。第一册,在第二页正面,刻有大字号“深州风土记”五个字,反面刻有“光绪廿有六年冬十一月文瑞书院栞”。光绪廿有六年,即1900年,可见该部书刊刻至今已有117年历史了。  方志,“方”即地方,“志”就是“记”。方志,就是关于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
以“抗战胜利纪功碑”的名义  树立在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的交汇处  一晃70多年过去了  你用永远不倒的坚强,把自己站成了  一个民族不能忘却的纪念  并在一栋栋摩天大楼的中间  成為了一个昂首云天的惊叹号  岿然,挺立,不卑不亢  当千万道目光因为聚焦而变得庄严和肃穆  有一种景仰,让许多原本低矮的建筑  显得特别的伟岸与崇高
2008年,笔者利用在澳大利亚学习的机会,到维多利亚州吉朗市(Geelong)的部分中小学进行了参观访问,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教学在许多方面与我国目前的教学有一定的差异,不少地方值得参考。现以吉朗罗丝琳小学(Roslyn Primary School)的一堂一年级“十的减法”课为例,对它进行分析、评述,以期能带给大家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一、主要教学过程    1.示范  上课了(10月13日上
【摘要】本文是由三节“三位数乘两位数”同课异构课引发的思考,阐述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从情境创设、知识迁移、方法探究、练习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向更高阶处漫溯。  【关键词】计算教学 同课异构 教学语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助于其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由此可见,计算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