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烧烫伤膏联合西药在128例烧烫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通过本研究探讨烧烫伤后应用自拟烧烫伤膏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烧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而治疗组给予自拟烧烫伤膏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为59.3%,总有效率达到95.3%,而单纯采取西药治疗患者临床显效率只有25.0%,临床总有效率为68.8%;且治疗组患者创伤面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创面用药止痛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烧伤膏联合西药治疗烧烫伤创面愈合好,恢复时间短,且止痛效果佳,是治疗烧烫伤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烧烫伤 自拟烧烫伤膏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笔者分别选取采用自拟烧烫伤膏联合西药和单纯西药治疗烧烫伤患者,旨在比较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研究对象选取自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烧烫伤患者。其中,男72例,女56例,患者年龄5~67(37.5±2.6)岁。所有患者经诊断烧伤面积为19%~86 %,其中61例中浅Ⅱ度损伤,45例深Ⅱ度损伤,22例Ⅲ度损伤。将所有入选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在基本信息比较方面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符合临床对照研究条件。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先对患者行局部处理,将皮损区及周围皮肤的毛发、指甲等等附属物剃除,用清水及肥皂水将皮损周围的健康组织冲洗干净后用75%酒精进行消毒处理,随后用生理盐水对创面区域进行反复冲洗,尤其是对存在脓汁、脓苔的残余创面,对于创面表面的脓性分泌物可配合用无菌纱布擦拭。同时,自身组织应尽量保留,去除坏死组织,将出现褶皱、卷曲、偏离的皮瓣扶正对位。对有水泡患者应区别对待,若水泡过大,可用空注射器穿刺抽取水泡液,以避免影响局部涂药及包扎,水泡较小者应尽量保护,不必将水泡弄破。
  待处理好后,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昆明圣火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7720) 均匀地涂在皮损区域上,1~2次/d,根据患者局部创面深度及部位采取暴露、半暴露或完全包扎疗法。每次换药时清洗原有藥膏,并对局部皮肤加强护理,为避免感染和受压,注意无菌操作,且动作要轻柔,创而结痴后,换药次数可适当减少。
  1.2.2 治照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由本院中药制剂室提供的自制烧伤膏进行外涂,1~2次/d,同样根据创面恢复情况适当减少换药次数。自制烧伤膏药方组成:生地榆、紫草、黄柏、大黄、黄连、没药、乳香、虎杖、白及、当归、冰片、血竭、金银花、白芷。按一定比例将以上药物混合制成膏剂涂于烧伤创面。两组患者均治疗20d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估标准
  1.3.1 疗效判定标准
  本文临床疗效评估参照《外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1]制定,即:①显效:经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创面无红肿、化脓及渗出,体温保持在36. 5~38.7℃,烧烫伤部位未形成炎性肉芽组织及疤痕,患者精神状态良好;②有效:患者烧烫伤处创面颜色红润,未出现化脓、红肿症状,患处形成炎性肉芽组织;③无效:经临床治疗后患处大量渗出并出现化脓、红肿及炎性肉芽组织,患者体温明显上升(37. 5 ℃以上),精神状态萎靡不振。
  1.3.2 止痛效果评价
  根据创面换药时止痛效果评估止痛效果,并将疼痛缓解程度及是否使用止痛剂分为五个等级,即:①优:换药10min内患处创面疼痛感明显缓解;②良:患者在用药10min后疼痛感明显减轻,用药30 min内疼痛感明显缓解;③中:患者用药30 min内传媒疼痛有减轻且不需要使用止痛药物;④差:用药30 min内患处疼痛感无明显改善或者疼痛感加重,且需要给予止痛药物。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产生的所有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均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创面止痛效果比较 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所用自制烧伤膏具有清解热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祛腐生肌之功效,是临床治疗烧烫伤首选药物之一。方中生地榆具有凉血止血、消肿敛疮之功;紫草可除湿生肌、凉血活血;黄柏、大黄及黄连具有清热、泻火功效;没药、乳香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作用;虎杖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之功效;白及有消肿生肌,收敛止血之功;当归可祛瘀止痛、补血养血;冰片有收敛生肌,消毒止痛作用;金银花可清热解毒且能宣散风热;血竭具有止血生肌、散瘀定痛作用;白芷有消肿止痛、燥湿排脓之功。诸药共奏可起到清热解毒、祛腐生肌兼顾,且具有活血化瘀、补气养血之功[3]。从本文临床研究结果中可见,采取自拟烧烫伤膏联合西药治疗患者的临床显效率为59.3%,总有效率达到95.3%,而单纯采取西药治疗患者临床显效率只有25.0%,临床总有效率为68.8%,且治疗组患者创伤面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患者创面用药止痛效果比较治疗组效果较好,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烧烫伤疾病治疗中运用自拟烧伤膏联合西药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改善创伤面疼痛感,缩短恢复时间,且创伤面愈合效果较好,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荣,王子明.外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60-61.
  [2]杨德深.自拟烧烫伤膏治疗烧烫伤38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0,10(5I):98-99.
  [3]陈长勋.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B超引导穿刺亚甲蓝染色定位乳腺体检阴性病灶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B超引导穿刺亚甲蓝染色定位乳腺体检阴性病灶1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6例患者病灶为良性的患者有14例,手术后复查没有肿块出现,2例进行保乳手术,适当切除正常组织后没有发现癌细胞的存在,手术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没有复发病例,所有患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多层CT在小儿器官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18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9例)行X线診断,观察组(9例)采用多层CT诊断,对比两组患儿诊断的符合率和漏诊、误诊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漏诊率为;对照组患者相应的数据分别为,数据差异显著,P0.05。  1.2
目的:观察应用ABCLOVE改善嗓音训练法治疗嗓音误用、滥用患者功能性发音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7年-200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中心语言治疗部门确诊为功能性发音障
【摘 要】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是患者临床疾病诊断的关键环节,然而因其多环节、多步骤的特点,使得检验标本的质量难以保证。本文主要针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临床检验 标本采集 影响因素 解決措施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标准化建立及质量控制等都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直接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患者所需进行的治疗,是临床疾病诊治中的重要内容[1]。而临床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 方法 案例分析法。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對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且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对照组30例患者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60%;实验组30例患者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美洛昔康进行治疗同时,联合中医药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六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特点。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与实验室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