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生好奇心理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奇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和潜在动力。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针对古建筑测绘内容,例如古建筑群体总平面图、单体古建筑平面图、单体古建筑各个立面、剖面与仰视图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做好古建筑测绘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各项
【关键词】 幼儿;早期阅读;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5—0050—01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色彩、图像、文字变化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来说并不是简单的听听、看看、认认、学学,而是全方位、深层次、多方面地熏陶教育,对于幼儿认识社会和大自然、激发社会交往兴趣都具有重
近年来,笔者在课题引领下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以下优化阅读教学的体验式教学策略。  1.情境体验,促入境生情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动情的语言描述、激情的音乐渲染、巧妙的问题引领等创设体验情境,可使学生产生一种奇妙的“在场感”,从而形成强化阅读的内驱力,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在教学《莫高窟》一课时,笔者就借助语言、音乐、图片、视频等创设了有趣的游览探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组建“彩塑观赏小组”、“壁画欣赏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营造氛围;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45—01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
借鉴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工业研究援助计划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包括:成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部门
【关键词】 课堂教学;生成;问题;策略;  教学追求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8—0066—01  一、问题的提出  “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说法。”“老师,我有补充。”“老师,您写错了。”……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课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是将教案进行
【关键词】 数学教学;预习;反思;练习;  作业习惯;难点;攻克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0—0056—01  一、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预习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预习时,应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