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细胞来源微粒BCR-ABL mRNA检测在监测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反应中的意义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bydi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通过检测白血病细胞来源微粒(MP)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对达完全分子学反应(CMR)后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进行分层的可能.方法 收集29例不同疾病状态的CML患者,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细胞与MP中的BCR-ABL mRNA水平.结果 患者外周血MP和细胞中均能稳定检测出BCR-ABL mRNA;CM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三种疾病状态下患者MP中的BCR-ABL mRNA水平分别为9.1±2.8、25.2±6.9和62.8±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内BCR-ABL转录本为阴性时,来源于同一份样本的MP仍可检测到BCR-ABL mRNA[中位水平6.5(3.7~15.3)];CMR患者MP中BCR-ABL融合基因水平与服药时间呈负相关(t=-0.656,P<0.05);在同样达到CMR的前提下,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组患者相比,MP中BCR-ABL mRNA水平更低(分别为3.3±2.1和9.1±2.8,P<0.05).结论 CML患者外周血细胞来源MP中可以稳定检出BCR-ABL mRNA,并有望成为患者达CMR后继续监测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中华血液学杂志》官方网站现已正式开通并试运行,欢迎广大作者及读者浏览(网址:http://www.hematoline.com)并提供宝贵意见。
期刊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是一种与EBV感染密切相关的NK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表现为多系统、多器官受累,大部分患者短期内死亡.为进一步加深对ANKL的认识,我们现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简述.一、概述2008年的WHO分类标准将ANKL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NK)一起归入成熟NK细胞肿瘤,将起源于不成熟的NK细胞肿瘤,如髓系NK前体细胞白血病和前体NK
期刊
说明:(1)因篇幅所限,只收录了第一作者;(2)姓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3)文题后括号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期刊
患者,男,62岁,因“反复头昏、乏力伴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于2011年1月入院.查体: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他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HGB 65 g/L,WBC 7.07×109/L,淋巴细胞1.19× 10VL,PLT 346×109/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84.5 fl,网织红细胞(Ret)0.67%.骨髓象:红系占0.005,淋巴细胞占0.140,粒系占0.750;外周血免疫表型:CD5
期刊
【摘要】 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教师应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其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经历、体验认知和意义建构的各个环节。如何推动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作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努力:一是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可视化;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原认知历史发展进程;三是让学生的学习成果自然进阶。  【关键词】小学数学;过程可视;自然进阶  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教师应把学习过程还
目的 建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成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检测成骨细胞膜CCL3受体(CCR1)表达,研究CCL3对MM患者成骨细胞(OB)的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应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及维生素C诱导并纯化获得MM患者成骨细胞,以碱性磷酸酶染色及Von Kossa's钙染色鉴定成骨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培养后成骨细胞纯度.采用FCM分别检测成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一种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包括多种亚型和独立类型;而Burkitt淋巴瘤(BL)是儿童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极快.DLBCL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同BL存在部分重叠,并由此引申出一类所谓的“灰区”淋巴瘤,即介于DLBCL和BL之间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DLBCL/BL).以下就DLBCL、BL和DLBCL/BL的病理诊断与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期刊
室间隔缺损、尿道下裂、眼睑裂狭小、小耳一例
期刊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与预后.方法 报道1例CLL侵犯CNS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学、脑脊液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影像学等检查,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后特点.结果 患者脑脊液中检测出一群免疫表型符合CLL的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经多次鞘内注射治疗后,脑脊液淋巴细胞减少,神经系统症状缓解.既往文献同样显示鞘内注射治疗对C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美育教学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团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灵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掌握音乐知识,提高表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具体探究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运用策略,以期发挥合作学习“1+1>2”的效果,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