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现有的公务用车是在“财政包干、实物供给、定编控制、公费使用、单位所有、封闭运行、自我服务”的管理体制下实行的,已无法适应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核心的现代政府管理体制的要求,产生了财政负担过重、成为腐败的根源等一系列问题。现阶段,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务用车改革作为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内容复杂的改革,涉及到公务员工资制度、离退休人员待遇、职务消费改革、国有资产管理、财政增收节支、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党政机关廉政建设等重要问题,受到社会各方高度关注。这是一次对既有利益进行调整的改革攻坚战,也是通过法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推行的一项制度改革,需要统筹考虑、全面权衡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利弊得失。既要及时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充分借鉴国外及国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又要积极创新不局限于现有的改革模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时而为,探索一条符合国情和本市市情的公车改革路径。本文通过对上海市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和现状的剖析,阐述了当前公务用车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对该制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同时,借鉴国外成熟的公务用车制度和国内部份省市试点经验,结合本市先行试点的部分区县改革的实践,综合分析了公车服务市场化、公车分配货币化和公车管理规范化这三种不同的改革模式的利弊,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以公共行政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上海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以此为指引,研究提出本市公务用车的改革模式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