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细节描写要有四原则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一年高考阅卷归来,这几日心中一直在澎湃着一个问题:语文作文想得高分出路在哪?困境如何突破?阅卷专家语重心长的一席话此时不禁又萦绕在耳畔:今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关于“青春朽与不朽”的话题,我们的高中生是最有发言权的,青春焕发、热情洋溢、正好奇地扫描五彩缤纷的世界的高中生,有着记叙、描写人物和事物的先天优势,只要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写下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就一定能出彩,一定能动人。可惜考生们写的记叙文太少了(只占15%),能写出那些生动、鲜活、有情趣的细节又更少了……
  是呀,与语文相伴多年,只有那些经典的生动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才能永留心底,令人难忘。大家不会忘记,那个道出“此乃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心无城府、有勇无谋的项羽;那位“以手指叩门‘儿寒乎?欲食乎?’”的母亲;身处社会底层,贫困却“哑着嗓子悄悄地问别人:‘你还有钱吗?’”的老王。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电影《城南旧事》借助一个小女孩的瞳孔凝视种种风物人情,拨动了千万人的心灵弦索,鸣响了“大美”之音,至今令人怀想。
  是的,是细节让行文如此美丽,是细节让这些人和事永留心底,永生难忘。“创作,就是把许许多多细小的东西结合成为形式完美的整体。”(高尔基),透过这些微小的环节,我们可以让读者真切地体察到人物的心理、情感的变化,了解事物发展的动向。
  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为什么不能解放一下高中少男少女的天真可爱的眸子,让这些高中小友们,写出更多更好的记叙文,写出更多更好的经典细节呢?
  在阅卷中,作文阅卷组长骆冬青说:“部分考生在写记叙文时有错误观念。认为记叙文要写真人实事,其实这还是小学作文的要求,高中学生已经不能再满足这种要求,要防止叙事低幼化,完全可以在大胆想象基础上对一些生活细节概括提炼。”我想,这就是正如鲁迅所说的要“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吧。
  因此,高中语文作文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四个原则,让文章真正美丽起来。
  一、可信性原则
  教师应指导学生,记叙文的细节要保持可信性原则。可信,就是细节描写必须符合当时的环境、氛围,必须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底蕴。虽然骆冬青教授说记叙文不需像小学生那样要写真人真事,但它的细节必须是生活的提炼概括,符合生活的真实。惟其真实可信,才能动人。
  如2014年江苏优秀作文《青春万岁》片段:
  “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久别重逢似地摩挲它的底脊。
  “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当时叫‘大众情人’。”老妈笑着补充道。
  几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里气氛“焐暖和”了,我感叹它的魔力。
  爸妈关于那个时代排球的记忆就十分真实可信,写得十分精彩,富有感人的力量。
  再如:那是一双长满着老年斑的手,大拇指指甲很长,从中间裂开了,泛着微黄。手指泛黑,干瘪、粗糙,手指关节处全是深深的裂痕,裂痕旁围着一圈又一圈的老茧。手上没有一丝血色,我想枯树枝也不过如此吧。
  我不由得握紧这双手,这双为我挡下了太多风雨的老手。
  这段写爸爸的手的细节,符合爸爸作为家里主劳力的身份,很有表现力,真实可信,读来能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但那些为了造势、为了煽情、为了突出表现而写得不切实际的细节只会让作文面目可憎,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由于两棵树相隔太近,影响了彼此的生长,奶奶砍掉了其中的一棵,说到:“其实,生活时常是忙碌的,人们总是不愿意舍弃过去的一切,在纷杂繁乱的生活里丢失生活的真谛……”
  写奶奶说的这番话与砍树没有逻辑关系,也不符合奶奶的身份,显得就很不真实。
  在作文课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形成这样的写作意识:企图用虚张声势的虚构来填满稿纸时,作文已失去了一半的魅力。作文尚真,只需真实记录生活细节,真实抒发真情实感,毋须虚构,自能动人,成功的细节必将成就美丽之文。
  二、相关性原则
  教师应指导学生,记叙文的细节要有相关性原则。细节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生活中的细节很多,并不是只要观察到的细节就都具有描摹的价值,并不是所有的细节都会给作文增色。细节是作文整体中的一部分,应与文章相关联、相协调、相融合才能出彩。
  请再看题目为“坚持”的学生作文片段:“听到广播点到我的名字,我走上了跑道。我是我们班唯一一位参加1500米比赛的男生,今天我穿着带条纹的蓝色紧身短裤。班长特地为我借来42码的跑鞋,这双跑鞋是鲜艳的橙色,从鞋后根延伸着两条天蓝色的线条缠绕着伸向前方。鞋底是柔软的灰色,鞋钉是闪亮的银白色,踩进塑胶跑道上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穿着这双跑鞋踏上了起跑线,我不知道,迎接我的将是什么样的挑战。”这段文字中有关鞋子的细节描写十分详细,但与所要表达的“坚持”这一主题,显然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的细节就不具有描写的价值了。
