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间作模式对玉米根系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eng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探明不同玉豆间作系统下根系互作对玉米根系形态、地上部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影响,揭示玉米与豆科间根系的互作效应.[方法]通过盆栽根系分隔试验,设置玉米-大豆(IMS)、玉米-花生(IMP)两种间作模式,塑料膜分隔(SB)、尼龙网分隔(MB)、无分隔(NB)3种根系互作方式,研究不同根系互作与玉豆间作模式下作物的根系生长、叶片光合能力、物质积累特性及竞争能力.[结果]IMP较IMS更有利于玉米根系形态的建成,根重表现为IMS>IMP,玉米相对大豆和花生的竞争力较强(相对于大豆竞争比(CRIMS)=1.05,相对于花生竞争比(CRIMP)=1.85).IMS和IMP下,与SB相比,成熟期根重MB的降低15.9%、7.0%,而NB的升高47.8%、27.8%.与SB相比,IMS下MB、NB的总根长和总根体积均下降;NB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单叶面积下降;拔节、吐丝期MB、NB地上部的生物量升高,根冠比降低,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分别降低15.6%、11.0%.与SB相比,IMP下MB、NB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降低,总根体积分别升高13.7%、降低21.9%;MB的叶绿素含量和单叶面积增大、根冠比降低;NB的叶绿素含量和单叶面积减小;地上部生物量表现为MB>NB>SB.[结论]玉豆-大豆根系共生显著影响玉米地下部和地上部的调控及株型塑造,不利于玉米根系伸长,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降低,但由于根系分枝、根冠比和茎物质积累增大,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效率加强,生物量增大.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纷纷加大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特别是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已经成为了
一、欧盟对口罩等防疫用品准入要求rn(一)口罩.欧盟根据用途将口罩分为两类:医用口罩和个人防护口罩.rn1.医用口罩.医用口罩需按照欧盟医疗器械指令93/42/EEC (MDD)或欧盟医
期刊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当前我国城市中涌现出了“村改居社区”、“商业社区”及“过渡型社区”等不同类型的社区,存在的主要治理问题也各不相同。不同类型的城
上海市现有的公务用车是在“财政包干、实物供给、定编控制、公费使用、单位所有、封闭运行、自我服务”的管理体制下实行的,已无法适应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核心的现代政府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工作的持续推进,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出来。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的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制还不健全,相关制度建设较为缓慢,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