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陌生人不友好,他们可能是乔装的天使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年前第一次去巴黎时,奥塔维亚·霍根的父亲对她说:“你一定要去一下莎士比亚书店,你肯定会爱上它的。”当这位新西兰姑娘推开那扇老旧的墨绿色木门时,惊讶地发现,每件事物都跟父亲描述1970年代造访时的一模一样:
  小小的空间里,举目所及范围全是新旧不一的书,它们从楼梯口堆到天花板,甚至连横梁上的空间都没有放过,仿佛随时都会倒塌下来。被岁月磨得光滑的木楼梯,引向二楼一间能眺望塞纳河及巴黎圣母院美景的书房;陈旧的吊灯,古老的帷幔、上了年纪的钢琴,狭窄的书架空间里,偶尔还支着一张行军床,那是留宿在此的“风滚草”晚上睡觉的地方。天一亮,他们便和所有店员一起,在书店里开始忙碌……
  
  后来,奥塔维亚着迷般地一次次造访,最终成了书店的主管。她每天都会见到年龄肤色各异的顾客,而且70%都不是法国人。对不同人来说,这个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文化地标,可能有着不同的涵义:
  它曾是独具慧眼,大胆为乔伊斯出版《尤利西斯》的地方;它是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反复提起的文学乌托邦,乔伊斯、庞德、菲茨杰拉德夫妇在这里消磨过大量时间、香烟和威士忌;它也是《爱在黄昏日落时》中男女主角久别重逢的地点……
  如今书店的拥有者西尔维亚,已是第三代掌门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人西尔维亚·毕奇开了这家英语书店,并迅速成为 “迷惘的一代”常去之所。巴黎被纳粹占领期间,书店被迫关门,一直到1951年,另一位与她并不相识的美国记者乔治·惠特曼接下了衣钵,这家英语书店重新开张(店名已经换了),聚集了亨利·米勒、威廉·巴勒斯等“垮掉的一代”。若干年后,毕奇来到他的书店,表示要把“Shakespeare and Company”这一名称相赠。乔治在毕奇过世那年,正式将店名更改回“莎士比亚和朋友们”,后来还给女儿取了同样的名字用以纪念她。从此,父女两代人,将这家小书店原封不动地经营了半个多世纪。
  但是,老乔治并非完全无创举,开店之初,他便用仅剩的一点钱置了张行军床,宣布:“任何年轻作家都可以短期住宿在此,条件是每天工作两小时,每天看完一本书。”这个规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直至今天。
  奥塔维亚统计,几十年来,书店里一共接待过三万多名年轻人。“老乔治把他们叫做风滚草tumbleweed,它们的种子随风飘滚,一有机会便发芽,但从不扎根,永远居无定所自由流浪。” 这些风滚草中,就包括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和亨利·米勒等声名赫赫之人。
  如今,老乔治的规定依然有效,但筛选标准更加严格。奥塔维亚说,她们拒绝一切电邮申请,必须亲自到店,“只要我们对你感觉良好,就能住一周”。每周大概会有十个人上门,最终四个人能住下。虽说文人相轻,准作家们自然脾气迥异,但有趣的是,风滚草们总能相互融洽地相处。
  美国记者布鲁斯·汉迪曾这样描绘他们:“早上,我们在乔治的旧公寓共进早餐,这是书店的传统。那些住店作家拥有心存高远的年轻作家的一切特质:真诚,风趣,国际化,好奇,自信,自我意识,愚蠢和激情。此外,与纽约文坛的人不同,他们仍然展开关于书籍的争论,而不是讨论Netflix(网飞)又推送了什么。”
  亨利·米勒把这里称为“书之奇境”,不到200平米的空间里,据说藏有超过六万本书。有时书本会自动落下来,砸在人的头上,店员笑称“这是老乔治的灵魂在向我们扔书”。幸好老乔治的顽皮并没有酿成人命,据奥塔维亚回忆,这倒是促成过两个陌生读者的一段佳缘。
  在发展步调紧凑的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的每一次改动似乎都特别缓慢,直到21世纪,它才安装了第一部电话,并把那个塞满钞票的抽屉换成了收银机。而最近一次改革,则是2015年,书店旁边增开了一所小咖啡馆。尽管过去几十年中,这座位于巴黎左岸黄金地段的小楼,时不时会引来发展商的觊觎,甚至有过颐指气使的餐厅老板一进门就张口要收购,但书店总是幸运地躲过了一劫又一劫。