  而同样是写“坚持” 长跑,下面这篇作文,细节描写则能较好地表达主题。“起跑了,我劲头十足,轻松地领跑着,一边跑还一边回头看其他的对手;第二圈,我清晰地感觉到汗水流出来了。我努力地调整气息,又给自己打气:坚持啊。汗水汇成小溪,在脊背上急速地流动,一如一只在脊背上快速奔跑的蚂蚁。慢慢地,我好像失去了知觉似的,不知由何物操纵,双腿一味地机械摆动着,脚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不知深浅,全身开始酸痛起来。太阳火辣辣地烘烤着,我的头也开始云山雾罩起来。第四圈真的跑完了吗?这最后300米怎么比前面1200米还要长?我的心快跳出喉咙,四肢发麻,喉咙冒火。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我要一步步把当年那个耻辱的绰号跑在身后!于是,我跑啊跑啊,汗水由一条条小溪汇成江河,偶尔一滴飞入眼睛,顿时一阵火辣辣的疼痛。”
  “汗水汇成小溪,在脊背上急速地流动。”“ 汗水由一条条小溪汇成江河,偶尔一滴飞入眼睛,顿时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同样是写汗水,一是感受到从皮肤上流下来的汗水,很贴切生动,二是写汗水流进眼睛的感觉,这些细节,都是人常能体会到的,写得真切,再现了长跑过程中作者经受的磨练。无疑,这是极为有用、极为成功的细节描写。在作文课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具备“细节相关”这样的意识。   三、独特性原则
  细节是微小的,最鲜明、最足以体现事物特征的文字,是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才能捕捉到的,是别人所没有想到的。如果大家都想到了,也就不称其为好细节了。
  如2014江苏优秀作文《青春的那些事》一文中:果不其然。“小雨!”我听到了什么声音,好像是谁的磨牙声。好吧,我知道了,是小雅嘴里发出的。然后,一阵尘埃扬起,“咳咳……”班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起哄的声音。猛的一声“疼”的叫声,盖过了全班的喧哗。我们都为小雨感到可怜。因为小雅爱发如命,谁敢碰她的头发,那相当于要了她的命啊,所以小雨此番不备,惨遭小雅的毒手。幸好,我只是光说而没做,不然有报应,那个“疼”下回将从我嘴里发出。唉,幸好啊幸好!
  你看,同学们疯啊,闹啊,笑啊,哭啊,调皮啊,捣蛋啊,简直把学校甚至连街坊都给掀翻天啦!这是多么火热、美丽、令人神往的青春啊,当然只有中学生才有这样的生活场景,独特而可信,其感染力不言自明。
  不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是流于俗套,写天气如“乌云低垂,北风呜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写人物如“脸红得像苹果”“水灵灵的一双大眼睛”等等。细节要想动人,就要写出自己的特色来,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有独特个性的细节不是照搬照抄、人云亦云地学来的,而是自己通过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得来的。
  为了写好细节,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细节。应该培养学生形成这样的意识:在观察事物时,除了要系统地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还要变换观察点,多层次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从而抓住事物、景物和人物的特点。尤其要注意,在观察事物时要用心捕捉能鲜明体现人和事特性的细节,而不是浮于表象,抓不住重点。比如,同样是观察一棵树,要求看出树的生长特点,有的人只看到绿色的树叶、灰色的树干,只停留在表面,写不出有价值的细节;更有的人看到的是树枝上的鸟巢与树根上落下的鸟粪,完全偏离了要观察的事物的属性本身。
  四、生动性原则
  2014江苏优秀作文《不朽的青春》一文中:还记得,我们一起减肥。“怎么办?我又肿啦!”……谁都不想用运动减肥法,斟酌了三秒钟,都双手赞成食物减肥法。于是抛弃了主食,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水果以及零食。结果,可想而知,瘪下去的没有人,只有钱包,人都吃肿啦。
  文段别有风采,不拘一格,新的修辞,新的节奏,新的色调,诚可谓“千红万紫进军来”。实实在在写得特别有滋有味。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这样的意识:细节传情,真情动人。有人说,好文章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动人的故事,而是生动传神的细节。这些细节是作者以独到的慧眼发掘的,描摹出来必然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这样的细节才是动人的细节。好的记叙文因细节饱满而生动,使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
  总之,细节描写需要把握以上这些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成功的、生动的、丰满的细节来,才可以化平凡为精彩,让枯燥变得生动,让肤浅走向深刻,让美丽之文源源不断跃入我们眼帘。
  这是我在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阅卷中的几点想法,不揣浅陋,写出来贡献给老师和同学们。
其他文献
[摘 要: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歌手王琪一夜之间跃升为春晚最受喜爱的歌手之一,该歌曲中浓浓的新疆风格,凄美的爱情故事犹如将观众带到了新疆的可可托海,一起见证那场感人至深的质朴爱情。为进一步探寻歌手王琪的音乐世界,本文对其作品进行收集与总结,并围绕《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万爱千恩》《送亲》这三首代表作的叙事艺术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歌词创作;新疆风情;叙述艺术]  1王琪作品简介  歌手
