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究竟将变得多“大”?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随着德国统一,德国已经变“大”了,并且还将变得更“大”。难以肯定的只是,究竟它将变得多“大”。笔者认为,德国在未来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下述三个因素:一、关键因素是德国本身的经济、货币和竞争力今后将如何发展。这一方面固然要看东部地区,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西部地区。德国统一已经一年多,人们从经济上担心德国统一会发生的三件事情,至今还没有一件已经立即出现,这就是:德国经济规模会明显变得更大,货币力量会变得更强,竞争能力会提得更高。
其他文献
乡镇作为中国行政区划的最基层,是联结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废除,乡镇政府建立,村民自治也普遍开展起来。近30年过去,乡镇体制改革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在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棘手的难题,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为深化乡镇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本刊特邀几位专家学者,从学理角度为我们解析中国乡
<正> 国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国营企业的经营体制已经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其经营不活的痼疾与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形成强烈的反差。由此引出下面一些问题:是国营企业经营机制先天不足还是后天失调?是我们对国营企业认识失真还是政策执行有误?是国营企业经营坏境欠优还是本来就未走出体制误区,答案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一点就是计划经济体制衍生出的企业与国家母体问的“脐带”关系没
<正> 上海股票市场从起步到形成已历时8个年头,目前上海股票市场已初具规模。今年上海在健全和完善股票市场方面又有许多新的举措,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笔者想就上海当前股市情况及今后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以资研究问题时参考。今年上海股市有如下较大变化:1.股票市场由调控型改为市场型。为做好转型:正作,上海证交所采取了稳步前进、逐渐放开的做法。3月份,先放开二种股票的价格,4月份对电真空等6种股票的涨跌幅度由1%放至5%,并取消流量限制。5月初,14种股票的涨跌幅度均放至5%。5月21日上
<正> 美国与英国在1990年下半年先后步入经济衰退,到目前已有两年,仍未出现强劲的复苏。两国的经济衰退存在着一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其相同点在于:1.两国经济衰退的起因基本相同。由于80年代初开始的金融放松管制和较松的货币政策造成贷款过度扩张,企业和个人负债过多,地产与股票价格过高,为了抑制通货膨胀,80年代末两国的中央银行均采取超过18个月的高利率政策,导致地产价格下降,个人名义财富减少,因而减少消费与商品需求。同时以地产业为贷款对象或为贷款
<正> 70年代与80年代曾经作为美国银行资产负债支柱,并有力地支持了美国银行资产负债扩张的大额存款单(CERTIFICATES OFDEPOSIT,CDS)目前正逐步失去其吸引力。据统计,美国银行大额存款单形式的储蓄从1991年初的12,000亿美元下降至目前的9,470亿美元,下降20%。大额存款单形式储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由于经济衰退减少了信贷要求,银行不再热衷于通过大额存款单扩大吸收资金来源,加之美国联邦储备局多次下调利率,因
<正> 人民币特种股票简称B股,是我国借鉴泰国经验对境外外国居民和公司发行的一种面值以人民币计,交付以外币(在上海以美元,在深圳以港元)进行的特殊股票。B股的发行走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第一步。B股的发行使得外国投资者可以进入国内股票市场,这有助于中国股票市场尽快走上正规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道路。由于有关条例规定,发行B股企业的B股股本超过企业总股本的25%,企业就转变为中外合资企业,可享受合资企业所享受的各种政策上
<正>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自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打破封闭式的经济模式,实行改革开放,是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往来的迅速增长。
<正> 国际收支是国际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国际收支的范围、内容和交易方式,已有极大的发展变化,因而作为国际货币基全组织指导各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国际收支手册》,已经修订四次,而在一些国际金融教材中,对若干国际收支的概念,仍保持固有的解释,未予更新,有的解释还不够清楚,现就这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正> 关于经济形势1990年7月开始的经济衰退在持续三个季度之后,1991年第三季度有复苏迹象。据统计,国民生产总值回升2.0%,但局势很不稳定。10月份一连串的坏消息接踵而来;制造业增长速度放慢,零售市场疲软,银行贷款下降,申请失业补贴的人数猛增到452万人,是5个月来的最高水平,高价耐用商品定货连续两个月下降,现有住宅销售9月份下降4.3%,到11月15日道·琼斯股票指数暴跌
<正> (一)1991年的西方经济、金融的发展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1.西方经济复苏艰难,各国经济发展仍不同步。美国经济未能因海湾战争胜利而取得额外的收益。虽然美国经济从春季开始复苏,但基础薄弱、乏力。头两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CNP)分别为-2.8%、-0.5%。进入秋季后,经济复苏势头仍未见强劲。尽管第3季度增长率为2.0%(远低于期望增长率),但总的经济状况仍然不佳。9月份经济先行指数出现8个月来首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