  这恐怕也与法国对实体书店的保护关系密切。据法国书店协会主席馬修·德蒙查朗在2016成都方所国际书店论坛上介绍,法国不允许电商打折销售书籍,同一本书在实体店和亚马逊的价格是一样的,因此,法国独立书店占据了图书市场的43%,电商只占16%。
  此外,莎士比亚也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社交空间,每周它都会定期举办活动,比如诗歌朗诵会、新书发布会等,此时三十多位年轻员工总会异常忙碌,搭摆桌椅,牵灯布线,有时就连店门口那块小空地都人满为患。
  莎士比亚书店每晚11点才关门,这在一个商店通常8点就打烊的城市来说,比较少见。“晚上书店的氛围特别好,门外树上的小灯闪闪烁烁,还有些顾客会弹起钢琴。所以有些人特别喜欢晚饭后才来逛。”奥塔维亚描述。
  当我问她,最吸引她留在这里工作的原因是什么,她想了想,“可能就是那种温暖的感觉吧”。就如老乔治刻印在二楼书房门楣上,至今仍非常清晰的两句话:“不要对陌生人冷淡,他们也许是天使乔装改扮”。
  Octavia Horgan
  Q:书店里最好卖的都是什么书?海明威的吗?
  A:是的,尤其是他的传记,还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芬尼根的守灵夜》《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等,都卖得不错。
  Q:有遇到过什么奇葩的顾客吗?
  A:呃,上次有个年轻美国姑娘,指着老乔治的肖像问我:这就是莎士比亚本人吗?还有些顾客,比较喜欢拍照和自拍,特别是亚洲来的,可惜我们是不允许拍照的。我们觉得这会对读者造成影响,毕竟这里不是博物馆,而且,如果他们光顾着拍照,回家后可能会什么印象都想不起来了。
  Q:开了咖啡馆后,还会有新的改革计划吗?
  A:对书店建筑本身肯定不会有,但我们计划在巴黎近郊找一所农庄,可以让作家们安心待着,搞写作。他们可以看看小鸡,种种东西,员工也可以时不时过去。
  Q:你觉得对一间书店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A: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氛围吧。有人觉得书店可能要很安静,但我更喜欢健谈的员工。因为来的多数都是游客,他们刚开始会感到拘谨,甚至害怕,会以为我们只说法语。但是,当他们进来时看到有人在谈笑风生,就会立刻放松下来,也更愿意和我们交流,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他们需要什么。
其他文献
他的名字你未必听过,但他创立的品牌,你一定不陌生。  也许在深夜加班饥肠辘辘时,早上赶公车前需要给公交卡充值时,下午困了乏了想来点零食饮料振作下时,你都曾冲进7-Eleven便利店,并心满意足地离开。而这家便利店王国的缔造者,直到2016年83岁时才宣告退休的铃木敏文,则是一位传奇般的人物。  铃木敏文原本在出版界工作,用他的话说,自己其实对零售业没有太大的兴趣。但他却将一个本不被人注意的商业模式
城堡改造成私家花园,比单纯当一个景点要有趣多了。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佩拉塔利亚达城,兴起于公元十世纪,是现今世界上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小镇之一。1065年,古城内佩拉塔利亚达城堡建造完成,小镇也随着它日益繁荣兴盛。佩拉塔利亚城堡(Peratallada),是西班牙国家级文物建筑,保留至今的石墙已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  然而古老的东西,总会有旧的时刻。面对这个经历了上千年风雨洗礼的古老建筑,一位来自西