[摘 要:现代文阅读是综合知识的载体,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及阅读能力,然而由于以往的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偏差,以至于现代文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结合“重读”“比较”及“想象”等方法有效开展现代文教学,让学生能够有步骤、有序的进行现代文阅读,极大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作为一门以视觉为主的学科,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更能将美术科学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让学生享受到美的熏陶,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让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更好培育。高中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切实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美术;多媒体;优势;应用]  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利用声音、图像、文字、影像及交互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将美术教
摘 要:基于网络技术的發展,建立单脚鞋网站,让单脚鞋人士能够更便捷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鞋子。本文介绍了单脚鞋网站设计需求,分析了单脚鞋网站的总体结构、系统模块的设计以及如何网上申请单脚鞋。  关键词:单脚鞋;网站设计;实现  目前我国因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残疾的单脚人士共有16万人,他们单脚行走非常费鞋,而市面上出售的都是整鞋,这困扰着他们的生活。温州作为“中国鞋都”,每年需处理样品鞋达40万只多,
[摘 要: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的创设为重点进行阐述,从设计情景过程中引进实现环节、以学生童趣为出发点创设有效情景、通过游戏化情景挖掘学生思维潜能、借助情境创设助力学生个性成长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说明并探讨,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情景;创设思考]  结合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情况,显著的问题是难以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活动中,不能确保学习的高效性。加之数学学科
[摘 要:2020年的美国社会颇为动荡。2020年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的小说《名为帝国的记忆》同样涉及政治动荡,其中出现了预言式的场景。本文从种族、社会阶层与身份意识等多个角度,分析小说中的情节与人物如何反映了美国社会撕裂的原因。  关键词:《名为帝国的记忆》;美国社会;撕裂]  2020年的美国社会颇为动荡。一开年,病毒席卷全球,社交限制、居家隔离、亲友感染、防护缺乏让民众情绪不安而压抑。5月,黑
[摘 要: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最难的两部分就是阅读和完型两部分。其中,完型在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对文章段间逻辑和句间逻辑的考察,即连贯性和一致性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完形填空的难度一方面基于阅读的思维上,另一方面又在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因此,本文将围绕提高初中生英语完形填空能力的教学策略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完形填空;教学策略]  在英语实践教学中,通常学生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情况是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2018年“冰花男孩”因一张照片火爆全网,引发公众对偏远地区学生受教育难的担忧。当城市教育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教育成果积累显现时,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愈发凸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长期的低投入发展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在全国义务教育中处于落后的位置,无论是学校的硬件配备还是师资配备均处于较低水平,教育质量令人担
[摘 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中职教育的有效性有助于推进教育系统的完善性,有助于提升班主任管理的教学质量,对于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互联网 ”时代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遇到很多的问题,中职班主任须紧抓“互联网 ”时代的优势,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设计问题,有助于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班主任;管理]  “互联网 ”时代下,新型的互联网
[摘 要:本文以青春电影《过春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女性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规训。白雪作为女性导演具有女性意识展现女性的生存困境,对女性建构不再仅仅是对女性困境的抱怨,或对男性救赎的等待,而是通过对女性性别、女性关系、女性身体、及情感的欲望全方面展现,最终完成自我救赎。  关键词:《过春天》;女性主义;性别建构]  白雪导演的影片《过春天》被赞为“中国最有力度的新声音”,也是中国新女性导演对现实