根据网站Statista的统计数据,仅2016一年,人类就在手游上烧掉了126亿美金。虽然金钱玩家只占到了5.2%,但他们花起钱来显然毫不含糊,更是有0.15%的重度玩家贡献了其中一半的份额。苹果手机用户平均花费高于安卓机用户(可能因为前者平均更有钱?),亚洲用户的花钱意愿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大洲,但所有人的共同特点是,一大半的钱花在内购而不是购买游戏上,而且在年轻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到底是什么,让
日常激情  作者: 【法】 勒布雷东  译者: 白睿、马小彦、王蓓丽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3月  定价: 39.00元  曾向一位研究西方情色文化史的朋友请教,何以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男性的阳具较之古希腊都比较小。朋友答,原因在于当时流行同性恋,阳具过大,造成的伤害也就太大。这个解答令我印象深刻,并非我对男风之习有多大兴趣,而是朋友给了我一个启发,看似无辜莫名的身体
自告别田园般的自然经济生活后,人们为各种需求和欲望不断制造着垃圾。一边是无穷无尽的欲望和不断增长的垃圾,一边是城市土地、空间等资源的剧减,垃圾围城这只巨兽正入侵着各个城市。  新加坡,一个700多平方公里的花园城市,500多万的人口,每天产生垃圾约21000吨,人均日产垃圾7.6斤,但是,这里垃圾不围城。  去过新加坡的人,几乎无不称赞新加坡的整洁和干净。从机场到商场,地面干净得发光。公共洗手间有
今年8月,一篇名为《中国男人对自己的迷之自信怎么来的?》的10万 爆文在朋友圈刷了屏。点开一看,就能发现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个营销号的营销文—文章最后的目的是为了給直男们卖西装、卖防晒霜。  坦率说,这篇文章在贩卖焦虑,收割直男们的智商税。但你不可否认,文章中所说的“得体仪容、生活情趣、行止有节、对于世界和社会法则的认知足够渊博深刻,这些才是男性缺一不可的部分”的的确确是这么回事。  我们的生活中有太
《芳华》  作者:严歌苓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定价:39.00元  2017年第3期的文学杂志《十月》发表了严歌苓的小说《你触碰了我》,拍成电影,名叫《芳华》。评价很多,电影是吸引人的,看完电影的人觉得意犹未尽,所以小说《芳华》就成了必然的衍生阅读产品。  整部小说可以分成上下两部,上部是不太懂事的、被贫穷不幸折磨的有些变态的“萧穗子”,将文工团大小事件靠猜想拼
1937年,江苏南京秦淮河畔,夫子庙附近的街景。  作为一个曾经的南京人,我对南京的诸多认知和探求,都来自于叶兆言。为什么说是“曾经”,因为我并不像叶兆言那样土生土长,但南京算是我的血液故乡。  冯唐曾说过,一个人在20岁之前呆过10年的地方,就是一个人真正的故乡。之后无论他活多久,去过多少地方,故乡都在骨头和血液里,挥之不去。  我对血液里的故乡,却有不同看法。我认为一个人的血液故乡在未成年之前
一个年轻男子用一门他不太熟的语言把妹之前,往往要灌一点酒,电影里的俗滥桥段也许自有它的道理:酒不光能壮怂人胆,还能让你在说外语时捋顺舌头,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2017年10月发表在《精神药理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显示,人们喝下低剂量的酒精饮品后,在外语口语上的表现的确更加流利,即使他们本人并不这样认为。  这项研究的对象是50名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学习的德国人,所有人都承认自己平时至少喝一点酒。为
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他并没有多讲,但是,我们经常听说的陆羽品评“天下第一泉”是怎么回事?而且,“天下第二泉” 无锡惠泉,可是哺育了伟大音乐作品《二泉映月》啊。如果世界上没有这个“水单”,“二泉映月”的“二”就只能被解釋成“二胡”之“二”了,那音乐会的门票怕是不好卖了吧?  陆羽的品水出自唐朝张又新的《煎茶水记》,里面讲了一个故事,很惊人。官员李季卿在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